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勒那识祇
【佛学大辞典】
(人名)Ratnas/ikhin,译曰宝髻。太子名。见贤愚经八。
恶知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注曰:「大士处世,犹日月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见形为知,见心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识其外形。又远众则知,近众则识。」转为师友之称。八十华严经五十八曰:「远善知识,近恶知识。」法华经譬喻品曰:「舍知识,亲近善友。」涅槃经二十二曰:「菩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
【佛学常见辞汇】
教我做恶事的坏师友。
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
【佛学常见辞汇】
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
【俗语佛源】
相识的人、友人称为「知识」,最早见于先秦诸子书。如《墨子·号令》:「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为召,勿令入里巷。」岑仲勉注云:「知识,友人也。」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合称「知识」。佛书上用「善知识」称善友、道友、良师,系译自梵语Kalyanamitra。如《华严经·十回向品》:「常乐大愿,修习菩提,依善知识,离谄曲心。」又如《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这里有个海月禅林。那和尚是个善知识。」亦省为「知识」。如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常州无锡南禅寺僧静荪,号雪舟,幼时能诗……中年遍参知识,主南禅讲席。」(李明权)
三种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外护善知识。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稳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得互相切磋策发者。三教授善知识,宣传圣言训诫我令去恶赴善者。见止观四。
十种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令住于菩提心之善知识,二令生善根之善知识,三令行诸波罗蜜之善知识,四令解说一切法之善知识,五令成熟一切众生之善知识,六令得决定辩才之善知识,七令不著一切世间之善知识,八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之善知识,九令安住于普贤行之善知识,十令入一切佛智所入之善知识。见唐华严经五十三。
五十三善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历访之善知识数也。(参见:五十三参)
善知识十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毗目仙人举十喻叹其功德:一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二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三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四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六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七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八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九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之门故。十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得满足大悲之水故。见唐华严经六十四。
善知识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魔之一。于自己所得之法,生执著悭吝之念,不能开导人者。
【三藏法数】
谓悭吝于法而为魔也。盖于一切诸法,起执著心,不能开导于他,障蔽正道,令人遂失智慧之命,是名善知识魔。
庵摩罗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辅行三之一曰:「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宗镜录五十六曰:「阿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识。」旧译家以为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谓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唯识论三举第八识之异名:「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云云((参见:阿赖耶))。以为八识之异名。是新译家之说(此识名从译为清净识观之,则为Amala而似非A^mra又非庵摩罗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九识中之第九识,亦即佛的清净识。
【三藏法数】
梵语庵摩罗,华言清净。识,翻译名义云:第八阿赖耶,若至我见永不起位,即舍赖耶之名,别受清净之称,即第九识也。(我见永不起者,谓诸惑净尽也。)
【三藏法数】
梵语庵摩罗,华言清净,又云白净无垢。此识即诸佛清净本源心体,湛若太虚,纤尘不立,非生死之所拘,非涅槃之能寂,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三藏法数】
梵语庵摩罗,华言清净识,亦云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證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纤尘不立,明同皎月,湛若太虚,是名清净识。(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无六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不以耻为耻之人。言其无眼等之六识也。
无染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妙观察智之异名。妙观察智为莲华部之主,莲华在淤泥而不染,故谓其智云无染戒。见秘藏记本。
无尘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尘为尘境,即三界之诸法。谓万法唯为阿赖耶识所作,识外无尘境也。真谛译摄论五所谓「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无尘法界」说唯理。无尘唯识说唯识。
无识身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顶经一曰:「阿婆颇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经诀云:阿之言无。婆颇那迦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是一切义成就菩萨未为五相成身观前所住之三昧也。
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汎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六识之一。(参见:六识)
【三藏法数】
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三藏法数】
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谓意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即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若断此识,即成声闻、缘觉。(五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业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情流转之根本识也。依根本无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动作之念者。起信论曰:「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然论中二样用之。一对于他之转识现识等,一对于分别事识即意识。因之前者当于阿赖耶识中之自体分,后者当于阿赖耶识全体。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
【三藏法数】
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