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万斛愁
 
庾兰成
 
庾信哀
 
江关词赋
 
庾信愁
 
兰成词赋
 
庾郎愁
 
庾信赋
 
暮年诗赋
  
子山词赋
 
兰成憔悴
 
庾郎愁赋
 
哀庾信
 
庾郎憔悴
 
子山愁
 
子山赋
 
萧瑟兰成
 
兰成老去
 
伤心庾开府
 
愁损兰成
 
老去兰成
 
愁入庾肠
 
愁入庾郎句
 
愁损庾郎
 
空老兰成
 
兰成愁悴
 
兰成久旅
 
庾郎愁绝
 
庾生赋
 
庾信愁赋
 
子山流落
 
惆怅庾公
 
赋浇愁
 
庾鬓斑
 
庾郎离绪
 
庾郎清愁
 
庾郎吟愁赋
 
庾信哀赋

相关人物
庾信


《周书》卷四十一〈庾信列传〉~734~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其辞曰:「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皋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哀江南赋〉
王子洛滨之岁,兰成射策之季,始含香于建礼,仍矫翼于崇贤,游荐雷之讲肄,齿明离之冑筵。既倾蠡而酌海,遂测管以窥天,方塘水白,钓渚池圆。侍戎韬于武帐,听雅曲于文弦,乃解悬而通籍。遂崇文而会武,居笠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论兵于江汉之君,拭玉于西河之主。清·倪潘注引唐·陆龟蒙《小名录》:「兰成,信小字也。」
《海录碎事》卷九下〈愁乐门〉
北周·庾信《愁赋》(佚文):「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谁知一吋心,乃有万斛愁。」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庾信传》
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累迁仪同三司。……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

例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司空曙 金陵怀古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 吴融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凄凉庾信赋,千载共伤情。 吕温 题梁宣帝陵二首之二

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徐夤 赠杨著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李商隐 宋玉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李商隐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李商隐 过郑广文旧居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李群玉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杜牧 江南怀古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 杜甫 上兜率寺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

逸荡子山匹,经奇文畅俦。 皎然 读张曲江集

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皎然 赠颜主簿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拥肿烦庄辩,槎牙费庾词。 陆龟蒙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 韦庄 润州显济阁晓望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齐己 戊辰岁江南感怀

典故
仲宣赋
 
王粲诗
 
王粲诗成
 
仲宣诗赋
 
仲宣文章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昭明文选》卷五十二〈论二·典论论文〉~2270~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文心雕龙》卷十〈才略〉
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列七子之冠冕乎?

例句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钱起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李端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杨巨源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礼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郎士元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并序)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

《國語辭典》:诗赋(詩賦)  拼音:shī fù
诗歌和辞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
分類:诗赋雅乐
《分类字锦》:乂字诗赋(乂字诗赋)
齐东野语:张乂。延平人。少负才。入太学有声。为节性斋长。既又为时中斋长。其人眇小而好作为。动以苛礼律诸生。同舍多不平之。莆田林叔弓亦轻浮之士也。于是以其名字作诗赋各一首嘲之。其警联云。身材短小。欠曹交六尺之长。腹内空虚。乏刘义一点之墨。诗警句云。中分爻两段。风使十横斜。文上元无分。人前强出些。曲尽形容之妙,闻者绝倒。
分类:短小
《國語辭典》:词藻(詞藻)  拼音:cí zǎo
1.经过修饰的精美词语,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诗文中现有的词语。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潘安仁之词藻,徒增哀怨。」《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著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也作「辞藻」。
2.书名。清朝彭孙遹撰,四卷。论唐宋以来诸家词,并拈取其名篇佳句,品其短长。
《漢語大詞典》:遗韵(遺韻)
(1).指前人留下的诗赋。 晋 陆机 《文赋》:“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载之遗韵。” 唐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诗序:“余登兹山,以覩三篇,列於石壁,仰览遗韵,若穆清风。” 宋 杨亿 《君可思赋》:“感骚人之遗韵,聊抒意於斯文。” 清 陈浩 《题张侍御奏毁魏忠贤墓碑疏后》诗:“秋宵展读和遗韵,华星的皪森寒芒。”
(2).指前人诗文的气韵风格。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唯 王褒 、 庾信 ,奇才秀出,牢笼於一代……由是朝廷之人,閭阎之士,莫不忘味於遗韵,眩精於末光。”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阴 何 并称旧矣。 何 攄写情素,冲淡处往往 颜 谢 遗韵。”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 渔洋 遗韵继者少,百有餘岁空悠悠。”
《國語辭典》:博士  拼音:bó shì
1.博学多闻,通达古今的人士。《战国策。赵策三》:「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
2.职官名。起源于战国,秦、汉时设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备咨诣,为学术顾问的性质。《汉书。卷一○。成帝纪》:「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3.旧时对特殊技能专业人员的尊称。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茶毕,命奴才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西游记》第八五回:「孽畜!你原来是个染博士出身!」
4.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分类字锦》:意新
唐书李百药传: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
分类:诗赋
《分类字锦》:思清
唐书王昌龄传:昌龄,字少伯,江宁人。工诗,绪密而思清,时谓王江宁云。
分类:诗赋
《國語辭典》:文赋(文賦)  拼音:wén fù
1.文体名。一种赋体,形式较自由,多以散文说理状物,纯任自然,宋人之作多如此。如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也称为「散文赋」、「散赋」。
2.文章名。晋陆机作。讨论文学理论及法则。
《分类字锦》:奇章(奇章)
钟嵘诗品:谢朓诗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远变色。
分类:诗赋
《分类字锦》:凝清
文心雕龙:四言正体,雅润为本;五言流调,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故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美则太冲公干。
刘禹锡 玩月诗 引素吞银汉,凝清洗绿烟。
分类:诗赋
《漢語大詞典》:荆王
(1). 楚王 。诗赋中常指 楚襄王 ,咏诵传说中 襄王 与 巫山神女 恋爱故事,见 宋玉 《高唐赋序》《神女赋序》。 唐 沈佺期 《巫山高》诗之二:“ 神女 向 高唐 , 巫山 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孌逐 荆王 。”
(2).指恋爱故事中的男子。 宋 柳永 《临江仙》词:“ 扬州 曾是追游地,酒臺花径仍存。凤簫依旧月中闻, 荆王 魂梦应认岭头云。”
(3).指 汉 开国功臣 刘贾 。 汉高祖 刘邦 封他为 荆王 。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表颂》:“肃肃 荆王 ,董我王军。”
《分类字锦》:律细(律细)
杜甫 诗 老去渐于诗律细。
分类:诗赋
《漢語大詞典》:庾愁
南朝 梁 诗人 庾信 ,使 西魏 ,阻于兵,留 长安 。 北周 代 西魏 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虽通显,而常有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意。后因称乡思或故国之思为“庾愁”。 宋 李莱老 《青玉案》词:“ 荀 香犹在, 庾 愁何许,云冷 西湖 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