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700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骏孙,号羡门。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间举博学鸿词,考列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以才学富赡、词采清华,有名于时。有《南𣶂集》、《延露词》。身后,其子彭景曾刻《松桂堂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一
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顺治己亥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有《松桂堂集》。
词学图录
彭孙遹(1631-1700) 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累迁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充经筵讲官、《明史》总裁。工诗词,与王士禛并称"彭王"。有《松桂堂全集》、《金粟词话》。词集名《延露词》。
简介
诗何以馀哉?小楼昨夜,哀江头之馀也;水殿风来,清平调之馀也;红藕香残,古别离之馀也;将军白发,从军行之馀也;今宵酒醒,子夜懊侬之馀也;大江东去,鼓角横吹之馀也。诗以馀亡,亦以馀存,非诗馀之能为存亡,则诗馀之人存亡之也。向读彭子羡门与王子阮亭无题唱和,叹其淫思古意,两玉一时。阮亭既官扬州,羡门有客信宿,会邹子程村初集《倚声》,于是延露之词成焉。然则延露者,其无题之馀乎?盖维扬佳丽,固诗馀之地也。昔人谓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至有人生只合扬州死之语,不止三年一梦而巳。故登芜城,宜赋西风残照;吊隋苑,宜赋金锁重门;过玉钩斜,宜赋晓星明灭;上二十四桥,问吹箫玉人,宜赋衣染莺簧;载酒青楼,听竹西歌吹,宜赋并刀如剪;进雷塘,观八月潮,宜赋玉虹遥挂。岂惟平山栏槛,让文章太守挥毫独步哉。楚大夫芳华竟体,若无湘浦蘅兰、巫峰云雨,则九歌九辨何处生活。今以彭子之才,江山助之。折大堤之杨柳,对官阁之梅花。选楼公子,盥手装书;殿脚夫人,画眉捧砚。宜其提辛攀李,含柳吐秦,与红杏尚书、花影郎中平分风月,则维扬固诗馀之地,而彭子乃诗馀之人也。有其地,有其人;有其人,有其词,诗馀人乎?人馀诗乎?寄语王邹,想当绝倒,如仆者,刻画无盐,唐突西子,斯又彭子之馀也。巳古吴尤侗悔庵撰。
清诗别裁集
字骏孙,浙江海盐人。顺治己亥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第一。官至吏部侍郎。○羡门词和气平,在唐人中最近大历十子,在十子中,最近文房。
维基
彭孙遹(1631年—1700年),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县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诗人、学者。彭孙遹出身海盐世族,幼即能诗。顺治末年中进士,官中书舍人,因事去职。康熙十八年(1679年),朝廷特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天下遗贤,彭孙遹受荐应试,获第一等第一名,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等职,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总裁《明史》纂修。彭孙遹工诗词文赋,作品风行海内,与王士禛并称「彭王」。有《松桂堂全集》等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4 【介绍】: 清江西临川人,字石台,一字仲章。顺治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苏松常道。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第一。工诗文。有《莲龛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李来泰,字仲章,号石台,临川人。顺治壬辰进士,历官江南苏松常道。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迁侍读。有《莲龛集》。
清诗别裁集
字石台,江西临川人。顺治壬辰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侍讲。著有《石台集》。○先生文不肯一语犹人,诗独以平正通达行之,能者不拘一格。
维基
李来泰(1631年—1684年),字仲章,号石台,江西临川城南下桥寺人。清朝官员。李来泰生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慧。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人,次年联捷二甲第八名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升郎中。顺治十二年(1655年)出任江南上江学政。顺治十七年(1660年),任江苏苏松粮储道。康熙五年(1666年),接替安世鼎任苏松常道,整饬苏州水利,因与上司不和被革职,1670年由韩佐周接任。还乡后,闭户读书著述。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抚州知府王永茂诬陷与耿精忠部属勾结叛乱,被下狱,后经多方营救免罪。康熙十八年(1679年),获举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列第二等第一名,授翰林院侍讲,参与修撰《明史》。康熙二十年(1681年),主湖广乡试。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于官邸。《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88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其年,号迦陵。陈贞慧子。十七岁为诸生。美髭髯,时称“陈髯”。骈文及词,最负盛名。诗各体皆工。康熙间举鸿博一等,授检讨,与修《明史》,越四年而卒。有《两晋南北史集珍》、《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五
陈维崧,字其年,一字迦陵,宜兴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湖海楼集》。
词学图录
陈维崧(1625-1682) 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诸生。少负才名,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然科举数不利,游食四方。至京交朱彝尊,合刻《朱陈村词》,名噪都下。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工骈文,才力富健,风骨浑成,为清初名家。其诗则近吴伟业娄东一派。最工词,负盛名,为阳羡词派宗主,所为词沉雄俊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内容题材十分广阔,对词境有开拓之功。与朱彝尊并称"陈朱"或"朱陈"。有《湖海楼全集》。词集名《湖海楼词》。又与吴本嵩等辑《今词苑》,与曹亮武等辑《荆溪词初集》。
清诗别裁集
字其年,江南宜兴人。康熙己未,以诸生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湖海集》。○陈检讨四六及词,宇内称许,而诗品古今体皆极擅场,尤在四六与词之上,从前人无品评者,故特表之。○检讨年四十馀,尚为诸生,有日者谓之曰:“君过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赠诗有“朝来日者桥边过,为许功名似马周”句,后果然。事见《池北偶谈》。
乌丝词·序
丙午之秋,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后会黄山孙子无言,意欲以吾两人诗馀梓以行世者。嗟乎!余与陈子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有神之笔。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谁知萧条瓠落,而与莺嘴啄红,燕尾点绿,争长于钩帘借月,染云为幌之间,岂吾两人之志哉?陈子叹曰:是亦何伤!丈夫处不得志,正当如柳郎中使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以陶写性情,吾将以秦七、黄九作萱草忘忧耳。虽然昔裴休为相,李群玉能诗,荐授校书郎,而陈去非长于歌词,亦为高宗所眷注。孰谓诗词一道,何尝不得知巳于天子宰相哉。彼尤尚书谓程正伯之文每过于诗,说者以为是时当涂诸公方且以文章荐正伯,尤公之言,可谓识正伯之大者。但不知代往年遥,此事可传,而复可见否耶?为劝陈子生逢尧舜,垂翅青冥,此意宜付之悠悠,旷士之胸,且暂往东皋,与汝石交辟疆冒君,每得一好词,如沈廉叔、陈君宠辈,付莲、鸿、苹、云,品清讴为一笑乐。冬季归阳羡,当复借紫云相伴,又何减尧章过垂虹桥畔,小红低唱我吹箫也。至于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驱遣齐梁,舆台温李,则又当世传写,织帕机房,不必待余扬扢矣。时穷冬凛冽,不亚改之寒甚手颤时,陈子幸为余沽酒。江都宗元鼎定九撰。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其年,宜兴人。官检讨。有授简湖海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2—1708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庆百,一字星叟。诸生。家多藏书,每登楼而去其梯,专心阅读。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未中。在京师与毛奇龄等馆大学士冯溥邸第,称“佳山堂六子”。工诗文,熟于明代史事。为人疏放,而见识深远。清初东南文士沿明季余习,喜结社,农祥拒不参加。后清廷严禁结社,人始服其先见。有《梧园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吴农祥,字忧百,号星叟,钱塘人。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梧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2—? 【介绍】: 清浙江遂安人,字渭仁。康熙六年进士。旋试鸿博,授编修。与修《明史》,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告归家居,号金门大隐。少有文名。有《健松斋诗文集》、《松窗笔乘》、《封长白山记》。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人。康熙丁未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有《健松斋集》。
清诗别裁集
字渭仁,浙江遂安人。康熙丁未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健松斋诗集》。
维基
方象瑛(1642年10月2日—?),字渭仁,号霞庄,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康熙二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康熙六年丁未科会试易经房,中式第40名,殿试二甲36名。九岁能诗,十三岁作《远山净赋》,早年与毛际可等友善,个性仁慈耿直,清廉沉静。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期间留有许多诗文佳作。伺候返京,升侍讲。方象瑛从翰林院侍讲退休返乡之后,原来县官高升,县民聚集在衙门前鼓噪,方象瑛答应将大家的心声向县官传达,县民才离去。当时县官送给他黄金当作礼物,方象瑛严词拒绝。后来和从兄方象璜向当朝者呼吁减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新的县官来了之后,夜里馈赠他黄金,希望他不要再谈遂安的弊政,他也不接受黄金。后来有一件冤狱,县官想要杀人立威,象瑛期期以为不可,并要转交上级重审案件。县官派人希望他不要再管这个案子,象瑛说:『杀人是为了取媚于官员,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后来犯人没有被处决。犯人出狱之后,象瑛避嫌,坚决不见。后来犯人在三来谢,跪拜之后离去。后来遂安人感谢他的恩德,建造思贤祠纪念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1706以后 【介绍】: 清陕西富平人,字天生,一字子德。明末诸生。学宗朱熹,与李颙学说不同而相友善。顾炎武入陕,居其家,又同至雁门以北垦殖。炎武在山东遭人诬陷,又远走三千里,设法营救。康熙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不久即归。工诗,精音韵。有《受祺堂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一
李因笃,字天生,一字子德,富平籍洪洞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受祺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子德,陕西富平人。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检讨。著有《寿祺堂诗》。○子德先生邃于经学,顾宁人先生推重之,以公卿荐召试,当时所称四布衣之一也。授官后,即以母老辞,不许,表三上,乃许,情词恳恻,比李令伯之《陈情》则又过之。圣主之仁,人子之孝,宇内共称,不止羡其鸿轩凤举也。诗品似李北地之宗杜陵,骨干有馀,而神韵或未副焉。兹录其兼可采者,著之卷中。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天生富平人官检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1708 【介绍】: 清浙江遂安人,字会侯,号鹤舫。顺治十五年进士,授彰德府推官,历城固、祥符等知县,兴水利,禁横暴,所至有善政。在浙江与毛奇龄齐名,学问不及奇龄之博,文章则在奇龄之上。又能画。有《春秋三传考异》、《安序堂文钞》、《松皋诗选》、《拾余诗稿》、《浣雪词钞》。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
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遂安人。顺治戊戌进士,授彰德推官,迁祥符知县。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松皋诗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子存,号青城。顺治五年举人,官成都推官,擢至江西湖西道。少有才名,为柳洲八子之一。工诗,善骈文,兼精书法。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魏学渠,字子存,号青城,嘉善人。顺治戊子举人,由成都推官历官江西湖西道。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青城山人集》。
槜李诗系·卷二十五
学渠字子存,号青城,嘉善人。顺治戊子举人,除成都推官。时蜀道荒凉,务以抚绥为政。重定嘉眉邛雅赋额,民颇德之。擢刑部主事,赎魏女之没官,脱丁生之谤狱。转兵部郎,升湖广提学。后补湖西道,以艰归。渠慷慨好施,桐城钱澄之感其惠。有诗曰:还家拟建怀青阁,从此饥驱不出门。武林汪继昌以所赠筑园江干名曰魏圃。黄宗炎求买山之助,出纸襆置其袖,视之,则黄金一饼也,他率类是。著有青城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1694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李良年,初名法远,更名兆潢,字武曾,秀水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秋锦山房集》。
词学图录
李良年(1635-1690) 字武曾,一字符曾,号秋锦,尝更姓名虞兆潢,字法远。秀水(今嘉兴)人。清诸生。负才名。徐乾学主《大清一统志》局务,聘之任分修。旋病卒。诗与兄绳远、弟符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并称"朱李","浙西六家"之一,规模南宋,羽翼朱彝尊,为浙西词派早期重要成员。有《秋锦山房集》。词集名《秋锦山房词》。
清诗别裁集
字武曾,浙江秀水人。太学生。康熙己未,应博学鸿辞,放归。著有《秋锦山房集》。○徐尚书健庵开史局于洞庭西山,武曾行分修,应亦邃于古者。
潘飏言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飏言(?—?),字陈伏,山东章邱人。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进士。原官吏部文选司主事,后因事降调保举湖广军前补用。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与试未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1704 【介绍】: 清山西太原人,字百诗,号潜丘。阎修龄子。二十岁时,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疑为伪书。探讨三十余年,尽得其症结所在,成《古文尚书疏證》一书。康熙间以廪膳生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中。后从徐乾学修《一统志》,久居洞庭山书局。长于地理,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诗亦雅丽。有《四书释地》、《潜丘札记》、《日知录补正》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太原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潜丘劄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沧州人,字彣极,又字经碧,号一斋。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江西粮储道。工诗书,善画兰。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戴王纶,字彣极,一字经碧,号一斋,沧州人。顺治乙未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江西粮储道,罢职。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越江。康熙十八年进士,举鸿博,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工诗古文词,时有盛名。有《保素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越江,江南上海人。康熙己未进士,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编修。
维基
钱金甫(1638年—1692年),字越江,江南上海籍,华亭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陕西泾阳人,一名念兹,字屺瞻,号劬庵。顺治十五年进士,授直隶河间府推官,改新城、天门知县。后隐居谷口山。好吟咏喜游,足迹几遍天下。有《谷口山房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
李念慈,字屺瞻,号劬庵,泾阳人。顺治戊戌进士,官天门知县,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谷口山房集》。
清诗别裁集
字屺瞻,陕西泾阳人。顺治戊戌进士,官景陵知县。○《有学集》序秦人诗自李空同、文太清皆有《车邻》、《驷驖》之遗声。屺瞻行安节和,一唱三叹,有“蒹葭白露,美人一方”旨意,非秦声也。
维基
李念慈,字屺瞻,号劬庵,陕西泾阳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官至湖广天门县知县。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科,著有《谷口山房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1725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颛士,又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十八年,举博学鸿儒,试一等,授编修。历侍讲、侍讲学士、礼部侍郎,至武英殿大学士。在职以“安静”称。雍正间,加太子太傅。卒谥文恭。有《世恩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一
王顼龄,字颛士,一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官太常寺博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雍正癸卯,重宴鹿鸣。加太子太傅,赠太傅,谥文恭。有《世恩堂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颛士,江南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大学士,谥文恭。有《世恩堂诗》。
维基
王顼龄(1642年—1725年),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人。顼龄有文名。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进士,授太常寺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获一等第六名,授翰林院编修,参纂《明史》,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历迁侍讲,出督四川学政,升侍讲学士。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郭琇疏劾少詹事高士奇与王鸿绪植党营私,波及顼龄,三人皆休致。不久,顼龄又得留任。转侍读学士,因父丧归里。守丧结束后,顼龄复官,累升礼部侍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南巡,至顼龄所居“秀甲园”,赐御书榜。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再次南巡时,再度前往其住所。不久,调吏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升工部尚书,主持会试。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拜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王鸿绪病逝,清廷重开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雍正三年(1725年)患痰疾,雍正帝命御医治疾,又赐人参、药饵。不久卒,赠太傅,谥文恭。著有《世恩堂诗集》。《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