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诋呵(詆呵)
见“ 詆訶 ”。
《國語辭典》:诋诃(詆訶)  拼音:dǐ hē
斥责、批评。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
《漢語大詞典》:诋骂(詆駡)
辱骂。《痛史》第十六回:“凡那一班高谈阔论的鸿儒,被他詆駡得一文不值。” 郑振铎 《桂公塘》八:“ 贾余庆 在饮酒中间,装疯作傻,诋骂 南朝 人物无所不至。”
分類:辱骂
《漢語大詞典》:谤诋(謗詆)
毁谤诋毁。《朱子全书》卷五三:“由是同朝之士,有以文章名世者,疾之如讐,与其党类,巧为谤詆。”
《漢語大詞典》:非诋(非詆)
诽谤诋毁。非,通“ 诽 ”。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平生冒天下之非詆推陷,万死一生,遑遑然不忘讲学。” 明 李贽 《送郑大姚序》:“岂二子者或别有 黄 老 之术,未可以其畔於吾之教而非詆之歟!”
《漢語大詞典》:诋诟(詆詬)
诋毁辱骂。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昫:“ 冯道 与 昫 为姻家而同为相, 道 罢, 李愚 代之。 愚 素恶 道 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誚 昫 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 昫 性少容恕,而 愚 特刚介,遂相詆詬。” 明 方孝孺 《〈后正统论〉后记》:“自予为此文,未尝出以示人。人之闻此言者,咸訾笑予,以为狂,或阴詆詬之。”
分類:诋毁辱骂
《漢語大詞典》:诋挫(詆挫)
诋毁折挠。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 颜师古 注:“詆,毁也。挫,折也。”后汉书·贾逵传:“ 建平 中,侍中 刘歆 欲立《左氏》,不先暴论大义,而轻移太常,恃其义长,詆挫诸儒。”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峻诋(峻詆)
刻毒诬陷。《汉书·杜延年传》:“间者民颇言狱深,吏为峻詆,今丞相所议,又狱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众心。” 颜师古 注:“峻谓峭刻也。”宋史·刘恕传:“郡守得罪被劾,属吏皆连坐下狱, 恕 独恤其妻子,如己骨肉,又面数转运使深文峻詆。”
分類:刻毒诬陷
《漢語大詞典》:极诋(極詆)
竭力毁谤。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综论·评驳:“ 常熟 冯班 字 定远 ,著钝吟杂録,多拾 钱宗伯 牙慧,极詆 空同 、 沧溟 。”
分類:竭力毁谤
《漢語大詞典》:疵诋(疵詆)
指摘;诋毁。 宋 陆游 《答王樵秀才书》:“间偶见程文一二可爱者,往往遭涂抹疵詆,令人气涌如山。”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面诋(面詆)
当面诋毁、指责。宋史·寇準传论:“然挽衣留諫,面詆同列,虽有直言之风,而少包荒之量。”宋史·王钦若传:“ 钦若 久不决, 知节 因面詆其短,争於帝前。”辽史·文学传·王鼎:“ 鼎 正直不阿,人有过,必面詆之。”
《漢語大詞典》:诋诽(詆誹)
指责;诋毁诽谤。 清 陈确 《与张考夫书》:“若是乎,诸子皆知尊信前哲,而弟独相詆诽。” 清 谭嗣同 《仁学》一:“ 湘 人士不幸处於未通商之地,不识何者为中外,方自以为巍巍然尊,任我以非礼施设,而莫余敢止,虽同里之人,曾疑忌詆诽之不已。”
《漢語大詞典》:诋忤(詆忤)
触忤,冒犯。詆,通“ 抵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马季长 佞媚获誚, 蔡伯喈 同恶受诛; 吴质 詆忤乡里, 曹植 悖慢犯法。” 唐 白居易 《论左降独狐朗等状》:“臣伏以 李景俭 因饮酒醉,詆忤宰相;既从远贬,已是深文。”
分類:触忤冒犯
《漢語大詞典》:诋议(詆議)
诋毁非议。 清 谭嗣同 《上欧阳中鹄书》之十五:“至於不知者之詆议,则终无不詆议之时,亦诚不足道矣。”
分類:诋毁非议
《漢語大詞典》:诋异(詆異)
排斥异己。 明 刘基 《送熊文彦归江西序》:“近世学者,率不好闻己过,未有善而欲人扬,见胜己则讳,见不若己则肆,藻于外不求于中,詆异而党同,附势而传声。”
《漢語大詞典》:诋悖(詆悖)
诋忤悖逆。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君臣詆悖,前世多有之。” 宋 叶适 《厉领卫墓志铭》:“其不能相合而相非,至於喧忿詆悖而相加以恶,亦其常情,无足怪也。”
分類:悖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