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2
分类词汇
7
分类词汇
诊疾
视药
望色
四诊
瞧病
切诊
看医生
《漢語大詞典》:
诊疾(診疾)
诊病。 明
黄淳耀
《两徐子合稿序》
:“如 汉 廷老吏,本反疑狱;国工诊疾,见垣一方。”
分類:
诊病
《漢語大詞典》:
视药(視藥)
(1).察看汤药。
《
北史·艺术传下·许智藏
》
:“祖 道幼 ,常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时号名医。诫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2).指亲临诊病施药。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
》
:“尚书 金钝 以疾在告,上令太医往视药。”
分類:
察看
亲临
汤药
诊病
施药
《漢語大詞典》:
望色
中医诊病方法之一。望气色以察病情。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 越人 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张守节 正义:“
《素问》
云:面色青,脉当弦急;面色赤,脉当浮而短;面色黑,脉当沉浮而滑也。”
分類:
中医
诊病
望气
气色
病情
《國語辭典》:
四诊(四診)
拼音:
sì zhěn
中医上指望、闻、问、切四种诊病的方法。
分類:
中医
医学
诊病
《國語辭典》:
望闻问切(望聞問切)
拼音:
wàng wén wèn qiè
望,观察气色。闻,诊听声息。问,询问症状。切,摸脉象。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五出:「(末)翁大医你还要看症真仔细下药。(净)这等待我再望闻问切。」《金瓶梅》第五四回:「贵道里望闻问切,如先生这样明白脉理,不消问的,只管说出来了。」
分類:
中医
诊断
疾病
气色
声息
《国语辞典》:
瞧病
拼音:
qiáo bìng
看病、诊病。《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寒暄了几句,陪到上房瞧病。」
分类:
看病
诊病
《国语辞典》:
切诊(切诊)
拼音:
qiè zhěn
中医界指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患身体的某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诊病方式。分脉诊和触诊两类。脉诊常自病人腕关节下方桡动脉的寸口部,探取脉象的变化。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腹、胸及病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包块或其他异常变化现象。
分类:
中医
运用
触觉
病患
身体
触摸
按压
诊病
《国语辞典》:
看医生(看医生)
拼音:
kàn yī shēng
找医生诊病。如:「瞧你咳得这么厉害,还是去看医生吧!」
分类:
医生
诊病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