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十三智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会上问答,故祇摄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为五十三人。所谓五十三知识也。德云比丘Meghas/ri一,旧作功德云,海云比丘Sa%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s/a%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t!hita三,弥伽长者Megha四,解脱长者Mukta五,海幢比丘Sa%garadhvaja六,休舍优婆夷A^sa%七,毗目瞿沙仙人Bhis!mottaranirghos!a八,旧作毗目多罗,胜热婆罗门Jayos!ma%yata九,旧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a%yan!i十,旧作弥多罗尼,善见比丘Sudars/ana十一,旧作善现,自在主童子Indriyes/vara十二,旧作释天主,具足优婆夷Prabhn^ta%十三,旧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a%n十四,旧作甘露顶,法宝髻长者Ratnacn^d!a-dharmas/res!t!hin十五,旧作法宝周罗,普眼长者Samantanetra十六,旧作普眼妙香,无厌足王Anala十七,旧作满足,大光王Maha%prabha十八,不动优婆夷Acala’十九,遍行外道Sarvaga%min二十,旧作随顺一切众生,鬻香长者Utpalabhn^tiga%m%dhika二十一,旧作青莲华香,婆施罗船师Vairocana二十二,旧作自在,无上胜长者Jayottama二十三,师子频申比丘尼Sim%havikri^d!ita%二十四,旧作狮子奋迅,婆须蜜女Vasumitra%二十五,鞞瑟氏罗居士Vesa%hila二十六,旧作安住,观自在菩萨Avalakites/vara二十七,旧作观世音,正趣菩萨Ananyaga%min二十八,大天神Maha%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a%vara%三十,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旧作婆娑婆陀,普德净光夜神Samantagambhi^ras/rivimalaprabha%三十二,旧作甚深妙德离垢无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a%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a%n!ojah!s/ri三十四,旧作妙德救护众生,寂静音海夜神Pras/a%ntaru%tasa%garavati三十五,守护一切众生夜神Sarvanagaraksa%sam%bhavatejah!s/ri三十六,旧作妙德守护诸城,开敷树花夜神Sarvavr!ksaprapha%llanasukham%sam%va%sa%三十七,大愿精进夜神Sarvajagadraks!a%pran!idha%navn^ryaprabha%三十八,旧作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妙德圆满夜神Sutejoman!d!alaratis/ri三十九,瞿婆释种女Gopa%四十,旧作瞿夷,摩耶佛母Ma%ya%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a%bha四十二,遍友童子师Vis/va%mitra四十三,众艺童子Silpa%bhijn^a四十四,贤胜优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坚固解脱长者Mukta%sa%ra四十六,妙月长者Sucandra四十七,无胜军长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静婆罗门S/ivara%gra四十九,旧作尸毗最胜,德生童子S/risam%bhava五十,弥勒菩萨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萨Man^jus/ri五十二,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与德生童子对论者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识之下,积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当分之修行)与胜进分(为进上位之修行)之二,则合为一百一十。故经文云:「一百一十知识。」探玄记二十曰:「此是总括前后知识,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分,故有百一十也。」
五十五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五十五圣。(参见:五十三知识)
五八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为大圆镜智。
【佛学常见辞汇】
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
五同缘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唯识修道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为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觉)间,重修习妙观以断馀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證理之位,即无学道也。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见唯识论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开十信位,则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终,开等觉,则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开合不同耳。
五法事理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参见:五法)
五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法有种种。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一、相,即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三、分别,即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自缘其所变境,三者皆属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观法性,属于无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与无情,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是为分别。第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是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是为如如。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三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别虚妄之念也。谓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别心;认假名为自己,执幻相为本身,则有心、心数法,种种攀缘,是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数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变不异,真如之理也。谓由前正智,观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无,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发;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为如如也。
五重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参见: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唯识观)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所修的观行,从浅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第二重是舍滥留纯,即舍除杂滥的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内识。第三重是摄末归本,即从见相二分的枝末作用上,摄归自證分的本体。第四重是隐劣显胜,即隐心所的劣,而显心王的胜。第五重是遣相證性,即遣差别的事相,而證无差别的理性,也可以说,遣去一切法相,證入一切法性,名遣相證性。又此五重唯识观,即为五种相对:第一重遣虚存实,为空有相对,要遣空而存有。第二重舍滥留纯,为心境相对,要舍境而留心。第三重摄末归本,为体用相对,要摄用而归体。第四重隐劣显胜,为王所相对,要隐所而显王。第五重遣相證性,为事理相对,要遣事而證理。前四属唯识相,后一属唯识性。
五 ┌1遣虚存实(空有相对,遣空存有)┐
重 │2舍滥留纯(心境相对,舍境留心)├唯识相
唯─┤3摄末归本(体用相对,摄用归体)│
识 │4隐劣显胜(王所相对,隐所显王)┘
观 └5遣相證性(事理相对,遣事證理)──唯识性
【佛学次第统编】
观门次第,从粗至细,总有五重:
一、遣虚存实识 谓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若尔何故得言唯识?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二、舍滥留纯识 谓虽观事理,皆不离识。于此内识,有境有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
三、摄末归本识 谓见相二分,俱依识有。若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是故摄末归本,名曰唯识。
四、隐劣显胜识 谓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以心王胜而心所劣。隐劣显胜,名为唯识。
五、遣相證性识 谓识言所表,具有事理。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證。
五后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五俱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
五种唯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字部五种唯识)
五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六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六识十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内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境之对。与心识同。
心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馀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馀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心为之王。心有多名,义异体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识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义云何,如论中言,集起故名心。
二、意 意之义云何,如论中言,思量故名意。
三、识 识之义云何,如论中言,了别故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