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0
典故
2
词典
4
分类词汇
84
共9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谐妙
谐噱
诙谲
谐剧
柏涂
谐怪
谐言
诨语
诙达
谐捷
谐辩
谐调
谐谚
消缴
诽谐
《漢語大詞典》:
谐妙(諧妙)
诙谐精妙。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司文郎
》
:“近与接谈,言语谐妙。心爱敬之。”
分類:
诙谐
精妙
《漢語大詞典》:
谐噱(諧噱)
诙谐发噱。 唐
褚亮
《十八学士赞·军谘祭酒苏世长》
:“军諮谐噱,超然辨悟。正色于庭,匪躬之故。”
分類:
诙谐
《漢語大詞典》:
诙谲(詼譎)
诙谐怪诞。 唐
陈子昂
《感遇》
诗之九:“圣人祕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 嵩公 辈,詼譎误时人。” 宋
叶梦得
《
石林燕语
》
卷十:“ 米芾 詼譎好奇。” 明 顾墣
《有夏》
诗:“土山焦欲流,説者第詼譎。”
分類:
诙谐
怪诞
《國語辭典》:
谐剧(諧劇)
拼音:
xié jù
滑稽而令人发笑的戏剧。
分類:
诙谐
诙谐戏谑
谐戏
介于
戏谑
曲艺
戏剧
艺术
样式
《漢語大詞典》:
柏涂(柏塗)
汉 东方朔 性诙谐,善解隐语。有 郭舍人 以“老柏涂”隐语问 朔 , 朔 曰:“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事见
《
汉书·东方朔传
》
。后因以“柏涂”指诙谐的隐语。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诗:“善幻迷冰火,
《齐诣》
笑柏涂。”
分類:
东方朔
诙谐
《漢語大詞典》:
谐怪(諧怪)
诙谐怪异。 宋
程大昌
《
考古编·庄子论
》
:“是故鳩之决起,鷃之腾跃,鯤鹏之搏击, 列子 之御风,虽大小精粗,絶不伦等,率皆於假物乎言道,非徒设谐怪以骋辨博而已也。”
分類:
诙谐
怪异
《漢語大詞典》:
谐言(諧言)
诙谐戏谑的话。 清 唐甄
《
潜书·劝学
》
:“ 韩非 曰: 齐宣王 问於 匡倩 曰:‘儒者博乎?’曰:‘否。博贵梟;胜必杀梟,是杀所贵也,故不博。’…… 非 盖谐言以詆儒也。” 清
章学诚
《和州志·列传总论》
:“徵文则 相如 侈陈词赋,辨俗则 东方 不讳谐言。”
分類:
诙谐
谐戏
戏谑
《國語辭典》:
诨语(諢語)
拼音:
hùn yǔ
戏谑嘲弄的玩笑话。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分類:
诙谐
逗趣
《漢語大詞典》:
诙达(詼達)
诙谐豁达。 汉
扬雄
《法言·渊骞》
:“请问‘名’。曰:‘詼达恶比。’”
《
汉书·东方朔传赞
》
:“然 朔 名过实者,以其詼达多端,不名一行。” 清
孙枝蔚
《戏赠莫大岸》
诗:“岁星称小儿,詼达固多端。”
分類:
诙谐
豁达
《漢語大詞典》:
谐捷(諧捷)
(1).谐和快速。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豪爽
》
:“帝令取鼓与之,於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
(2).诙谐敏捷。
《
宋史·宋琪传
》
:“ 琪 素有文学,颇谐捷。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尤通吏术。”
分類:
诙谐
谐和
快速
敏捷
《漢語大詞典》:
谐辩(諧辯)
诙谐地论辩。 明
陈子龙
《拟公燕诗·德琏》
:“伸眉各谐辩,并坐传尊罍。”
分類:
诙谐
论辩
《漢語大詞典》:
谐调(諧調)
(1).诙谐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
:“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南朝 梁
沈约
《与约法师书》
:“其事未远,其人已谢,昔之谐调,倏成悲绪。”
(2).和谐协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
上篇三:“‘构图派’亦名‘抽象派’(Compositionalism)是主张把自然的外观,还原而为完全抽象的‘线’与‘色’的谐调的。”
《读书》
1985年第2期:“用‘生漆点睛’,不论画在绢上还是纸上,熟纸上还是生纸上,都与整个水墨或彩色的描絵极不谐调,效果并不好。”
分類:
谐调
和谐
诙谐
诙谐戏谑
谐协
谐戏
戏谑
协调
《漢語大詞典》:
谐谚(諧諺)
诙谐俚俗的话语。 明
高启
《赠杨荥阳》
诗:“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
分類:
诙谐
俚俗
话语
《漢語大詞典》:
消缴(消繳)
(1).交差;交代。
《金瓶梅词话》
第二六回:“你汉子恒是问不的他死罪,打死了人还有消缴的日子儿?”
《东周列国志》
第五七回:“ 夏姬 曰:‘原来如此,夫君既不回 楚 ,那使 齐 之命,如何消缴?’”
《廿载繁华梦》
第三回:“你説很是,只若不进京,这些办金的差使及皇宫花粉一项,怎地消缴才好?”
(2).消受,吃掉。有诙谐意。
《
儒林外史
》
第四回:“况且老爷前日煮过的那半隻火腿,吊在灶上,已经走油了;做的酒,也熟了,不如消缴了他罢。”
分類:
消受
交差
交代
诙谐
《漢語大詞典》:
诽谐(誹諧)
诙谐,有风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第七篇:“﹝ 侯白 ﹞好为诽谐杂説,人多爱狎之。”
分類:
诙谐
风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