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八义證有本识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第八识是出生一切善恶诸法之根本,故名本识。今论以此八义,證第八识之相也。
〔一、依止执受〕,谓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是名依止执受。
〔二、最初生起〕,谓此识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磁石吸铁,是名最初生起。(磁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
〔三、有明了性〕,谓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是名有明了性。(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四、有种子性〕,谓此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令不散失,是名有种子性。
〔五、业用差别〕,谓此识随染缘,而造恶业。随净缘,而造善业。差别不同,是名业用差别。
〔六、身受差别〕,身以积聚为义,谓此能含藏一切诸法,故名为身,由能领受第七末那识染净之缘所熏,而于善恶诸法不相混滥,是名身受差别。(梵语末那,华言意。)
〔七、处无心定〕,谓入无想定或灭尽定,虽受想心灭,出入息断,而此识不灭,是名处无心定。(无心定者,即无想天定也。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身證此定,即阿罗汉所證之定也。)
〔八、命终时识〕,谓命将终时,冷触渐起,唯有此识,能执持身。此识若舍,四大分散,是名命终时识。(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九缘生识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并宗镜录)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八识为众识之根本,含诸法之种子,依第七识而能转托五根识而为相也。由是而知,识藉缘生,缘因识有,更互为依,递相倚托,而有多少不同,故言九缘生识也。(相分者,相即形相,分谓分齐。谓世间种种色像境界,凡有名相者,皆是第八识之相分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一、明缘〕,明者,日月之光,能显诸色相也。谓眼因明而见,无明则不能发于眼识,故明为眼识之缘也。
〔二、空缘〕,空者,荡然无碍,而能显诸色相也。谓眼以空而能见,耳以空而能闻,无空则不能发眼、耳之识,故空为眼识、耳识之缘也。
〔三、根缘〕,根者,眼耳鼻舌身五根也。谓眼识依眼根而能见,耳识依耳根而能闻,鼻识依鼻根而能嗅,舌识依舌根而能尝,身识依身根而能觉。若无五根,则五识无所依。故五根为五识之缘也。
〔四、境缘〕,境者,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也。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种尘境作对,则五识无由能发,故境为五识之缘也。(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
〔五、作意缘〕,作意者,即心所法,有警察之义。谓如眼初对色时,便能觉察,引领趣境,使第六识即起分别善恶之念。及耳鼻舌身初对境时,亦能如是觉察、引领,是以遍行一切识境,皆由作意,故作意为眼等六识之缘也。(心所者,受想行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六、根本依缘〕,根本即第八阿赖耶识,依即倚托也。谓第八识是诸识之根本。眼等六识依第八识相分而得生。第八识相分托眼等六识而得起,故根本依为六识及第八识之缘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七、染净依缘〕,染净依者,即第七末那识也。谓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也。谓眼耳等六识,于色声等六尘境上,起诸烦恼惑业,则转此烦恼染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有漏。若六识修诸道品,白净之业,则转此道品净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无漏,故名染净依也。然此第七识亦依第八识而能转,第八识依第七识而随缘,更互为依,递相倚托。故染净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八种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也。)
〔八、分别依缘〕,分别者,即第六识也。此识能分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此识而有分别也。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分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分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分别而显,故分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也。
〔九、种子缘〕,种子即眼等八种识之种子也。谓眼识依眼根种子而能见色,耳识依耳根种子而能闻声,鼻识依鼻根种子而能闻香,舌识依舌根种子而能尝味,身识依身根种子而能觉触,意识依意根种子而能分别。第七识依染净种子而能相续,第八识依含藏种子而能出生一切诸法,以诸识各依种子而生,故种子为眼根等诸识之缘也。
能缘识相
【三藏法数】
谓眼识乃至意识,能缘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内,是名能缘识相。(眼识乃至意识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第八识缘境最广
【三藏法数】
谓此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三种境故,是名缘境最广。(种子者,一切善恶种子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也。)
第七识缘境最狭
【三藏法数】
谓此识无别体相,但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识见分而为相分,是名缘境最狭。(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分别相状也。)
第六识缘境广
【三藏法数】
谓此识能缘一切善、不善、无记三性之境,及能分别色心等一切法尘,是名缘境广也。(无记者,谓不善、不恶、无所记录也。)
色识熏习
【三藏法数】
色即眼根所对诸色,因此诸色引生眼识,名为色识。于此分别,即是第六意识,亦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色识熏习。
同行善知识
【三藏法数】
谓修观行之人,互相策发,切磋琢磨,并心齐志,如乘一船,故名同行善知识。
依智不依识
【三藏法数】
依智者,照了之心,名之为智;若依正观之智,于诸波罗蜜观察而修,则能破生死烦恼之业,必證大乘涅槃之果也。不依识者,妄想之心,名之为识。若依妄识而修,则搆集生死烦恼之业,流转无穷,众苦不息也。
散位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梦中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明了意识
【三藏法数】
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灭识多少
【三藏法数】
谓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已,兼能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而诸邪见则未能尽断,故云灭识多少也。(第六识即意识,第七识即传送识,又云执我识。染分者,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惑也。)
生识
【三藏法数】
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是为生识也。
近善知识
【三藏法数】
谓善知识常谈善法,若人亲近,则得灭除一切恶法,增长一切善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