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0,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六识
六识十名
内识
心意识
心识
分别识
分别事识
藏识四相
四识住
末那识
本识
生死变识经
外护善知识
耳识
舌识
六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六识十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内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境之对。与心识同。
心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馀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馀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心为之王。心有多名,义异体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识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义云何,如论中言,集起故名心。
二、意 意之义云何,如论中言,思量故名意。
三、识 识之义云何,如论中言,了别故名识。
心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俱舍以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以之为别体。有一识乃至无量之差别。(参见:识)
【佛学常见辞汇】
心与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了别的作用。
分别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识也。」又曰:「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
【佛学常见辞汇】
即第六意识,因第六意识常随著六尘的种种境界而起分别。
【三藏法数】
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分别识者,谓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谓能分别思量也。)
分别事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八识中除阿赖耶识,为其他末那等七识之总称,以对种种之境,而起虚妄分别故也,对真识则云事识。楞伽经一曰:「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起信论曰:「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同义记中末曰:「又能分别去来内外种种事相故,彼说为分别事识也。」又第八识十八名之第十五名也。以第八阿赖耶识为生一切分别事识之根本故也。唯识了义灯四本曰:「十五名识,无相论云:分别事识也。」
藏识四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有无明,迷于自之心体,而违寂静之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即使心体生住异灭由细至粗也。今就此义而明四相,既鼓静使动,便有前后粗细之异。依之以彼先际之最微,名为生相。及最后之最粗,名为灭相,取中间为住相异相。而以之配于三细六粗,生相者三细中业相之一也。住相者三细中转相,现相,及六粗中智相,相续相之四相也。异相者六粗中执取相,计名字相之二相也。灭相者六粗中起业相之一也。而于断位逆次之,先断灭相,为十信,是内凡之位。断异相,为十住十行十回向,是相似觉之位。断住相为十地,是随分觉之位。断生相之一念为佛,是究竟觉也。见起信论中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相)附录。
四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生住异灭也。名四有为。(参见:有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
【佛学常见辞汇】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参见:我人四相)
【佛学次第统编】
言生灭之相者,有四种相,谓生、住、异、灭也。
一、生相 有为法之现起名生,本无而今有之现相也。
二、住相 于法体现在暂时安住,使各自行果,即生位暂停之现相也。
三、异相 于住位上,续续变异,住别前后之现相也。
四、灭相 谓有为法之现法灭,而入过去之相,即暂有还无之相也。
四识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识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见俱舍论八。
【佛学常见辞汇】
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因上述四蕴为识所依所住,故名为识住。
【三藏法数】
(出宝积经)
〔一、色识住〕,色即眼根所对之色。谓内意识缘于外色之时,识于色中,生喜住著,故名色识住。
〔二、受识住〕,受即领纳之义。谓意识领纳六尘之时,识于受中,生喜住著,故名受识住。(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以其能染,故名尘也。)
〔三、想识住〕,想即思想。谓意识想起六尘相貌之时,识于想中,生喜住著,故名想识住。
〔四、行识住〕,造作之心,名为行。谓意识起诸行时,识于行中,生喜住若(编者注:「若」字误,应为「著」),故名行识住。
末那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七识,以由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也。末那识译为意。意有思量之义,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为意识,有何分别?彼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那即第七识,故云末那识(即意识)是持业释也。唯识论四曰:「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馀识故。此名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梵Manas。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著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著而生起的。
【三藏法数】
梵语末那,华言染污意。染污者,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常俱。意者,谓常思虑第八识,度量为我,即第七识也。
【三藏法数】
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證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三藏法数】
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證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也。若断此识,即成菩萨。(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本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是为有为无为一切法之根本,故名本识。见了义灯四本。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佛学常见辞汇】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是有为无为诸法的根本。
【三藏法数】
本识者,乃根本清净识心,即色相土之体也。此是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以由福慧无边,相好具足,庄严悉备,性相如如,故以本识为体也。
生死变识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见正经之异名。
外护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善知识之一。谓给我衣食所须使我安稳修道行之善友也。止观四下曰:「夫外护者,不拣黑白,但营理所须,如母养儿,如虎衔子,调和得所,旧行道人乃能为耳,是名外护。」
【佛学常见辞汇】
指供给我衣食所须以使我安心修道的善友,为三善知识之一。
【三藏法数】
护,犹助也。谓营理所须,以助修行之人;或有外侮,而能捍禦,故名外护善知识。
耳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
【佛学常见辞汇】
六识之一。(参见:六识)
【三藏法数】
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藏法数】
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藏法数】
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藏法数】
谓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是能听者,名为耳识。
舌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识之一。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
【佛学常见辞汇】
六识之一。(参见:六识)
【三藏法数】
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三藏法数】
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三藏法数】
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三藏法数】
谓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是能尝者,名为舌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