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诛(大誅)
重责;严厉的处罚。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五:“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 宋 王安石 《诏特放谏议大夫知潭州燕度待罪》:“奸凶弗率,乃触大诛,引慝自归,谓当谴黜。”
《韵府拾遗 虞韵》:皆诛(皆诛)
陈书高祖纪异:李广之皆诛,同庞元之尽赦。
《漢語大詞典》:遭诛(遭誅)
被杀。《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若非有敕千金詔,乍可遭诛徒现身。”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三五回:“ 坦之 子秘书郎 萧赏 ,坐罪遭诛。”
分類:被杀
《漢語大詞典》:冥诛(冥誅)
谓在阴间受到惩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倘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服冥诛。”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亦科以诲淫诲盗之罪,谓作者已伏冥诛;绳诸戒色戒鬭之年,谓閲者断非佳士。”
分類:阴间惩治
《漢語大詞典》:诛除(誅除)
诛灭。后汉书·臧洪传:“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唱义,不亦宜乎!”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 第五公 诛除妖道,而既寿且贵。” 郭沫若 《残春》:“你想死,你就死罢!上天叫我来诛除你这无赖之徒!”
分類:诛除诛灭
《韵府拾遗 讲韵》:诛项(诛项)
班固高祖沛水亭碑铭:诛项讨羽,诸夏以康。
《國語辭典》:诛意(誅意)  拼音:zhū yì
不论事实,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参见「诛心之论」条。《后汉书。卷四八。霍谞传》:「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漢語大詞典》:专诛(專誅)
不请命而诛杀。后汉书·樊鯈传:“帝怒曰:‘诸卿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卿等敢尔邪!’ 鯈 仰而对曰:‘……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
《漢語大詞典》:诛放(誅放)
谓责其罪而放逐之。书·多方“非天庸释 有夏 ” 孔 传:“ 桀 纵恶自弃,故诛放。”《晋书·刘颂传》:“ 周 之封建,使国重於君,公侯之身轻於社稷,故无道之君不免诛放。”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下:“非不知百官内外各有职分,以諫官御史畏罪而不言,遂恐庶人之议不得上达,故敢不避诛放。”
分類:放逐
《漢語大詞典》:诛佞(誅佞)
诛杀佞臣。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班随郎署沐恩波,诛佞曾将宝剑磨。忧国鬢萧疎,何日朝廷清妥?”
分類:诛杀佞臣
《漢語大詞典》:诛残(誅殘)
诛灭。史记·楚世家:“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 三代 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宋书·毛脩之传:“ 高祖 虑 脩之 至 蜀 ,必多所诛残,土人既与 毛氏 有嫌,亦当以死自固,故不许。”《梁书·武帝纪上》:“勦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寃抱痛,噍类靡餘。”
分類:诛灭
《漢語大詞典》:诛错(誅錯)
见“ 诛鼂错 ”。
《漢語大詞典》:诛晁错(誅鼂錯)
亦作“ 诛晁错 ”。 汉景帝 时, 鼂错 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 吴 楚 七国以诛 鼂错 为名反叛。见史记·吴王濞列传《袁盎鼂错列传》。后以“诛鼂错”为清君侧之典。 唐 陈鸿 《长恨传》:“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 鼂错 以谢天下。”《白居易集》引作“诛错”。《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 茂贞 地大兵彊,而 唐 力未可以致讨; 凤翔 又近京师,易以自危而难於后悔。佗日虽欲诛 晁错 以谢诸侯,恐不能也。”
《漢語大詞典》:诛鲸(誅鯨)
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后遂以“诛鲸”指诛杀大奸首恶。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先生感激弃耒耜,坐间谈笑许诛鲸。”
《韵府拾遗 虞韵》:坐诛(坐诛)
史记李斯传: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使有罪者相坐诛。
《漢語大詞典》:捕诛(捕誅)
捕捉杀戮。《汉书·王莽传下》:“抑强督姦,捕诛盗贼,义之节也。”
分類:捕捉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