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2,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法若真(字 汉儒 号 黄石、黄山 )
张九徵(字 公选 号 湘晓 )
施闰章(字 尚白、屺云 号 愚山、蠖斋、矩斋 )
吴绮(字 园次、半兰 号 丰南、听翁、红豆词人、葹叟 )
黄与坚(字 庭表 号 忍庵 )
宋实颖(字 既庭 号 湘尹 )
顾景星(字 黄公 号 赤方 别称 圣童 )
严绳孙(字 荪友、冬荪 号 藕渔、秋水、藕荡渔人 )
毛奇龄(名 甡 字 大可、齐于、于一 号 初晴、秋晴、河右、西河、僧弥、春迟 世称 西河先生 )
谭吉璁(字 舟石 )
吴任臣(字 志伊、尔器、征鸣、徵鸣 号 托园 鸿往、任臣 )
朱彝尊(行第 十 字 锡鬯 号 竹垞、醧舫、金风亭长 )
黄虞稷(字 俞邰 号 楮园 )
冯云骧(字 讷生 )
其它辞典(续上)
冯梦龙(号 龙子犹、翔甫、姑苏词奴、墨憨斋主人 字 犹龙、耳犹 )法若真(字 汉儒 号 黄石、黄山 )
张九徵(字 公选 号 湘晓 )
施闰章(字 尚白、屺云 号 愚山、蠖斋、矩斋 )
吴绮(字 园次、半兰 号 丰南、听翁、红豆词人、葹叟 )
黄与坚(字 庭表 号 忍庵 )
宋实颖(字 既庭 号 湘尹 )
顾景星(字 黄公 号 赤方 别称 圣童 )
严绳孙(字 荪友、冬荪 号 藕渔、秋水、藕荡渔人 )
毛奇龄(名 甡 字 大可、齐于、于一 号 初晴、秋晴、河右、西河、僧弥、春迟 世称 西河先生 )
谭吉璁(字 舟石 )
吴任臣(字 志伊、尔器、征鸣、徵鸣 号 托园 鸿往、任臣 )
朱彝尊(行第 十 字 锡鬯 号 竹垞、醧舫、金风亭长 )
黄虞稷(字 俞邰 号 楮园 )
冯云骧(字 讷生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96 【介绍】: 清山东胶州人,字汉儒,号黄石。顺治三年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工古文与诗,善画山水,自成一格。有《黄山诗留》。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三
法若真,字汉儒,号黄石,一号黄山,胶州人。顺治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江南布政使。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黄山诗留》。维基
法若真(1613年—1696年),字汉儒,号黄石,山东胶州人。清初官员、诗人、画家。法若真为明末诸生。清顺治三年(1646年)与伯兄法若贞中同榜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弘文院编修。擅长山水画。顺治五年(1648年)充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回京后,升秘书院侍读,纂《太宗文皇帝实录》。后出任浙江粮道,因父丧未上任。服阙后补福建布政司参政。康熙元年(1662年)入觐,升浙江按察使,官至安徽布政使。康熙十八年(1679年)获荐举博学鸿词科,称病未就,在黄山隐居多年。康熙三十年(1691年),法若真由黄山返回故里,同年病故。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张九徵,字公选,号湘晓,丹徒人。顺治丁亥进士,官河南提学参议。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维基
张九徵(1617年—1684年),字公选,号湘晓,江南丹徒县人。清朝官员。明末诸生。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首次开科,张九徵中式解元。顺治四年(1647年)成丁亥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官考选吏部文选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以丁忧停职。补稽勋司郎中,康熙初年(1662年)出京担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历官河南督学佥事,时河南大饥,九徵煮粥养活大量灾民,又立育婴堂收容弃婴。康熙十七年(1679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病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宣城人,字尚白,号愚山、蠖斋。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所至有治绩。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青原志略补辑》、《矩斋杂记》、《蠖斋诗话》。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三
施闰章,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己丑进士,历官江西分守湖西道布政司参议。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迁侍读。有《愚山先生学余集》。词学图录
施闰章(1619-1683) 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蠖斋、矩斋。安徽宣城人。工诗,主持东南坛坫数十年,时称"宣城体"。 祖父皆理学家。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有政绩。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二十二年(1683)转侍读。王士祯论康熙诗人,以与宋琬合称"南施北宋"。古文学欧阳修、苏轼。以辨析理学及论修史之作最精。有《学馀堂文集》28卷,《诗集》50卷,《别集》4卷,《遗集》6卷。清诗别裁集
字尚白,江南宣城人。顺治己丑进士,官江西参议。康熙己未,召试博学宏辞,官翰林院侍讲。著有《愚山诗集》。○南施北宋,故应抗行,今就两家论之,宋以雄健磊落胜,施以温柔敦厚胜,又各自擅场。○王渔洋云:“门人洪昉思问诗法于愚山,愚山曰:‘子师言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又如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天际。余则譬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俱就平地筑起。’洪曰:‘此禅宗顿、渐义也。’”今观两家诗,此论确不可易。维基
施闰章(1618年—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又号蠖斋,晚号矩斋。江南宣城县(今属安徽省)人。中国清代官员、诗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十八岁,考中秀才。早年游学于复社名士沈寿民及周镐门下。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山东学政、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康熙六年(1667),归里。康熙十八年,召博学宏词,仅列二等第四名,充《明史》纂修官。康熙二十二年,任翰林院侍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施闰章与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又与严沆、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其诗风“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张裕钊在《国朝三家诗钞》中,将郑珍和施闰章、姚鼐并列为清代三代诗人。蒲松龄在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大加赞扬作他考官的施闰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1694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顺治十一年拔贡生,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时官至湖州府知府,捕豪猾,修名胜,以失上官意被劾罢。居废圃,有求诗文者,以花木为润笔,因名其圃为“种字林”。诗词骈文有盛名,才华富艳。有《林蕙堂集》、《艺香词》等。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吴绮,字园次,号丰南,一号听翁,又号红豆词人,江都人。贡生,顺治甲午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历官湖州知府。有《林蕙堂集》。词学图录
吴绮(1619-1694) 字园次,一字丰南、半兰,号听翁,又号葹叟,别号红豆词人。江都(今属江苏)人。顺治拔贡生,荐授中书舍人,迁兵部主事,擢郎中,出为湖州知府。以事被劾罢官。工骈文,源出徐陵、庾信,出入《樊南》诸集。诗学晚唐李商隐、杜牧、温庭筠。又擅填词,以"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得"红豆词人"之雅号。有《林蕙堂集》及传奇《啸秋风》、《绣平原》。词集名《艺香词》。清诗别裁集
字园次,江南江都人。由选贡生官湖州知府,著有《林蕙堂集》。○园次过湖州,擒治豪猾,喜宾客,四方名流过从赋诗游宴无虚日,卒以是去官。梅村赠诗云:“官如残梦短,客比乱山多。”可以想其风趣矣。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园次,扬州人。官湖州知府。有林蕙堂及亭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太仓人,字庭表,号忍庵。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推官。奏销案起,罢官。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编修,擢推官。诗画均工。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黄与坚,字庭表,号忍庵,太仓人。顺治己亥进士,官知县。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历官赞善。有《忍庵集》。词学图录
黄与坚,字庭表,号忍庵。太仓人。顺治进士。授知县。康熙间,荐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及《一统志》。工诗,与周肇等被吴伟业合称为"娄东十子",与坚为冠。文章醇雅,诗受韩偓、元好问的影响。有《忍庵集》、《论学三说》等。清诗别裁集
字庭表,江南太仓人。顺治己亥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詹事府赞善。有《忍庵诗集》。○钱牧斋序忍庵诗,谓长安金陵《杂感》诸篇,顿挫钩锁,缠绵恻怆,在韩致尧、元裕之之间。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庭表太仓人有忍庵集维基
黄与坚(1620年—1701年),字庭表,号忍庵,江南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清朝诗人、学者。黄与坚自幼颖悟,三岁识字,五岁能诵诗,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式己亥科进士。授知县。康熙十八年己未,荐应博学鸿词科,名列二等,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及《一统志》,甲子奉命典贵州乡试,迁左赞善。后辞官归,寓居陋巷,一心著述。《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1705 【介绍】: 清江南长洲人,字既庭,号湘尹。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间,举博学鸿儒,京师人士争相求见,放归。官兴化教谕。有《玉磬山房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宋实颖,字既庭,号湘尹,长洲人。顺治辛卯举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官兴化教谕。有《读书堂》、《老易轩》、《玉磬山房》等集。清诗别裁集
字既庭,江南长洲人。顺治庚子举人,后召试鸿博放归,官扬州学博。○既庭先生早得盛名,入都时,四方人士无不欲望见颜色,既为慎交社宗主,提唱后学,士林重之。尝作《黜朱梁纪年图》,学者服其议论之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1687 【介绍】: 明末清初湖北蕲州人,字黄公,号赤方。明贡生。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词科,以病辞。记诵淹博,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读书集论》、《贉池录》等。沧海遗珠
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北蕲州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著有《白茅堂集》《白茅堂词》《南渡来耕集》等。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顾景星,字赤方,一字黄公,蕲州人。明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白茅堂集》。词学图录
顾景星(1621-1687) 字黄公,一字赤方。湖北蕲州人。性颖悟,六岁能作赋,八九岁遍读经史,时称圣童。与广济张仁熙、竟陵胡承诺皆著名江、汉间。为明贡生。马士英使人密招,却之,因浮家隐于淀湖。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因病不试。杜门息影,翛然遗世。名其堂曰"白茅"。与施闰章友善,闰章为雠校其诗。景星记诵淹博,诗文雄赡,亦能曲。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读史集论》九卷、《潭池录》一百十八卷、《顾氏列传》十五卷、《南渡来耕集》七十三卷、《阮籍咏怀诗注》二卷、《李贺诗注》四卷、《虎媒记传奇》、《曲录》等。清诗别裁集
字黄公,湖广蕲州人。著有《白茅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702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荪友。以诗古文辞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试日仅赋一诗而出。授检讨,修《明史》,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乞归。工书画,有《秋水集》。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严绳孙,字荪友,号藕渔,无锡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中允。有《秋水集》。词学图录
严绳孙(1623-1702) 字荪友,号藕渔。无锡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被荐试博学鸿词,以目疾只赋诗一首,未终卷。清圣祖重其名,取为二等,授检讨。与修《明史》。与朱彝尊、姜宸英有"海内三布衣"之称。工词,人有揽香于兰畹之评。有《秋水集》。词集名《秋水词》。清诗别裁集
字荪友,江南无锡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迁中允。著有《秋水集》。○召试日,以目疾,止成《省耕》八韵诗,已不录,上素重其名,同授官。维基
严绳孙(1623年—1702年),字荪友,又字冬荪,号秋水,自号藕荡渔人。江南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清初学者。严绳孙六岁就能写径尺大字,其后以诗词书画闻名。他读书不重强记,但所学终身不忘。严绳孙与顾贞观、秦松龄、安璿等十人创立云门社,时人称之为“云门十子”。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编纂工作。其后,历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授承德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辞官隐归。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月卒,享年八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716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然援引虽广,以不肯核检原书,每多错误。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四
毛奇龄,原名甡,字大可,一字于一,又字齐于,别号河右,又号西河,又有僧弥、僧开、初晴、秋晴、晚晴、春庄、春迟诸号,萧山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西河集》。词学图录
毛奇龄(1623-1716) 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西河,又号秋晴、僧弥、春迟等。萧山人。明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清初名学者。与毛先舒、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词学花间体,有"曲中齐梁"之评。有《西河文集》。词集名《毛翰林词》。清诗别裁集
字大可,浙江萧山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检讨。著有《西河诗集》。○西河湛深经学,著述等身,在国朝可称多文为富者,惟攻击朱子,不遗馀力,至镌书若干卷,以示旗鼓,所以不得为醇儒,艺林惜之。○诗学规模唐人,时专尚宋体,故多起而议之者,然学唐而能自出新意,不同于规孟贲之目,画西施之貌者也,视采剥宋人皮毛者,高下可以道里计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679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舟石。以国子监生试第一,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在职九年,迁同知延安府事,治榆林,搜集资料,成《延绥镇志》。三藩乱时,守城御叛军。迁知登州府。另有《肃松录》、《嘉树堂集》等。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谭吉璁,字舟石,嘉兴人。监生,考授中书,历官延安同知。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迁登州知府。有《嘉树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9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志伊,一字尔器,初字征鸣,号托园。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列二等,授检讨,充纂修《明史》官。与李因笃、毛奇龄等为友。顾炎武亦服其“博闻强记”。有《十国春秋》、《周礼大义补》、《山经广注》、《托园诗文集》等。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吴任臣,字志伊,仁和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维基
吴任臣(1628年—1689年),原名鸿往,字徵鸣,后更名任臣,更字志伊,一字尔器,号托园,福建平海卫(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人,清代官员、学者。早年随父徙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幼好学,十岁诵古文,好读奇书,为诸生,考试均名列第一。张治爱其才。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内阁中书王榖振荐举,举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承修《明史·历志》。《清史稿》载:“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朱彝尊、汪琬、吴任臣及耒(潘耒)为最著。”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分修《律历志》,因工作过勤,连续四十天不眠不休,以旧疾复发,僵仆卒于车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9—1709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锡鬯,号竹垞,晚别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少时痛心明亡,志在恢复。旋客游四方,声名渐广,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与修《明史》,对体例多所建议。学问兼工诗、文、词、经学考据。诗与王士禛齐名,词与陈维崧称朱陈。有《曝书亭集》、《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四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曝书亭集》。词学图录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诗别裁集
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垞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诗综》、《词综》其最著者,又尝集唐诗为填词,名《蕃锦》,疑出鬼工,几于人力不与。顾宁人先生不肯多让人,亦以博雅称许之。○初官翰林时,召入南书房,有用上官大夫术谮之者,旋落职,然竹垞初不以官位重也。○集中诗不分唐、宋界限,故各体具备,然予所录者,仍以唐体为归。黄鹤楼志·人物篇
朱彝尊(1629—1709) 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后入直南书房。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工诗古文词,长于考据,开创“浙西词派”,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精于金石,热衷购藏古籍,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述甚丰,所辑《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曾作《闻鹤楼成赋寄楚中一二知己》,表达了对黄鹤楼“壮观百年今在眼”的喜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冯云骧,字讷生,代州人。顺治乙未进士,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历官福建督粮道。有《飞霞楼诗》、《云中集》、《国雍》、《草沱园偶辑》、《瞻花稿》、《涉霞吟》、《青苔篇》。清诗别裁集
字讷生,山西振武卫人,顺治乙未进士。维基
冯云骧,字讷生,山西代州人。冯如京之子。顺治八年,乡试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进士,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科,历官福建布政使、福建督粮道。有《飞霞楼诗》、《云中集》、《国雍》、《草沱园偶辑》、《瞻花稿》、《涉霞吟》、《青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