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0,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博识洽闻
博闻多识
博闻彊识
不识不知
不识大体
不识得有
不识东家
不识好歹
不识京尘
不识局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起倒
不识窍
不识抬举
不识泰山
《高级汉语词典》:博识洽闻  拼音:bó shí qià wén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国语辞典》:博闻多识(博闻多识)  拼音:bó wén duō shì
见闻广博,知识丰富。《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李业兴》:「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公子生长中原,博闻多识,必知此兽之名。」
《漢語大詞典》:博闻彊识(博聞彊識)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漢語大詞典》:不识不知(不識不知)
(1).谓不识古今。形容古代民风淳朴。《诗·大雅·皇矣》:“帝谓 文王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列子·仲尼:“ 尧 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2).犹不知不觉。 静嘨斋主人 《〈西游补〉答问》:“情之魔人,无形无声,不识不知,或从悲惨而入;或从逸乐而入;或一念疑摇而入;或从所见闻而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然而通读全篇,较之攻击 日本 人,倒是不识不知地将 支那 留学生的不品行,特地费了力招供出来的地方更多。”
《國語辭典》:不识大体(不識大體)  拼音:bù shì dà tǐ
大体,指重要的道理。不识大体指缺少远见,只计较细节,而无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旧唐书。卷五○。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识大体。」也作「不知大体」。
《漢語大詞典》:不识得有(不識得有)
古方言。无,没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唐 世 梁太祖 未建国前, 崔禹昌 擢进士第…… 梁祖 以其有庄墅,必藉牛,乃问曰:‘庄中有牛否?’ 禹昌 曰:‘不识得有牛。’意是无牛。以时俗语‘不识得有’对之。 梁祖 大怒曰:‘岂有人不识牛?谓我是村夫即识牛,渠则不识,如此轻薄,何由可奈!’”
分類:古方
《漢語大詞典》:不识东家(不識東家)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 孔子 西家有愚夫,不识 孔子 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后以“不识东家”谓不识近邻是圣贤。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 荀济 人非 许 、 郭 ,不识东家,虽復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
分類:孔子
《國語辭典》:不识好歹(不識好歹)  拼音:bù shì hǎo dǎi
不能辨别好坏。指人糊涂,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轻重。《西游记》第九二回:「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碰我师一风摄去。」《文明小史》五二回:「你们这班牛马奴隶,真真不识好歹!难道我们还来谎骗你不成?」也作「不知好歹」。
《分类字锦》:不识京尘(不识京尘)
李洞 寄太白隐者诗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分类:隐逸
《國語辭典》:不识局面(不識局面)  拼音:bù shì jú miàn
不明形势、不识时务。《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也作「不知起倒」、「不识风色」、「不识起倒」。
分類:不识时务
《國語辭典》: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  拼音:bù shì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无法认识庐山的全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常用此语来比喻人因陷于事物环境中,以致只见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如:「在这紫禁城中,东逛西逛,也只能欣赏一隅,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对刻意遮掩的事物难窥究竟。如:「到底谁是天字第一号?不识庐山真面目。」
《國語辭典》:不识起倒(不識起倒)  拼音:bù shì qǐ dǎo
不明形势、不识时务。《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也作「不识局面」。
《國語辭典》:不识窍(不識竅)  拼音:bù shì qiào
不懂事、不明时务。《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于今又有个不识窍的小二哥也,与个妇人私通,……后惹出一场祸来,尸横刀下,命赴阴间。」《负曝闲谈》第八回:「贾子蛰道:『机会呢是有,只要你肯花上两文。』周劲斋指著自己的鼻子道:『老把兄,我难道是不识窍的人么?』」也作「不识气」。
分類:不懂事
《國語辭典》:不识抬举(不識抬舉)  拼音:bù shì tái ju
责骂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儒林外史》第一回:「票子传著倒要去,帖子请著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红楼梦》第五八回:「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也作「不受抬举」。
《國語辭典》:不识泰山(不識泰山)  拼音:bù shì tài shān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大的人。《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