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诋讪(詆訕)
毁谤讥笑。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庙略初定,异议纷然,詆訕盈朝,萋斐成市。” 宋 叶适 《〈龙川集〉序》:“然而詆訕交起,竟用空言罗织成罪,再入大理狱几死,又何酷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胡中藻:“乃尚有出身科目,名列清华,而鬼蜮为心,於语言吟咏之间,肆其悖逆,詆訕怨望,如 胡中藻 者。”
《漢語大詞典》:肆诋(肆詆)
恣意毁谤。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亲士》《修身》之法,《尚贤》《尚同》之旨,籀其所论,寧悖儒家,坿和肆詆,诚一孔之见也。”
分類:恣意毁谤
《漢語大詞典》:轻诋(輕詆)
轻蔑,诋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开元 二十四年,考功郎中 李昂 ,为士子所轻詆。”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二:“大抵古人言语,不可轻詆。”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章三:“如果有所品评,那一定是非常中肯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决不面谀轻诋。”
分類:轻蔑诋毁
《國語辭典》:诋諆(詆諆)  拼音:dǐ qī
毁谤攻讦。如:「对于好朋友的过失,只是诋諆滥骂,而不加善言规戒,那不是智者的作为。」
分類:毁谤污蔑
《國語辭典》:诋诮(詆誚)  拼音:dǐ qiào
侮辱、责骂。明。宋濂〈李疑传〉:「然月责钱数千,否必诋诮致讼。」
《漢語大詞典》:诋讥(詆譏)
诋毁讥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南渡以来,士人多为古学,以著文作诗相高。然旧日专为科举之学者疾之为仇讎,若分为两途,互相詆讥。” 明 归有光 《策问》之二十:“ 子西 犹知以 孔子 为圣人,特自安于僭陋耳!若 宴子 肆为詆讥,何其无忌惮也!”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徒挟一时客气,发为虚诬剽悍之言,以互相詆讥。”
分類:诋毁讥讽
《漢語大詞典》:诋谰(詆讕)
(1).抵赖;不承认。詆,通“ 抵 ”。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上责 万岁 , 万岁 詆谰;上怒,命斩之。” 胡三省 注:“詆,拒讳也。谰,逸辞也。” 宋 张师正 括异志·董中正:“乞少缓,詎敢詆谰。”
(2).毁谤污蔑。 明 刘凤 《续吴先贤赞·陆粲》:“俗善詆谰,狱为乱,乃咸取伏法,人尤快之。” 清 钱谦益 《故工科右给事中临安王君墓表》:“当发难之初,小人之蜚语詆谰,尽力而排君者,数人而已。”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 蜀 魏 争正闰, 岛 索 互詆谰。”
《漢語大詞典》:攻诋(攻詆)
攻击诋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赵嘉庆 劾 牟濚 ,初无奏牘,輒诬大臣以沉匿之事,力肆攻詆。”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每见今之学者,动以圣居,其徒皆以圣尊称之,稍有不称,輒肆攻詆。”
分類:攻击诋毁
《漢語大詞典》:诋排(詆排)
诋毁排斥。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内则惧为陛下所遣而益思壅蔽,外则惧为公议所疾而益肆詆排。” 明 归有光 《〈项思尧文集〉序》:“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詆排前人。”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 安乡 学界如仇讐, 龙阳 同类相杀伐,愈亲近则愈猜忌,愈同县则愈詆排。”
分類:诋毁排斥
《漢語大詞典》:讥诋(譏詆)
讥刺诋毁。新唐书·韦昭度传:“ 行瑜 乃与 李茂贞 数上书,讥詆朝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暹罗:“ 程鹏起 泛海求援,固属説梦,即 于公 讥詆,亦未得肯綮。”
分類:讥刺诋毁
《漢語大詞典》:诋时(詆時)
指责时政。 宋 石介 《答欧阳永叔书》:“书中言自许太高,詆时太过,其论若未深究其源,此则自蔽塞,自有所未见也。”
分類:时政
《漢語大詞典》:毁诋(毁詆)
诋毁,诽谤。旧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尤好慢駡,毁詆朝臣,班行为之侧目。”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叶义问 ,故人也,有隐憾,上章毁詆,夺学士。”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帝怒,谓其毁詆大臣,命左右批其颊。”
分類:诋毁诽谤
《漢語大詞典》:诋辱(詆辱)
诋毁侮辱。宋史·道学传三·朱熹:“十数年来,以此(道学)二字禁錮天下之贤人君子,復如昔时所谓 元祐 学术者,排摈詆辱,必使无所容其身而后已,此岂治世之事哉?”
分類:诋毁侮辱
《漢語大詞典》:诋娸(詆娸)
毁谤丑化。汉书·枚皋传:“故其赋有詆娸 东方朔 ,又自詆娸。” 颜师古 注:“詆,毁也。娸,丑也。” 清 钱谦益 《潘佥事哀辞序》:“一旦建国称汗,指斥南朝,妄引天命。堂堂天朝,受其詆娸,不敢出一语詰责。”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是时, 新 室旧臣,争詆娸故主。”
分類:毁谤丑化
《漢語大詞典》:诋谤(詆謗)
诋毁诽谤。 元 李材 《悬瓠城歌》:“ 有唐 中叶失驭将,退辱进危多詆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