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词境
骋词
楚客词
遗词
选词
离词
词典
词官
词体
词文
词指
词主
对词
诉词
五词
《漢語大詞典》:词境(詞境)
词的意境。 清 王鹏运 《〈彊邨词〉序》:“自辛丑夏与公别后,词境日趋於浑,气息亦益静。”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矫揉而彊为之,非合作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九:“ 少游 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分類:意境
《漢語大詞典》:骋词(騁詞)
见“ 骋辞 ”。
《漢語大詞典》:骋辞(騁辭)
亦作“ 骋词 ”。 谓自如地、尽情地运用言语文辞。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飞辩骋辞,溢气坌涌。”隋书·经籍志四:“文者,所以明言也。古者登高能赋,山川能祭,师旅能誓,丧纪能誄,作器能铭,则可以为大夫,言其因物骋辞,情灵无拥者也。” 清 陈确 《与张考夫书》:“皆出惓篤请教之诚,非敢骋词而鼓説也。”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盖 屈原 、 陆贾 ,籍隶 荆 南,所作之赋,一主抒情,一主骋辞,皆为南人之作。”
《漢語大詞典》:楚客词(楚客詞)
指 屈原 的辞赋。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四:“芳杜 湘君 曲,幽兰 楚 客词。”
分類:辞赋
《漢語大詞典》:遗词(遺詞)
见“ 遗辞 ”。
《漢語大詞典》:遗辞(遺辭)
亦作“ 遗词 ”。
(1).指前人留下的言论。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昔先圣之遗辞,言仁者其寿长。”《后汉书·章帝纪》:“‘五经’剖判,去圣弥远,章句遗辞,乖疑难正。” 宋 曾巩 《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铭》:“古有遗辞,罔不采获。”
(2).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词章。 宋 梅尧臣 《问牛喘赋》:“余得摭遗辞,掇遗韵,索遗意而用以酬。”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 张靖之 《题马和之〈伐檀图〉》诗:‘ 后稷 肇王业,《豳风》有遗词。’” 清 黄景仁 《题翁覃溪所藏宋槧施注苏诗原本》诗:“终愁缀葺或失真,遗辞浪説《由仪》补。”
《漢語大詞典》:选词(選詞)
选用词语。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只是这首诗的命意、选词、格调、体裁,也还不丑。”《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作者要使读者接受自己想表达的东西,选词造句就必须合乎语法,也就是按照正常人的语言习惯来写。”
《漢語大詞典》:离词(離詞)
异词。 晋 郭璞 《〈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詁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絶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邢昺 疏:“离词犹异词也。”
分類:邢炳
《國語辭典》:词典(詞典)  拼音:cí diǎn
一种工具书。参见「辞典」条。
《漢語大詞典》:词官(詞官)
指文学侍从之臣。 元 杨文郁 《贺千秋笺》:“臣等窃备词官,进趋庭贺。”
分類:文学侍从
《漢語大詞典》:词体(詞體)
文词的体式。 唐 贾岛 《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分類:文词体式
《國語辭典》:词文(詞文)  拼音:cí wén
一种唐代说唱艺术。现存作品有季布骂阵词文,通篇为七字句,一韵到底。
《漢語大詞典》:词指(詞指)
言词意旨。 清 方苞 《书朱注〈楚辞〉后》:“ 朱子 定楚辞,删《七諫》……卓矣,而极詆《反骚》,则於其词指若未详也。”
分類:词意意旨
《漢語大詞典》:词主(詞主)
(1).指擅长文辞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意林卷四引 三国 魏 阮武 《政论》:“一盗不诛,害在穿窬;修誉不诛,害在词主。”
(2).提出诉讼的人。 宋 叶适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 夷仲 ﹞亟至右狱,问:‘词主安在?’吏曰:‘官人也,随司尔。’ 夷仲 鞭吏,急追词主,将械之。其人大惧首服。”
《國語辭典》:对词(對詞)  拼音:duì cí
1.打官司时,原告与被告当面对證。《红楼梦》第六八回:「察院坐堂看状,见是告贾琏的事,上面有『家人旺儿』一人,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
2.在广播或电视节目中,演出者作初次排演时,只顺序读脚本中的台词,称为「对词」。
《漢語大詞典》:诉词(訴詞)
(1).诉讼词状。 宋 宋祁 《初到郡斋》诗之二:“攘臂贪丰粟,装怀倦诉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刘氏 与 吕大 大声叫屈,递上诉词。知县接上从头看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被告诉词及后有稟单,俱发该承附卷併审。”
(2).指诉苦的文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有一个卖帖子的,席地而坐。面前铺了一大张帖子的诉词。”
《漢語大詞典》:五词(五詞)
见“ 五辞 ”。
《漢語大詞典》:五辞(五辭)
亦作“ 五词 ”。 谓诉讼时原告被告双方的述词。《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 孔颖达 疏:“凡断狱者,必令囚之与证,两皆来至,囚证具备,取其言语……乃据辞定罪,与众狱官共听其辞,观其犯状,斟酌入罪,或入墨、劓,或入宫剕。”一说,犹言五听。 孙星衍 疏:“五辞,即五听也。《周礼·小司寇》职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清 潘柽章 《虎林军营唱和》:“ 吴关 一路作羈纍,棘木庭前听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