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嘴短
形容话说不响。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人家的气长,自己的嘴短,得受人家几句俏皮话儿。”如:吃人家的嘴短,使人家的手短。
分類:话说
《國語辭典》:嘴打人  拼音:zuǐ dǎ rén
说话叱骂、讥讽或挖苦人。如:「他脾气不好,老是喜欢嘴打人。」
《漢語大詞典》:嘴软(嘴軟)
(1).口气缓和。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正闹着, 潘保正 走来了,把那人説了几声,那人嘴才软了。”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八章:“ 玉宝 见老东西嘴软,自己再使性,阎王保长还得去找爹麻烦,只得忍下这口气,回去把猪赶到一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吃人家的嘴软。’ 老万 说。‘这可不见得……吃喝完了,把嘴头子一抹,捎带把脸也抹下来了,事情该咋办,还是咋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们都吃过咱的贿,说话嘴软,也不想同咱闹翻。”
(2).指不善言辞。 艾芜 《百炼成钢》第十章二:“ 丁春秀 似笑非笑地说:‘要是换成一个嘴软的女人,试试看,你一天不骂她一顿。’”
(3).谓话说不响;说话不硬。
《漢語大詞典》:嘴清舌白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 茅盾 《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國語辭典》:嘴甜  拼音:zuǐ tián
善于说话,使人听得舒服。如:「她心细、嘴甜,很讨人喜欢。」
《國語辭典》:嘴甜心苦  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
形容人说话动听却居心狠毒。《红楼梦》第六五回:「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国语辞典》:多言数穷(多言数穷)  拼音:duō yán shuò qióng
话说多了,就会有理屈的时候。「多言数穷」形容言多必失。《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旧五代史。卷四七。唐书。末帝本纪中》:「多言数穷,虽圣祖之所戒;千虑一得,冀愚者之可从。」
《国语辞典》:接声儿(接声儿)  拼音:jiē shēng ér
紧接著别人的话说。《红楼梦》第五九回:「这婆子便接声儿道:『你来瞧瞧你的女儿,连我也不服了,在那里排揎我呢!』」
《漢語大詞典》:极而言之(極而言之)
谓把话说到尽头。 明 袁宏道 《与仙人论性书》:“神者变化莫测,寂照自由之谓……极而言之,亦是心形鍊极所现之象。” 毛泽东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说这个话是极而言之,把问题讲透。”
《漢語大詞典》:过甚其辞(過甚其辭)
话说得超过了实际。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沙汀 《淘金记》十九:“当第一天传锣号召那些身居黑籍的可怜虫的时候,因为那打更匠的过甚其辞,大家以为真的不出任何费用,来的很是不少。”亦作“ 过甚其词 ”。 茅盾 《子夜》二:“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
《漢語大詞典》:含糊其词(含糊其詞)
亦作“ 含糊其辞 ”。 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二人先受 岸贾 ( 屠岸贾 )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 赵 氏分辨。”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也曾问过,无奈他含糊其词,只説在个‘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住。”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其实这只要看政府巧电的含糊其辞,也就够证明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金树旺 含糊其词说,同情地看着那乡长戴上草帽,失望地出去了。”
《國語辭典》:出圈儿(出圈兒)  拼音:chū quān ér
比喻超出允许的范围、限度。如:「办事可以灵活一点,但不可以出圈儿。」
《國語辭典》:答岔儿(答岔兒)  拼音:dā chà ér
插嘴说话。《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这才晓自己说得是梦话,听得她在那里答岔儿,便呸的啐了一口说:『甚么花儿,你收在镜匣儿里?』」
《漢語大詞典》:搭茬
接过别人的话说话。 老舍 《二马》第二段九:“我跟我自己说呢,少搭茬儿!”《花城》1981年第5期:“ 蓉蓉 没有回答,不知是没听见还是不愿搭茬。”
分類:话说
《漢語大詞典》:气断声吞(氣斷聲吞)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成 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復以儿为念。”
《漢語大詞典》:说得嘴(説得嘴)
话说得响。 冯金堂 《挖塘》:“为了叫丈夫能说得嘴,队里的零碎活她都要抽时间干。”
分類: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