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识取境
【佛学次第统编】
五识合离取境。
一、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
二、离中取境 眼耳二
诸识界系
【佛学次第统编】
诸识界系。
一、于八识中鼻舌二识。唯在欲界,不通上界。
二、眼、耳、身、识,唯在欲界初禅二地。
三、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后三识遍三界而有。
识等五支
【佛学次第统编】
「五种熏发」名言熏习发识等种,未必一时。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然此五种,由业熏发,必是同时,由行熏识业力种成。令五种子,一时转变,于生死位,能生自果而已。
「识等次叙」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谓本识为生异熟主故。馀四为伴,是助伴生。就彼四中,名色是总。而体性宽,馀三是别。而义用狭,就后三中六处以受等依是胜,馀二以依处生是劣,就后二中,触以能生生受是因,受以触所生是果也。或依当来生起分位,现在已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非行熏时,及实生果有其前后,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显。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也。
一切唯识
【佛学次第统编】
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
三能变识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过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此三能变,即异熟、思量、了别。
第一能变识:
一、此阿赖耶识,约当体自相言,具三藏义,即云藏识。
二、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报总主,是为异熟识。
三、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为一切种识。
四、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
五、此识所缘相分,执受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并依报世间。若于死位,此识最后舍去,若于生位,此识最先来执。
六、此识能缘见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
七、与触、作意、受、想、思、遍行五心所,恒相应起。
八、此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于三受,唯与舍受相应。
九、此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于三性,是无覆无记。
十、触等五个心所,亦如此识,惟是无覆无记性摄,亦属异熟,所缘行相,亦不可知。
十一、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谓为恒。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是谓为转。恒则非断,转则非常,非断非常,因果法尔。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喻如暴流,长时相续,而非断常。
十二、此识如水,前七转识,依此得起,犹如波浪。此识所现境界之相,能与转识作增上缘,犹如猛风。
十三、三界九地,但随夙世善恶引业所牵受生,分毫不能自作主张。
十四、此识阿赖耶名,以被第七识执为我故。迨声闻乘之第四果,缘觉乘之辟支佛果,大乘菩萨第八不动地以上等之阿罗汉位,我执永伏,尔时此识,即便先舍,不复名阿赖耶,至异熟识名。以是善恶漏无漏业,已成熟时,所招感故,直至金刚道后,圆满佛果,方得舍之。一切种识,名通于因果凡圣等位,但至成佛之后,则维持圆满无漏善种,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种子,及一分劣无漏种,皆永断故,名之为无垢净识。以其与极善无漏之慧心所恒相应故,名之为大圆镜智。此识一转,此智一发,则法界洞朗,真俗等观,普照十方尘刹中也。
第二能变识
一、此末那识依第八识转,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者谓相续生起。
二、此识即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
三、此识所缘,托第八识见分以为本质,于三境为真带质境。
四、三界有情,所以枉受轮回,不證涅槃,通以此执为本,故云通情本。
五、此识随所生处,必缘第八识之见分,妄执为我,故为非量。
六、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第八则恒而不审,第六则审而不恒。前五则不审不恒,惟此第七,于有漏位,恒审思量,非我执我,无始随逐,无时暂舍,所以有情昏迷,不能自拔。
七、此识从无始来,若未转与平等性智相应,则任运恒缘藏识见分,与四我根本烦恼相应,及馀触等遍行五心所、八种大随烦恼、别境中慧、相应,共有十八心所也。
八、前六转识,修施戒等诸善行时,由此第七念念执我,令所修善,不能忘相,故名染依。若此识转为平等性智,则前六识所修诸行,皆成无漏,名为净依。所以前六转识,呼此七识为染净依也。
九、此识由与四烦恼等相应,隐蔽真理,故是有覆。非善不善,故是无记。
十、随其所生二界九地,即系属于此界此地。
十一、此我执相应之末那,二乘无学,方得永断。菩萨八地以上,无功用行,方得永伏。那含圣者,登地菩萨,入灭尽定,亦暂伏灭。声闻初果以上,菩萨登地以上,第六意识,入二空观,真无我解,及后得智。二无漏道,若现前时,断尽分别二执种子,亦暂伏灭俱生二执现行,得与平等性智相应。
十二、四智菩提,皆是如来自受用报身所摄,而用各不同。若为地上菩萨所现他受用报身,则是平等性智之用。
第三能变识
此能变识差别有六种:谓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发。系属于六根,助六根了别。如六根之各缘一尘,故有六种识。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及行相。
前五识
一、前五识于性等三境中为性境。
二、前五识于现等之量中为现量。
三、前五识于善等三性全通。盖五识能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恶性摄;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
四、五识中除鼻舌二识,惟欲界得行外。眼耳身三识,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二禅以上,并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
五、前五识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中随二、大随八「若恶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及贪瞋痴根本之三。
六、五识能领纳顺等三境相,即与受三相应。
七、五识于胜义浮尘二种根,系净色根,谓胜义五根。依五净色根,乃发五识,此根即名增上缘依。眼识则更须空等八缘,方由生起现行。故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鼻舌身但七缘。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如波涛依水,多少无定。
八、五识中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种,离中取境。但五根对境,无缘虑用,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及五识缘境,则有自性分别,任运起贪瞋痴,然犹无有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所以不带名言,不执为外,仍名现量,同时率尔意识,亦复如是。直至寻求等流心起,方堕比非二量之中,根识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观察,乃能分之。若愚法声闻,则便难于分别,况凡外乎。
九、五识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而为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五识种子为各别亲依。
十、此五识至果位中,转为成所作智之时,犹自不能亲證真如体性。但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以观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摄,惟是后得智摄。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刚道后,异熟识空,转成大圆镜智相应之庵摩罗识,名为圆明初发。尔时庵摩罗识所持五根成无漏故,依根所发五识亦成无漏,名为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能于尽未来时,遍十方界,示现三轮不思义化,度脱一切有情生死苦轮。
第六识
一、此识于善等三性通具。
二、此识于现等三量过具,若与五识同起,率尔缘现在境,不带名言,不执为外,则属现量。若入禅定,缘禅定境,亦属现量。若入二空观智,或根本智,亲證真如,或后得智,变相观空,亦皆现量。若藉众缘而观于义,不倒不谬,如见烟知火,见角知牛等,则名比量。若颠倒推求,虚妄计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知,如无我计我,不净谓净等;又如见机疑人,见绳疑蛇等;又如翳睹空华,捏观二月等;皆名非量。
三、六识最明利,故能通缘三境。
四、三界轮转之时最易。
五、此第六识心与五十一心所皆得相应,随其所起,或多或少,初无一定,故须临时别配,具如唯识论中诸门分别也。
六、此第六识心,或时与信等相连,则为善性。或时与根随烦恼相连,则为恶性。或时不与善恶相连,但与遍行别境等相连,则便为无记性。故三性恒转易也。或缘欲界,或缘色界,或复缘无色界,故三界恒转易也。或时喜受,或时乐受,或时忧受,或时苦受,或时不苦不乐名为舍受,故五受恒转易也。
七、六识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为前六识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六识种子,为别亲依。
八、身语二业,皆由此第六识方能动发。由第六识与发业惑相应,能造善恶引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由第六识与润生惑相应,能造善恶满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别报。所招总报,名真异熟;所招别报,名异熟生。若总若别,苦乐万状,皆第六识造业所牵感也。
九、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缺,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生无想天。二、入无想定。三、入灭尽定。四、极重睡眠。五、极重闷绝。
十、由资粮加行位中,用有漏闻思修慧,渐伏我法二执现行,亦复助熏无漏智种,令其渐渐成熟。故至初欢喜地,顿断分别我法二执种子,得与妙观察智相应。然其俱生我法二执之现行缠绕,及随眠种子,尚自未断,犹须数数修习之力,乃能伏断。第七地后,俱生我执永伏,虽有俱生微细法执,或时现起而非有漏,故能观察诸法,圆满明净,普照大千世界,机缘随应,说法化度。
三能变相,是八识自證分所变相见二分也。相见俱依自證而起,自證分是相见二分所依。
诸识转变
【佛学次第统编】
问:「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答:「八心王、五十一心所之诸识转变,即诸心心所之自證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所变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相分,名所分别。离此见相二分,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是故一切无不唯识。谓心王有八,即自体唯识。心所有五十一,即相应唯识。色法十一,即所变影像唯识。不相应行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识。无为有六,即实性唯识也。」
唯识实性
【佛学次第统编】
远离我法二执,二空妙智所显圆成实性,即诸法之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净,常如其性故,即唯识之实性也。
转识成智(二)
【佛学次第统编】
教乘法数云:「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相宗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移。」约自行化他说也。六即见思,七乃尘沙,即自行先破,眼耳鼻舌身为五识。第八无明识,自行三惑既尽,复起化他之用,故云果上移也。
识(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一识 成实论谓众生唯一识。
密宗立一识 谓中台大日尊法界体性智。
二识 阿赖耶、分别事。
三识 真、现、分别事。
五识 业、转、现、知、相续。
五识 或名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六识 五识、加意识。
七识 第七末那识。
八识 六识加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识。
九识 八识加第九庵摩罗识。
十识 八识加第九一切一心识(又名多一识)第十一一心识。(又名一切一心识。)
十一识 身、身者、受者、应受、正受、世数、处、言说、自他差别、善恶两道差别。
无量识 密宗立心识实无量也。
三能变识 异熟、思量、了别。
六识十名 六识乃至分段死识等。
七识十名 七识、乃至智障识等。
八识十名 八识、乃至一切种智识等。
八识种种名 略。
本识转识 略。
意识四种 独头、五同缘、五俱、五后。
五种意识 定中、散位、梦中之三独头、明了、乱。
赖耶三境 种子、五根、器界。
赖耶三位 我爱执藏、现行善恶业果相续、执持。
赖耶三相 自、果因。(即藏、异熟、种子。)
三藏 能、所、执。
八识所依所缘 略。
诸识俱有所依 略。
五识俱有所依四 同境、分别、染净、根本。
眼识九缘生 空乃至能生种子。
耳识八缘生 同眼识除明。
鼻舌身识七缘生 同耳识除空。
第六识五缘生 根、境、作、意、根本第八、能生种子。
第七八识四缘生 俱有依、所缘、作意、能生种子。
五识离合取境 鼻、舌、身、合,眼、耳、离。
识大形色 略。
二分──识二分
【三藏法数】
(出摄大乘论释)
论云:于六识中,一分成相,一分成见,故名识二分。
〔一、相分〕,谓于眼等六识,各各变异,成色等种种诸相,是名相分。(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见分〕,谓眼等六识,各能了别诸尘境界,是名见分。
三识缘境广狭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并瑜伽师地论)
〔一、第八识缘境最广〕,谓此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三种境故,是名缘境最广。(种子者,一切善恶种子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也。)
〔二、第七识缘境最狭〕,谓此识无别体相,但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识见分而为相分,是名缘境最狭。(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分别相状也。)
〔三、第六识缘境广〕,谓此识能缘一切善、不善、无记三性之境,及能分别色心等一切法尘,是名缘境广也。(无记者,谓不善、不恶、无所记录也。)
四种意识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四种意识,不出三境: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以无境可对,是名独影境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一、定中独头意识〕,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境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
〔二、散位独头意识〕,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三、梦中独头意识〕,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四、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四相──识境四相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论)
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著取相,故名识境四相。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若即若离者,谓计即阴是我,离阴是我也。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五阴也。)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馀道,是名人相。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色受想行识众共而生此身,是名众生相。
〔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寿命,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一期者,谓从生至死也。)
六义──种子识六义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
〔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
〔二、果俱有义〕,果即识与根也。谓识与根同时俱起,以成力用也。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随即同缘。耳根照声境时,耳识随即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为果俱有义。
〔三、恒随转义〕,谓诸识起时,种子随转。如眼根照境时,眼识种子随即相续,无有间隔。耳鼻舌身意等诸识,各各起时,亦复如是,恒随相续,是为恒随转义。
〔四、性决定义〕,谓诸识各各所缘善恶无记三性,无有间杂也。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不能成善法。如缘善境,则成善法,不能成恶法。若缘无记,则不能成善恶二法。诸识起时,亦复如是,是为性决定义。(无记性,不善不恶之性也。)
〔五、待众缘义〕,谓识非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后成就。如眼识种子,须得空明根境等缘,方得显发。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亦待众缘而得成就,是为待众缘义。(空即无壅,明即光明。)
〔六、引自果义〕,谓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也。如眼根照时,眼识即缘所对实境,而不混于声香之别体。耳鼻舌身意等诸识,亦复如是,是为引自果义。
八识缘境广狭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并瑜伽师地论)
〔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等实有之声,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三、鼻识缘唯实唯量境〕,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四、舌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咸酸苦淡实有之味,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五、身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实有之触,名为性境。此识所缘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六、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
〔七、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分别思量;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能遍缘诸境,是故所缘之境最狭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所见之境相也。生诸气习者,谓我见等惑气分熏习而生也。)
〔八、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器界者,以世界如器也。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是故所缘之境最广也。(根本识,即第八藏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