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
【三藏法数】
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
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
【三藏法数】
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分别思量;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能遍缘诸境,是故所缘之境最狭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所见之境相也。生诸气习者,谓我见等惑气分熏习而生也。)
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
【三藏法数】
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器界者,以世界如器也。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是故所缘之境最广也。(根本识,即第八藏识也。)
命终时识
【三藏法数】
谓命将终时,冷触渐起,唯有此识,能执持身。此识若舍,四大分散,是名命终时识。(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识处天定
【三藏法数】
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
识处次第定
【三藏法数】
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过一切无边虚空处者,既入识处,则超过虚空处也。)
识无边处地
【三藏法数】
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识遍一切处定
【三藏法数】
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
亲近善知识
【三藏法数】
为修菩萨行,当远离诸恶邪见,亲近善友知识。如经所云:若有能说、信戒、多闻、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即须亲近恭敬供养,是名亲近善知识。
不离知识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自初发心行施以来,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善知识等,获闻法要,未尝远离也。
眼识界
【三藏法数】
谓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
耳识界
【三藏法数】
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
鼻识界
【三藏法数】
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
舌识界
【三藏法数】
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
身识界
【三藏法数】
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