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4 【介绍】: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元诗选
汉字宗海,永嘉人。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始拟北郊制宫悬于杭,众推汉董务,乐成,驿传上之,大臣以太祝荐。延祐五年,待铨京国,辟功德使,授休宁县主簿。将行,祭酒邓文原荐之,遂留止。泰定元年春二月,选国子助教,四月,大驾北幸,用故事赴教上都。八月还,九月三日卒居贤坊寓舍。宗海于古今制度名物创作变易,年考月究,无或有爽。赵文敏公号为鸿识,得古遗器书画,必宗海辨之乃定。与司业虞伯生、博士柳道传友善。其卒也,二君哭之甚哀。鲁子翚志其墓,称其诗律书楷严缜有法,而慎悫不矜,非雅交莫克知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4—1327 【介绍】: 元抚州崇仁人,字仲常,一字德常,又字叔当。虞集弟。幼与集皆受家学,出从吴澄游。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吉安丞,除湘乡州判官。鞫狱明敏。有巫为长吏所信,潜谋起事,槃察觉捕治之,吏民咸伏。秩满,除嘉鱼县尹,命下已卒。槃幼读柳宗元《非国语》,以为柳氏之说亦非,乃著《非非国语》,时人称其有识。
维基
虞槃,字仲常,一字德常,又字叔当,元朝抚州崇仁人,虞汲的儿子,虞集的弟弟。虞槃年轻时与虞集都受家学影响,再跟随吴澄游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中第进士,授吉安永丰县丞,为父亲守孝期满,改任湘乡州判官。决狱明察聪敏。有巫师被长官所信任,暗中谋划起事,虞槃察觉将其捕治,官民都信服他。任满,担任嘉鱼县尹,命令下达时已经去世。虞槃年幼读柳宗元《非国语》,以为柳宗元之说也不对,于是著有《非非国语》,时人称他有见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亦作必剌忒纳失里,或毗奈耶室利。元哈密力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后赐今名。通畏兀儿文、梵文及诸国语,贯通三藏。成宗大德六年,奉旨从帝师授戒,代帝出家。仁宗皇庆间,受命翻译佛经。延祐间,授光禄大夫。翻译诸国所进表笺文字。后加号三藏国师。文宗至顺三年,与安西王子月鲁帖木儿谋为不轨,坐诛。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必兰纳识理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本鲁国人。幼熟畏兀儿。及西天书。长能贯通三藏。及诸国语。大德六年。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帝出家。更赐今名。皇庆中。命翻译诸梵经典。延祐间。赐银印。授光禄大夫。是时。诸番朝贡。表笺文字。无能识者。皆令必兰纳识理译进。尝有以金刻字为表进者。帝遣视之。廷中愕眙。观所以对。必兰纳识理。随取案上墨汁。涂金叶审其字。命左右执笔。口授表中语。及使人名氏。与贡物之数。书而上之。明日有司简阅。一如所书。众无不服其博识。而竟莫测其何所从授。或者。以为神悟云。后厄于数。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曤。更名疏石。字梦窗。姓源氏。势州人。宇多天王九世孙。九岁出家。群书一览辄能记。暨长。绘死尸九变之相。独坐观想。慨然有求道志。一夜梦。游中国疏山石头二刹。一庞眉僧。持达磨像。授之曰。尔善事之。寤而叹曰。洞明吾本心者。其唯禅观乎。遂更名疏石。谒无隐范公。又见一山宁公。不甚契。后求指决于高峰日公。于言下有省。因夕坐久。偶作倚壁势。身忽仆去。豁然大悟。平生碍膺之物。冰解雪融。心眼烂然如月。佛祖玄机。一时烁破。高峰嘱其护持。且出其然无学元公手书一通。𢌿之以寓相传付授之意。师志在烟霞。出世非所愿。聘致皆力辞之。甲州之龙山庵。五台山之吸江庵。与夫泊船庵。退耕庵。兜率内苑。皆师避隐之所。或慕迫之不已。至逃入海屿以避之。春秋五十一。国主后醍醐天王。强起师主南禅。入见引坐。师言所志求退。王曰。吾心非有他。欲朝夕问道耳。及王妃薨。强师再入南禅。请宣说大戒。执弟予礼弥谨。赐国师之号。王即世。太仓天王。复从师受戒。愿为弟子。敷宣之际。有二星降于庭。光如白日。两宫国母。请师于仙洞受五戒。廷议重师名德。复强师入天龙。锡师号正觉心宗普济。遗以手书。其略曰。道振三朝。名飞四海。主天龙席。再转法轮。秉佛祖权。数摧魔垒。国中以为荣。后化于兜率内院。世寿七十九。僧腊六十。弟子奉全身塔于院之后。送者黑白二万馀人。皆哀恸不胜。分存日所剪爪发。瘗于云居。发中累累生舍利云。师仪观高朗。慧学渊深。凡所莅止。如见一佛出世。香花供养。惟恐或后。故管领源公赖之。尝与人言曰。我从先人。听国师剧谈佛法。颇达真乘。遂能死生如一。临事不慑。而先人竟死于忠。吾亦知委身以事君者。皆国师化导之力。然则师之道。非特究明心学。实足增其世教之重。且其抗志高明。视荣名利养。澹若无物。唯欲栖身林泉。虽屡典大刹。皆迫于王命而起。世称大善知识。非师孰能当之。 宋文宪曰。宋南渡后。传达磨氏之宗于日本者。自千光禅师荣西始。厥后无学元公。以佛鉴范公之子。附海舶东游。大振厥宗。高峰纂而承之。师为高峰之遗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同时有智曤者,亦日本国人,势州源氏宇多天王九世孙。其母祷于大士,梦吞金色光而孕,生时祥光盈室。九岁出家,依平盐教院,授之书,一览辄能记诵。稍长,绘死尸九变之相,独坐观想,知色身不异空华,慨然有求道之志。年十八,为大僧,礼慈观律师受具足戒。寻学显密二教,垂三年,恐执滞名相,建修期道场以求玄应,满百日,梦游中国疏山、石头二刹,一庞眉僧持达摩像授之曰:“尔善事之。”既寤,拊髀叹曰:“洞明吾本心者,其唯禅观乎?”遂更名疏石,字梦窗。谒无隐范于建仁寺,继至相州巨福山。山之名刹曰“建长”,缁锡之所萃止,时一山宁主之。一山见曤,甚相器重,令为侍者,朝夕便于咨决。俄游奥州,闻有讲天台止观者,往听之,曰:“斯亦何碍实相乎。”自是融摄诸部,昭揭一乘之旨,虽辩才无碍,然终以心地未明,伥伥然若无所归。荐修忏摩法,期至七日,感神人见空中,益加振拔。时一山自建长迁主圆觉寺,曤复蓬累而往,备陈求法之故,至于泣涕。一山曰:“我宗无语言,亦无一法与人。”曤曰:“愿慈悲方便开示。”一山曰:“本来廓然清净,虽慈悲方便亦无。”如是者三返。曤疑闷不自聊,结跏澄坐,视夜如昼,目绝不交睫。久之,往万寿禅寺见佛国高峰,日扣请如前。高峰曰:“一山云何?”曤述其问答语甚悉。高峰厉声曰:“汝何不云和上漏逗不少。”曤于言下有省,辞归旧隐常牧山,唯分阴是竞,誓不见道不止。嘉元三年夏五月,一夕坐久,偶作倚壁势,身忽仆去,豁然大悟,平生碍膺之物,冰解雪融,心眼烂然如月,佛祖玄机一时烂破。乃作偈自庆,有“等间(閒)击碎虚室骨”之句,亟见高峰求印。高峰喜曰:“西来密意,汝今已得之,善自护持。”以书卷付之。退接甲州龙山庵,高峰招住上野州之长乐寺,力辞不赴。卓庵浓州古溪都,元帅平公之母觉海夫人,慕曤道行,欲一见之。竟遁入五台山,縳吸江庵。已而潜入海屿,夫人遣使迹之,使出世云岩寺。曤复辞,构泊船庵于卧龙山,退耕庵于总州,有终焉之意。正中二年,国主后醍醐天王命宫使起曤,领南禅禅寺,入见,王赐坐,因自陈“志在烟霞,出非所愿”。王曰:“吾心非有他欲,朝夕向道耳。”不得已应命。王时幸临之,相与谈论,或竟日乃去。将及期,王逊位,曤亦引退。道经势州,会新建善应寺成,延之开山。未几,弃去,抵相州,枢府郡公迫主净智寺,寻归锦屏山营瑞泉兰若。元德元年,圆觉四众必欲致,曤为勉强一出,又复弃去。二年,羽州守藤道蕴,初创慧林寺,延曤涖之。元宏元年,达官贵人,有以见长请者,曤复辞。二年,瑞光寺又求为第一代主。三年,王既复辟,召曤入见,以介子都督亲王之邸更为灵龟山临川禅院,命曤为之长,赐以“国师”之号。建武元年秋,王妃薨,王留曤宫中十馀日,罢政而讲法,因请宣说大戒,执弟子之礼弥谨。及还,强之再入南禅,王亲率群臣至山,见群僧入定,静不闻声,次第行食,秩然有序,王甚嘉之。曤每登席提唱,音声闳朗,词意警策。王益喜,赐田若干亩以饭僧。先是近臣有毁斥禅宗者,王以问曤,曤曰:“自性三宝,何必强生分别。”王以为然,至是益知禅学为贵,谤言无自而入。已而退处兜率内院,而建仁禅寺又欲起之,曤笑而不答。历应二年,摄州守革西芳教寺为禅,佥谓非曤无以厌众望,遂振锡而往,举扬达摩氏之道,听者改容,为建无缝阁,以水晶宝塔安置舍利万颗其中,他若奇胜之地,多冠以亭榭以憩四方游士,规制灿然可观。尝梦王作沙门相,乘宝车往灵龟山。已而即世,征夷大将军源公造天龙资圣禅寺,以助冥福,聘曤住持,遂与前梦协。阿州守源公新立补陀院。曤亦徇其意,为之说法,即还天龙。康永元年春,太仓天王亲往受戒,愿为弟子。三年,建八幡菩萨灵庙于寺侧。贞和元年,王复帅群臣来听法,敷宣之际,有二星降于庭,光如白日,赐以金襕紫衣。二年春,令弟子智元补其处,退归云居庵。冬复召之入宫,加以“正觉”之号。观应元年春,两宫国母请曤于仙洞受五戒。二年春,曤谓左右曰:“天龙宫室幸皆就绪,唯僧堂犹阙,当力为之。”及堂成,可容七百人。廷议重曤名德,复强入天龙,为行《百丈清规》,声振朝野。王复加以“心宗普济”之号,且遗之手书,略曰:“道振三朝,名飞四海。”主天龙席,再转法轮。乘佛祖权,数摧魔垒,人以为荣。曤年已高,又复引退兜率内院。九月朔,召门弟子曰:“吾世寿七十又七,僧腊亦六十矣,旦夕将西归,凡有所疑可商讨焉。”于是集座下者如云,曤随机开示,皆充然有得而退。越七日示疾,两宫游临问起居,曤为陈摄心正因,精神不少衰。作偈别大将军源公,复书《辞世颂》一首。至晦日,呜鼓集众,翛然而逝,塔于内院之后。所度弟子万有五千馀人。其嗣法者,天龙则志元妙葩,建长则慈永,南禅则通彻周泽。曤仪观高朗,慧学渊深,举扬正教,如密云广布,甘雨频澍。凡具生性者,随其根器小大,皆获成就。上自国王宰臣,下至士庶,莫不顶礼敬信,如见七佛出世,香华供养,唯恐或后。夫佛法之流于日本者,台衡秘密为最盛。禅宗虽仅有之,将寥寥中绝矣。千光院荣西禅师以黄龙九世孙,握佛祖正印,唱最上一乘,飙驰霆鍧,逢者胆落。达摩氏之道,藉以中兴。其示寂之时,且曰:“吾灭后五十年,禅宗当大兴。”今印原承天目之正传,见道分明,契悟精深,则其悬记之言,已有可徵。而智曤又以高峰之胤,上纂无学元公,以继佛鉴范之传。禅学勃兴,若合符节,斯亦验矣。然而自天目溯而上之,至杨岐十有二世,杨岐黄龙则同宗慈明者也,其道固同矣。道同则凡嗣其学者,先后奋发,殆有不言而喻者乎。明金华宋濂既为印原铭其塔,又于明洪武八年秋七月,因日本使臣之请,奉敕撰智曤碑文,俱见《銮坡别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识里者,本名必兰纳识里,北庭感木噜国人。止行二字略也。生而颖异,幼习辉和尔及西域书,长能贯通三藏,晓西北诸国语言。大德六年,奉敕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帝出家,更赐今名,盖初名只刺瓦弥的里也。皇庆中,命译诸梵经。延祐初,特赐银印授光禄大夫。时诸番朝贡,表笺文字无能识者,皆令识里译进。会有以金刻字为表,诸吏愕然,乃遣识里视之,廷中睽睽,观所以对,识里取案上墨汁涂金叶,审其字,左右执笔以待,乃口诵表中语及使人名氏与贡物之数,书而上之。明日廷献,有司察其物色与所译书无少差异,众莫不服其博洽,亦莫测所从受,或以为神悟云。寻赐开府仪同三司,仍赐三台银印,兼领功德使司事,厚其廪膳。至治三年,更赐金印,特授沙津阿古齐,且命为诸国引进使。至顺二年,又赐玉印,加号普觉圆明广照宏辩三藏国师。三年坐安西王子事,死焉。其所译经,汉字则有《楞严经》,西竺梵书则有《大乘庄严宝度经》、《乾陀般若经》、《大涅般经》、《称赞大乘功德经》,番书则有《不思议禅观经》,都若干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2—1347 【介绍】: 元康里人,字九龄。康里脱脱子。文宗初,由同知都护府事累迁礼部尚书。历参议中书省事、大都留守。至正元年,升平章政事。三年,任御史大夫。七年,拜中书左丞相。以暴疾卒。学宗伊、洛修宋、辽、金三史,为总裁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4 【介绍】: 一译达识帖木儿。元康里氏,字九成。康里脱脱子,铁木儿塔识弟。入国学为诸生,读经史,能通大义。初为太府监提点。顺帝时累拜中书平章事,出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独当方面,而任用非人,卖官鬻爵。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军逼杭州,即逃往富阳。苗军帅杨完者击走张士诚兵,乃倚完者以为重。十七年,招安张士诚,授为太尉。次年,以完者军无纪律,多为不法,与士诚定计除完者。后为士诚弟士信所逼,徙居嘉兴,饮药死。
达礼麻识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7 【介绍】: 元蒙古克烈部人,世居开平,字遵道。习经史。至正五年,经筵选充译史。二十三年,累迁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孛罗帖木儿拥兵京师,而皇太子出居于外。达礼麻识理暗结人心,阳奉而阴备之。二十五年击败孛罗部将秃坚帖木儿兵。官至知枢密院事、大抚军院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8 【介绍】: 即元昭宗。北元皇帝。顺帝子。至正十三年,立为皇太子。二十四年,与顺帝争权,命扩廓帖木儿讨孛罗帖木儿,并逃往太原。次年,与扩廓帖木儿还大都。二十七年,总天下兵马。明兵入大都,随帝驻应昌。明洪武三年,明兵克应昌,从十数骑遁去。即帝位于和林。次年,改元宣光。宣光五年,移帐金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李茂林子。为名陶工时大彬高足弟子。制渐趋文巧,其父督以敦古。仲芳尝手一壶视其父曰:“老兄,这个何如?”俗因呼其所作为“老兄壶”。以后风气终于以文巧相竞。今所传大彬壶,亦有仲芳所作由大彬自署款识者。时人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语。一时与时大彬、徐友泉并称壶家三大妙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仲安,号诚环。少即嗜学。以国子生谒选,中年历官藩幕簿书,未尝一日废书。去官后归大雷山,日夕吟讽。屠隆称其诗诸体造诣均高。有《石孟集》。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
先生号识环,中丞雷峰先生子也。少擅异才,于书无所不读。初为诸生,应省试,筮得蛊之上九,慨然有遗世意,因作高尚赋以见志。妇翁太宰闻庄简公先生以太学生至京师,闻公方在天曹,先生深自匿耻,借太宰为重,足迹不轻践其庭。闻公贻之尺牍,报书,率言国家生灵休戚大计,无一语及儿女寒暄,其志操乃尔。既稍以门资历官藩幕。虽在簿牒间,未尝一日废书。所至辄登览蒐古。凡作吏十馀年,非其所乐也。遂解组归。先生家在大雷山下。距四明在桯几间。构屋山椒为层阶,渐蹑渐高,尝临阶下,俯与楼上人语。高云宿栋,飞泉夹坐。有至者如入仙都洞府。先生日吟啸其中,尽以诗法教其子。礼约复使游于沈嘉则先生之门。嘉则游四明从大雷入,先宿汪氏山房。先生父子出黄鸡白韭作供,共讨论四明故实,三日夜烧烛传瓷,主客欢甚,至今称为盛集。先生遗诗,杨伯翼所选定,屠长卿序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了悟。号无际。一号蚕骨。安岳人。生莫氏。幼佣于大竹雁平里黄友谅家。能办异他佣。尝有人代为耕牧者。黄异之。妻以义女。相对叠膝。坐如宾客。未尝小涉温煖。与同作语皆佛法。黄益奇之。因结庵使居。以成其志。如时送饮食衣服无阙。一日义女。私送一緉鞋。师讶曰。此何来也。遂引刀碎之。说偈谢主人而去。削发于定远之罗围寺。师事本真长老。本真。为言。幽谷和尚。为当今善知识。即蹑蹻往参。获證心要。因而发通。大著灵异。四方无贤愚。咸归向之。登座说法。天花如雨。尝经巴之刘何乡。乡人礼之。师说偈曰。天下大旱。此处半收。天下大乱。此处无忧。所言罔弗获验。自是从者日众。所至腾沸。或以妖妄惑众。拘于按察狱中。昼则端坐。夜则出募钱。修狱坏屋。至今狱无鼠虱蚊蚋。师居安岳四十馀年。永乐中。召诣京师。命为宗主登坛说戒。赐号大善知识。后居南京牛首寺。一日集众说偈。我我元无我。光明圆陀陀。荡荡任纵横。处处无拘锁。端坐而化。赐祭给传。还葬木门。所著语录一卷。行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槜李诗系·卷四十
绍兴人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四
纯字克粹,绍兴山阴人。有《淘铅》、《驴背》、《自怡》等集。 (姜南《醉经堂铺糟编》:山阴朱克粹《咏游丝》一律云:「紫陌遥看一缕微,笼烟曳日转依依。不缘蛛网萦钿合,肯逐鸾梭上锦玑。香逐落花低趁蝶,暖随柔絮欲沾衣。无由系得东君驾,空向春风上下飞。」咏物之作,不减前人韵格也。 田按:克粹与罗顽,张皓辈结鉴湖诗社。)

人物简介

维基
孙识,字以蓄,山东济南府武定州商河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山东乡试第四十四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05 【介绍】: 即朱祐樘。明朝皇帝。宪宗子,宫女纪氏出。成化十一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宪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弘治。即位后,斥方士李孜省、太监梁芳、外戚万喜等,遣散“传奉官”二千余人,逐大学士万安,起用刘健、王恕、马文升等。在位时所任刑部主官,持法皆平;厂卫亦不敢作恶。然宦官李广因斋醮烧炼受宠信,外戚张氏多作过恶。晚年,内府供应数倍于昔,冗食官数千,投充校尉至数万人,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俱殚,势家巨族,请乞田地不已,户口消耗,军伍空虚。言者谏劝,不纳亦不加罪。弘治十八年病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孝宗讳祐樘,宪宗长子,建元弘治。在位十八年崩,葬泰陵。有诗集五卷。 (《翰林记》:弘治初,上注意讲学,遣太监戴义传示圣意,命学士李东阳等各撰诗十首,用寓启沃。东阳拟十题,各撰七言律诗一章,曰《敬天》、曰《法祖》、曰《勤政》、曰《务学》、曰《任贤》、曰《纳谏》、曰《节用》、曰《爱民》、曰《恤刑》、曰《讲武》,上嘉纳焉。 《静志居诗话》:泰陵圣学缉熙,德修时敏,非惟政事之勤,实启人文之化。置《永乐大典》于便殿,暇即省览。又命儒臣集历代御制诗以为规范。其赐李东阳《静中吟》一首,论者谓同二帝典谟、三王训诰焉。 《画使会要》:孝宗万几之暇,游笔自娱,点刷精妍,妙得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