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怀挟(懷挾)
(1).携带。《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
(2).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随之矣。’”
(3).包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而况其无乎?”《南齐书·氐传》:“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么听得!”
(2).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随之矣。’”
(3).包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而况其无乎?”《南齐书·氐传》:“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么听得!”
《漢語大詞典》:漕荐(漕薦)
宋 代漕试中的一种推荐形式。亦指漕试。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郑时中得官》:“﹝ 郑时中 ﹞好大言,尝语同舍曰:‘前举漕荐;乃术者 曹谷 先许,今復来矣。’”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李梦庚》:“其子后魁 浙 漕荐。”参见“ 漕试 ”。
《漢語大詞典》:漕试(漕試)
宋 贡举考试方式之一。 景祐 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 宋 赵升 《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宋史·选举志二》:“ 淳祐 元年,臣僚言:‘既后诸路漕试,合国子试,两项科举及免举人,不下千数。’…… 绍定 间,以漕试、胄试无亲可避者亦许试,或谓时相徇於势要子弟故也。”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文》:“ 茅 云:‘举进士何以得让?’按:举进士乃漕试也。”
《漢語大詞典》:乙第
(1).别邸;别宅。《晋书·隐逸传·杨轲》:“﹝ 杨軻 ﹞既见 季龙 ,不拜;与语,不言,命舍之於 永昌 乙第。” 宋 秦观 《议论上》:“昔 少君 以甲第坏甚,於是营乙以舍族人。今乙第又坏……非计之得也。”
(2).古代考试中的第二等。《旧唐书·于邵传》:“ 独孤授 举博学宏词,吏部考为乙第,在中书升甲科,人称其当。”《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以对策中犯副考 朱黄门 童蒙名, 黄门 不懌,置乙第。”
(3).即乙科。《旧唐书·吴通玄传》:“ 建中 初,策贤良方正等科, 通玄 应文词清丽,登乙第,授 同州 司户, 京兆 户曹。”《新唐书·选举志下》:“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详“ 乙科 ”。
(2).古代考试中的第二等。《旧唐书·于邵传》:“ 独孤授 举博学宏词,吏部考为乙第,在中书升甲科,人称其当。”《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以对策中犯副考 朱黄门 童蒙名, 黄门 不懌,置乙第。”
(3).即乙科。《旧唐书·吴通玄传》:“ 建中 初,策贤良方正等科, 通玄 应文词清丽,登乙第,授 同州 司户, 京兆 户曹。”《新唐书·选举志下》:“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详“ 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