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5,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五十五善知识
五八识
五同缘意识
唯识修道五位
五法事理唯识
五重唯识
五后意识
五俱意识
五种唯识
五识
六识
六识十名
内识
心意识
佛类词典(续上)
五十三智识五十五善知识
五八识
五同缘意识
唯识修道五位
五法事理唯识
五重唯识
五后意识
五俱意识
五种唯识
五识
六识
六识十名
内识
心意识
五十三智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会上问答,故祇摄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为五十三人。所谓五十三知识也。德云比丘Meghas/ri一,旧作功德云,海云比丘Sa%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s/a%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t!hita三,弥伽长者Megha四,解脱长者Mukta五,海幢比丘Sa%garadhvaja六,休舍优婆夷A^sa%七,毗目瞿沙仙人Bhis!mottaranirghos!a八,旧作毗目多罗,胜热婆罗门Jayos!ma%yata九,旧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a%yan!i十,旧作弥多罗尼,善见比丘Sudars/ana十一,旧作善现,自在主童子Indriyes/vara十二,旧作释天主,具足优婆夷Prabhn^ta%十三,旧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a%n十四,旧作甘露顶,法宝髻长者Ratnacn^d!a-dharmas/res!t!hin十五,旧作法宝周罗,普眼长者Samantanetra十六,旧作普眼妙香,无厌足王Anala十七,旧作满足,大光王Maha%prabha十八,不动优婆夷Acala’十九,遍行外道Sarvaga%min二十,旧作随顺一切众生,鬻香长者Utpalabhn^tiga%m%dhika二十一,旧作青莲华香,婆施罗船师Vairocana二十二,旧作自在,无上胜长者Jayottama二十三,师子频申比丘尼Sim%havikri^d!ita%二十四,旧作狮子奋迅,婆须蜜女Vasumitra%二十五,鞞瑟氏罗居士Vesa%hila二十六,旧作安住,观自在菩萨Avalakites/vara二十七,旧作观世音,正趣菩萨Ananyaga%min二十八,大天神Maha%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a%vara%三十,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旧作婆娑婆陀,普德净光夜神Samantagambhi^ras/rivimalaprabha%三十二,旧作甚深妙德离垢无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a%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a%n!ojah!s/ri三十四,旧作妙德救护众生,寂静音海夜神Pras/a%ntaru%tasa%garavati三十五,守护一切众生夜神Sarvanagaraksa%sam%bhavatejah!s/ri三十六,旧作妙德守护诸城,开敷树花夜神Sarvavr!ksaprapha%llanasukham%sam%va%sa%三十七,大愿精进夜神Sarvajagadraks!a%pran!idha%navn^ryaprabha%三十八,旧作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妙德圆满夜神Sutejoman!d!alaratis/ri三十九,瞿婆释种女Gopa%四十,旧作瞿夷,摩耶佛母Ma%ya%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a%bha四十二,遍友童子师Vis/va%mitra四十三,众艺童子Silpa%bhijn^a四十四,贤胜优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坚固解脱长者Mukta%sa%ra四十六,妙月长者Sucandra四十七,无胜军长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静婆罗门S/ivara%gra四十九,旧作尸毗最胜,德生童子S/risam%bhava五十,弥勒菩萨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萨Man^jus/ri五十二,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与德生童子对论者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识之下,积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当分之修行)与胜进分(为进上位之修行)之二,则合为一百一十。故经文云:「一百一十知识。」探玄记二十曰:「此是总括前后知识,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分,故有百一十也。」
(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会上问答,故祇摄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为五十三人。所谓五十三知识也。德云比丘Meghas/ri一,旧作功德云,海云比丘Sa%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s/a%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t!hita三,弥伽长者Megha四,解脱长者Mukta五,海幢比丘Sa%garadhvaja六,休舍优婆夷A^sa%七,毗目瞿沙仙人Bhis!mottaranirghos!a八,旧作毗目多罗,胜热婆罗门Jayos!ma%yata九,旧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a%yan!i十,旧作弥多罗尼,善见比丘Sudars/ana十一,旧作善现,自在主童子Indriyes/vara十二,旧作释天主,具足优婆夷Prabhn^ta%十三,旧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a%n十四,旧作甘露顶,法宝髻长者Ratnacn^d!a-dharmas/res!t!hin十五,旧作法宝周罗,普眼长者Samantanetra十六,旧作普眼妙香,无厌足王Anala十七,旧作满足,大光王Maha%prabha十八,不动优婆夷Acala’十九,遍行外道Sarvaga%min二十,旧作随顺一切众生,鬻香长者Utpalabhn^tiga%m%dhika二十一,旧作青莲华香,婆施罗船师Vairocana二十二,旧作自在,无上胜长者Jayottama二十三,师子频申比丘尼Sim%havikri^d!ita%二十四,旧作狮子奋迅,婆须蜜女Vasumitra%二十五,鞞瑟氏罗居士Vesa%hila二十六,旧作安住,观自在菩萨Avalakites/vara二十七,旧作观世音,正趣菩萨Ananyaga%min二十八,大天神Maha%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a%vara%三十,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旧作婆娑婆陀,普德净光夜神Samantagambhi^ras/rivimalaprabha%三十二,旧作甚深妙德离垢无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a%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a%n!ojah!s/ri三十四,旧作妙德救护众生,寂静音海夜神Pras/a%ntaru%tasa%garavati三十五,守护一切众生夜神Sarvanagaraksa%sam%bhavatejah!s/ri三十六,旧作妙德守护诸城,开敷树花夜神Sarvavr!ksaprapha%llanasukham%sam%va%sa%三十七,大愿精进夜神Sarvajagadraks!a%pran!idha%navn^ryaprabha%三十八,旧作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妙德圆满夜神Sutejoman!d!alaratis/ri三十九,瞿婆释种女Gopa%四十,旧作瞿夷,摩耶佛母Ma%ya%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a%bha四十二,遍友童子师Vis/va%mitra四十三,众艺童子Silpa%bhijn^a四十四,贤胜优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坚固解脱长者Mukta%sa%ra四十六,妙月长者Sucandra四十七,无胜军长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静婆罗门S/ivara%gra四十九,旧作尸毗最胜,德生童子S/risam%bhava五十,弥勒菩萨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萨Man^jus/ri五十二,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与德生童子对论者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识之下,积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当分之修行)与胜进分(为进上位之修行)之二,则合为一百一十。故经文云:「一百一十知识。」探玄记二十曰:「此是总括前后知识,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分,故有百一十也。」
五十五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五十五圣。(参见:五十三知识)
(名数)又名五十五圣。(参见:五十三知识)
五八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为大圆镜智。
【佛学常见辞汇】
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
(术语)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为大圆镜智。
【佛学常见辞汇】
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
五同缘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唯识修道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为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觉)间,重修习妙观以断馀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證理之位,即无学道也。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见唯识论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开十信位,则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终,开等觉,则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开合不同耳。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为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觉)间,重修习妙观以断馀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證理之位,即无学道也。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见唯识论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开十信位,则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终,开等觉,则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开合不同耳。
五法事理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参见:五法)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参见:五法)
五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法有种种。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一、相,即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三、分别,即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自缘其所变境,三者皆属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观法性,属于无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与无情,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是为分别。第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是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是为如如。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三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别虚妄之念也。谓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别心;认假名为自己,执幻相为本身,则有心、心数法,种种攀缘,是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数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变不异,真如之理也。谓由前正智,观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无,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发;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为如如也。
(杂语)五法有种种。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一、相,即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三、分别,即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自缘其所变境,三者皆属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观法性,属于无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与无情,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是为分别。第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是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是为如如。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三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别虚妄之念也。谓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别心;认假名为自己,执幻相为本身,则有心、心数法,种种攀缘,是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数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变不异,真如之理也。谓由前正智,观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无,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发;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为如如也。
五重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参见: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唯识观)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所修的观行,从浅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第二重是舍滥留纯,即舍除杂滥的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内识。第三重是摄末归本,即从见相二分的枝末作用上,摄归自證分的本体。第四重是隐劣显胜,即隐心所的劣,而显心王的胜。第五重是遣相證性,即遣差别的事相,而證无差别的理性,也可以说,遣去一切法相,證入一切法性,名遣相證性。又此五重唯识观,即为五种相对:第一重遣虚存实,为空有相对,要遣空而存有。第二重舍滥留纯,为心境相对,要舍境而留心。第三重摄末归本,为体用相对,要摄用而归体。第四重隐劣显胜,为王所相对,要隐所而显王。第五重遣相證性,为事理相对,要遣事而證理。前四属唯识相,后一属唯识性。
五 ┌1遣虚存实(空有相对,遣空存有)┐
重 │2舍滥留纯(心境相对,舍境留心)├唯识相
唯─┤3摄末归本(体用相对,摄用归体)│
识 │4隐劣显胜(王所相对,隐所显王)┘
观 └5遣相證性(事理相对,遣事證理)──唯识性
【佛学次第统编】
观门次第,从粗至细,总有五重:
一、遣虚存实识 谓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若尔何故得言唯识?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二、舍滥留纯识 谓虽观事理,皆不离识。于此内识,有境有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
三、摄末归本识 谓见相二分,俱依识有。若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是故摄末归本,名曰唯识。
四、隐劣显胜识 谓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以心王胜而心所劣。隐劣显胜,名为唯识。
五、遣相證性识 谓识言所表,具有事理。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證。
(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参见: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唯识观)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所修的观行,从浅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第二重是舍滥留纯,即舍除杂滥的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内识。第三重是摄末归本,即从见相二分的枝末作用上,摄归自證分的本体。第四重是隐劣显胜,即隐心所的劣,而显心王的胜。第五重是遣相證性,即遣差别的事相,而證无差别的理性,也可以说,遣去一切法相,證入一切法性,名遣相證性。又此五重唯识观,即为五种相对:第一重遣虚存实,为空有相对,要遣空而存有。第二重舍滥留纯,为心境相对,要舍境而留心。第三重摄末归本,为体用相对,要摄用而归体。第四重隐劣显胜,为王所相对,要隐所而显王。第五重遣相證性,为事理相对,要遣事而證理。前四属唯识相,后一属唯识性。
五 ┌1遣虚存实(空有相对,遣空存有)┐
重 │2舍滥留纯(心境相对,舍境留心)├唯识相
唯─┤3摄末归本(体用相对,摄用归体)│
识 │4隐劣显胜(王所相对,隐所显王)┘
观 └5遣相證性(事理相对,遣事證理)──唯识性
【佛学次第统编】
观门次第,从粗至细,总有五重:
一、遣虚存实识 谓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若尔何故得言唯识?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二、舍滥留纯识 谓虽观事理,皆不离识。于此内识,有境有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
三、摄末归本识 谓见相二分,俱依识有。若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是故摄末归本,名曰唯识。
四、隐劣显胜识 谓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以心王胜而心所劣。隐劣显胜,名为唯识。
五、遣相證性识 谓识言所表,具有事理。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證。
五后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五俱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
五种唯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字部五种唯识)
(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字部五种唯识)
五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六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术语)(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六识十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内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境之对。与心识同。
(术语)外境之对。与心识同。
心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馀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馀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心为之王。心有多名,义异体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识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义云何,如论中言,集起故名心。
二、意 意之义云何,如论中言,思量故名意。
三、识 识之义云何,如论中言,了别故名识。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馀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馀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心为之王。心有多名,义异体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识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义云何,如论中言,集起故名心。
二、意 意之义云何,如论中言,思量故名意。
三、识 识之义云何,如论中言,了别故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