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1,分4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不识
相识
识者
有识
识面
识字
知识
旧识
识得
器识
不相识
才识
多识
省识
自识
《國語辭典》:不识(不識)  拼音:bù shì
1.不懂得、不明晓。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游子久不归,不识阡与陌。」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2.不认识。《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却叫许明不须同往,都到村相遇,作为不识的样子。」
《國語辭典》:相识(相識)  拼音:xiāng shì
1.彼此认识。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三国演义》第二六回:「且说关公正寻思间,忽报有人相访。及请入,却不相识。」
2.相识之人。《西游记》第一二回:「正是有缘得遇旧相识,般若还归本道场。」
《漢語大詞典》:识者(識者)
有见识的人。《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识者,谓有识之人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这一层,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
《國語辭典》:有识(有識)  拼音:yǒu shì
1.具有真知、灼见。《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有识长老莫不震动,此变之大者也。」《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2.有见识的人。《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斯有识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叹息者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3.成年。《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
4.佛教用语。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体。《义足经。卷上》:「是世乐如见梦,有识寤亦何见。」也作「众生」、「有情」。
《國語辭典》:有情  拼音:yǒu qíng
1.有情意。《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然苟日有情,孰能不怀?」《红楼梦》第六四回:「今见贾琏有情,况是姐夫将他聘嫁,有何不肯。」
2.有交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
3.有情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八。隋》:「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4.佛教用语。泛指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大乘掌珍论。卷上》:「普为饶益一切有情,正发无上菩提大愿。」也作「众生」、「有识」。
《國語辭典》:识面(識面)  拼音:shì miàn
认识、见面。《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元普道:『老夫与贤母子在何处识面?实有遗忘,伏乞详示。』」
《國語辭典》:识字(識字)  拼音:shì zì
认识字。《儒林外史》第四○回:「只是这班小孩子,一个个好模好样,也还觉得聪俊,怎得有个先生教他识字便好!」《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國語辭典》:知识(知識)  拼音:zhī shì
1.见识、学问。指所知道的事理。如:「知识丰富」、「化学是一种专门的知识。」《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
2.朋友、友人。汉。孔融 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3.交往、结识。《南齐书。卷三七。列传。虞悰》:「悰性敦实,与人知识,必相存访,亲疏皆有终始,世以此称之。」《水浒传》第七九回:「原来这闻焕章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俱备酒食迎接。」
4.瞭解。汉。刘向《列女传。卷六。齐管妾婧》:「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魏书。卷九四。阉官列传。贾粲》:「(贾粲)…世宗末,渐被知识,得充内侍。」
5.善友。指佛教教友。南朝梁。王筠〈与云僧正书〉:「外书所谓冥契神交,内典则为善友知识。」《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因此也绝戒荤膻,随僧茶饭。只多了几茎头发,却便是一个不剃头的大知识。」
《漢語大詞典》:旧识(舊識)
老相识;旧知。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 唐 元稹 《春月》诗:“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春风吹入 江 南陌,迭嶂双峯如旧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有个父亲旧识,出镇 长安 。” 鲁迅 《彷徨·伤逝》:“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
《漢語大詞典》:识得(識得)
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分類:懂得知道
《國語辭典》:器识(器識)  拼音:qì shì
气度才识。《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识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
《国语辞典》:不相识(不相识)  拼音:bù xiāng shì
互相不认识。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國語辭典》:才识(才識)  拼音:cái shì
才华器识。《三国演义》第一二○回:「皓才识明断,堪为帝王。」
《漢語大詞典》:多识(多識)
亦作“ 多志 ”。 博学广记。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礼记·缁衣:“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 孙希旦 集解:“多志,多见而识之也。”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汉书·叙传下:“寓言淫丽,託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新唐书·褚遂良传:“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 遂良 所谓多识君子哉!”
分類:多识博学
《國語辭典》:省识(省識)  拼音:xǐng shì
认识。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清。纳兰性德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词:「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分類:认识
《漢語大詞典》:自识(自識)
自己知道、认识。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二:“能参以 孔子 、 子思 、 孟子 之所言,七十二子之所问,而反质之於六经,则自识之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试案尔时人性,莫不絶异其前,入于自识,趣于我执,刚愎主己,于庸俗无所顾忌。”
自己记得。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悵然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