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郑译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91 【介绍】: 隋荥阳开封人,字正义。郑孝穆子。幼聪颖,博览群书,工骑射,尤善音律。在北周以给事中士起家,累迁至内史上大夫,封沛国公。与杨坚有同学之旧,倾心结纳。性轻险,贪赃纳贿,坚阴疏之。及入隋,以定策功加赏赐而未委重任,卒于岐州刺史任。尝奉诏参与撰律令。又参与议定乐,名《乐府声调》,凡八卷,已佚。
全隋文·卷二十三
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北齐光州刺史述祖从孙。周武帝时,为给事中士,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尚梁安公主。历御正下大夫、太子宫尹,赐爵开国子,坐事除名。宣帝即位,拜开府、内史下大夫,封归昌县公,迁内史上大夫,进封沛国公,复坐事除名。大象中,文帝矫诏,复以为内史上大夫,寻拜柱国相府内史,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进上柱国。及受禅,废归第。复投开府、隆州刺史。徵还,复迁岐州刺史。开皇十一年卒,谥曰达。有《乐府声调》六卷,又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1097 【介绍】: 宋时吐蕃洛札人。十五岁至牛古垄寺从卓弥·释迦意希学梵语。后变卖家产,取道尼泊尔,三赴印度,从那饶巴、弥勒巴等学佛教密部。返藏后,在卓窝垄定居,一生未出家,有妻子,人称译师。广收徒众,最著名者为米拉日巴。后世尊为藏传佛教中噶举派(白教)初祖。
李译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元年(1068)任凤翔府知府。
译妙伦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译妙伦,字断桥,姓徐氏,黄岩人也。母梦月而孕,十八落发于永嘉广慈院。见谷源道于瑞岩,闻麻三称话,疑之。遍叩诸方,机终未凑,自谓口讷耳瞆,不若根本修行,日以诵经为业。忽阅《楞伽》于云居,见山堂至𧉬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办事,顿然有省曰:“赵州柏树子䛡可是直截,然不以语人。”还谒无准于雪窦,准以狗子因何有业识,令下一语,凡三十转不契。伦曰:“可无方便乎?”准以真净所颂荅之,即竦然良久,忽闻板声,通身汗下,于是始脱然矣。准移育王双径,俱以伦从。俾分座出主祗园,迁瑞岩国清。至净慈,上堂:“荆山有玉,获得者不在荆山。赤水有珠,拾得者不在赤水。衲僧有无位真人,證得者不在面门。”蓦拈拄杖按云:“会么?幽州江口石人蹲。”又尝举“慈明室中安一盆水,盆上横一柄剑,剑上安一两草鞋,凡见僧来便指,拟议便打”。自颂云:“百花丛里跃鞭过,俊逸风流有许多。未第儒生休眼觑,满怀无奈旧愁何。”又云:“德山低头,夹山点头,俱胝竖起手指头,元沙筑破脚指头。”提起柱杖云:“一叶落,天下秋。”将终,与大众入室,索笔作书,辞诸山及魏国公,公馈药不受。又使人问曰:“师生天台,因甚死净慈?”荅云:“日出东方夜落西。”遂晏然而化。
廖平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廖平(1852年—1932年),初名登廷,字旭陔,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后改名廖平,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清末至民国时期学者、思想家。廖平一生治经学,融合古今中外多种学说,形成一套独特的经学理论体系,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廖平出身于贫困之家,父亲曾为地主放牧,后靠卖茶水为生。廖平早年学习宋学和八股文,昼夜苦读,成年后,仍勤学不倦。同治十年(1873年),补县学生(秀才),三年后参加科试,受到四川学政张之洞奖掖,以学识拔之,入尊经书院,自经解与经学历史省思经今古学。光绪五年(1879年),师从王闿运治今文经学,常就王闿运请业,每至深夜,尤重《春秋》,光绪七年(1881年),注《谷梁春秋》。光绪十一年(1885年)著《何氏公羊春秋续十论》,次年又著《何氏公羊春秋再续十论》。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印《古学考》(本名《辟刘篇》)与《知圣篇》,康有为的作品《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皆受其影响,廖平多次指责康抄袭自己,康始终讳言莫深,不予表态。梁启超承认其师受廖平影响为“不可诬”。皮锡瑞也指出:“康学出于廖”。张之洞甚至认为康有为为廖平的嫡传弟子。钱穆以为康有为剽窃廖平的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写道:“盖长素《伪经考》一书,亦非自创,而特剽窃之于川人廖平。”甚至说“康门学说,尚是廖季平范围”。但也有学者指出两人是同时发明,没有抄袭问题。光绪十五年(1889年),廖平赴京应礼部春闱,中贡士。次年补殿试,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朝考三等,授知县。以高堂亲老,不欲远出,改为龙安府儒学教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成都创办《蜀学报》。宣统三年(1911年)担任《铁路月刊》主笔。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赴成都洽谈出版事业,至乐山时,忽发大病,其子廖成励将之抬回,半途卒于河坎场。章太炎撰写《清故龙安府教授廖君墓志铭》。廖平之女廖幼平编有《廖季平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