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0,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识厅屏
不识闲儿
不识一丁
不识之无
不识时务
不学无识
不能尽识
爱口识羞
阿黎耶识
阿罗耶识
阿赖耶识
八合识
八识田
北人不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类字锦》:不识厅屏(不识厅屏)
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尚书在澧州三年主始入后出中间不识刺史厅屏
分类:公主
《漢語大詞典》:不识闲儿(不識閑兒)
方言。闲不在。如:他手脚不识闲儿,整天不是做这样就是干那样。
分類:方言不在
《國語辭典》:不识一丁(不識一丁)  拼音:bù shì yī dīng
丁,比喻极易认识的字。语本《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形容人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村夫不识一丁,愚者岂无一得?」也作「目不识丁」、「目不识字」、「一丁不识」、「未识一丁」。
《國語辭典》:一丁  拼音:yī dīng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
2.一个的󻾹误。《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國語辭典》:不识之无(不識之無)  拼音:bù shì zhī wú
之无,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个月时,即能辨别「之」、「无」二字。见《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故后世用以比喻极浅显易懂的字。不识之无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清。黄景仁 除夕述怀诗:「有儿名一生,废学增痴憨;曾不识之无,但索梨与柑。」
《國語辭典》:不识时务(不識時務)  拼音:bù shì shí wù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亦指不知时尚机运以求通达。《后汉书。卷三六。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权。」也作「不达时务」。
《漢語大詞典》:不学无识(不學無識)
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 朱斐 对上,指大理寺为詔狱。公论‘ 斐 不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 斐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檄:“ 世皇 《下江南檄》枚举 贾似道 无君之罪, 宋 国臣民其不诚服者与。其文曰:‘……不学无识,舞术弄权。’”
《分类字锦》:不能尽识(不能尽识)
唐书郭子仪传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
分类:祖孙
《漢語大詞典》:爱口识羞(愛口識羞)
怕羞不肯开口。《石点头》第十四回:“这事关係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説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躭误。”
《漢語大詞典》:阿黎耶识(阿黎耶識)
见“ 阿赖耶识 ”。
《漢語大詞典》:阿赖耶识(阿賴耶識)
亦作“ 阿黎耶识 ”。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漢語大詞典》:阿罗耶识(阿羅耶識)
即阿赖耶识。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臧者,瑜伽师所谓阿罗耶识(此从 真諦 译, 真諦 又译阿梨耶。 玄奘 则译阿赖耶。今审其音,以阿罗耶为正),谓其能臧所臧执臧。持诸种,故为能臧矣。受诸熏,故为所臧矣。任诸根,故为执臧矣。”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 庄周 亦云:‘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外物》。游者,旌旗之流,流虽多,一属於縿,谓之天游。指縿以拟阿罗耶;指流以拟六识。无阿罗耶,则六根、六识相纷拏。斯执臧之説已。”参见“ 阿赖耶识 ”。
《漢語大詞典》:阿赖耶识(阿賴耶識)
亦作“ 阿黎耶识 ”。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漢語大詞典》:阿赖耶识(阿賴耶識)
亦作“ 阿黎耶识 ”。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漢語大詞典》:八合识(八合識)
蒙古语中的突厥语借词,义为师父,源于古汉语“博士”。常见于 元 代典籍。《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五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三》:“仙孔八合识,你不拣择出来那甚么,你底言语不信底人你识者。”“仙孔八合识”,意即仙人师父,系对道士的尊称。
《漢語大詞典》:八识田(八識田)
谓八识产生之处,犹言胸中、心田。 宋 强幼安 唐子西文录:“ 司马迁 敢乱道却好, 班固 不敢乱道却不好。不乱道又好是左传,乱道又不好是唐书。八识田中若有一毫唐书,亦为来生种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士大夫华整:“盖八识田中,带此结习,不能剷也。”参见“ 八识 ”。
《國語辭典》:八识(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分类字锦》:北人不识(北人不识)
扪虱新语北人不识梅盖梅至北方则变而成杏今之江湖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而雨谓之梅雨转淮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分类:梅杏
《漢語大詞典》: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