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一心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乾栗陀耶。十识之一。(参见:识)
(术语)梵名乾栗陀耶。十识之一。(参见:识)
一切种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识之一。即第八识之异名。又名种子识。言执持一切种子而不失之识也。(参见:识)
【佛学常见辞汇】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
(术语)八识之一。即第八识之异名。又名种子识。言执持一切种子而不失之识也。(参见:识)
【佛学常见辞汇】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
一百一十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于同处)。然结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三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后参两度。又德生与有德在同处参见,各省去一名故也。(参见:五十三知识)
(名数)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于同处)。然结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三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后参两度。又德生与有德在同处参见,各省去一名故也。(参见:五十三知识)
一团心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密教所说肉团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团,其状似莲华开合之心脏,为意识之所存者,故遂以心脏直解一团之心识也。(参见:肉团心)
(术语)与密教所说肉团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团,其状似莲华开合之心脏,为意识之所存者,故遂以心脏直解一团之心识也。(参见:肉团心)
一识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外道名。谓人身中有一心魂,常由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而攀缘外境,恰如六窗之室内畜猿猴者。行事钞下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猕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外道通游。」
(流派)外道名。谓人身中有一心魂,常由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而攀缘外境,恰如六窗之室内畜猿猴者。行事钞下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猕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外道通游。」
二十唯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唯识二十论之名。
(书名)唯识二十论之名。
二十唯识论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又名二十述记。二卷。法相宗慈恩著。释唯识二十论。
(书名)又名二十述记。二卷。法相宗慈恩著。释唯识二十论。
二十唯识顺释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异名。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异名。
二种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名数)(参见: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转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识中末那识已下之七识,为自第八识转生之识,故对于第八识而谓之七转识。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那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
(术语)八识中末那识已下之七识,为自第八识转生之识,故对于第八识而谓之七转识。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那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
七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末那识。(参见:末那识)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末那识)
【佛学次第统编】
七识者,第七识,梵名末那,译曰意,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义,了别名识,是三别义。」止观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摄论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又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又此识者,以由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也。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为意识,有何分别?彼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那即第七识,故云末那识,是持业释也。唯识论曰:「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馀识故。此名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
「七识十种异名」七识十种异名者:
一、七识 谓六后得名。
二、转识 谓根尘不会。
三、妄想识 谓不觉习气忽然念起。
四、相续识 谓无间生灭。
五、无明识 谓障理不明。
六、解识 谓反迷从正,能断四住烦恼。
七、行识 谓与涉玄途,顺理生善。
八、无畏识 谓三界生死,尽是我心,更无外法。
九、现识 谓照了分明,如镜显像。
十、智障识 法既妄起,恃智为怀,令真性不显。
(术语)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末那识。(参见:末那识)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末那识)
【佛学次第统编】
七识者,第七识,梵名末那,译曰意,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义,了别名识,是三别义。」止观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摄论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又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又此识者,以由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也。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为意识,有何分别?彼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那即第七识,故云末那识,是持业释也。唯识论曰:「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馀识故。此名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
「七识十种异名」七识十种异名者:
一、七识 谓六后得名。
二、转识 谓根尘不会。
三、妄想识 谓不觉习气忽然念起。
四、相续识 谓无间生灭。
五、无明识 谓障理不明。
六、解识 谓反迷从正,能断四住烦恼。
七、行识 谓与涉玄途,顺理生善。
八、无畏识 谓三界生死,尽是我心,更无外法。
九、现识 谓照了分明,如镜显像。
十、智障识 法既妄起,恃智为怀,令真性不显。
七识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识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馀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异想一之处,即色界初静虑三天之梵天也。身异者,以大梵天王之身与梵众之身有大小胜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众起想,以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为此诸梵众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异之处,即色界第二静虑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四、第四识住,同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处,即色界第三静虑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为乐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识住,无色界之二无边处天也。六、第六识住,无色界之识无边处天也。七、第七识住,无色界之无所有处天也。已上三天处无身形。唯有舍受想而已。然而于三界五趣中,诸恶趣有重苦受能损识,有情之心,不乐来止,故不立为识住。又色界之第四静虑,有无想天。又无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灭尽定,能灭识而不使相续,故彼二处亦不立为识住。见俱舍论八。又馀处有情之心乐来,若至于此,则不愿更出。故说名识住。于诸恶趣二善俱无,故非识住。又第四静虑心,恒欲求出。谓第四静虑有无云,福生,广果之三及无想天与五净居天之九天(萨婆多无想收于广果上座部开之)。其中初三天,凡圣同居。而诸凡夫求入无想天,诸圣者乐入五净居天或无色,若净居天之圣者,乐證圆寂。故处于识住。又非想天心识昧劣,故非识住。
【三藏法数】
(出阿毗昙论)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三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三地者,初禅、二禅、三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三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识即托母胎,遂依母息出入。及出胎后,依身而住。又若因修戒善,感报而生欲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欲界人天识住。(戒善者,五戒十善也。)
〔二、初禅天识住〕,谓于欲界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感报而生色界初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初禅天识住。
〔三、二禅天识住〕,谓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感报而生色界二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二禅天识住。(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也。)
〔四、三禅天识住〕,谓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感报而生色界三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三禅天识住。
〔五、空处天识住〕,谓既得三禅天定,犹厌身色系缚,乃转加功力,观察色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无诸色相,感报而生无色界空处天,此识即依空处而住,是为空处天识住。
〔六、识处天识住〕,谓既得空处天定,识缘虚空,定心复散乱,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定不动,感报而生无色界识处天,此识即依识处而住,是为识处天识住。
〔七、无所有处天识住〕,谓既得识处天定,此心缘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感报而生无色界无所有处天,此识即依无所有处而住,是为无所有处天识住。
(术语)(参见:识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馀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异想一之处,即色界初静虑三天之梵天也。身异者,以大梵天王之身与梵众之身有大小胜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众起想,以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为此诸梵众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异之处,即色界第二静虑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四、第四识住,同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处,即色界第三静虑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为乐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识住,无色界之二无边处天也。六、第六识住,无色界之识无边处天也。七、第七识住,无色界之无所有处天也。已上三天处无身形。唯有舍受想而已。然而于三界五趣中,诸恶趣有重苦受能损识,有情之心,不乐来止,故不立为识住。又色界之第四静虑,有无想天。又无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灭尽定,能灭识而不使相续,故彼二处亦不立为识住。见俱舍论八。又馀处有情之心乐来,若至于此,则不愿更出。故说名识住。于诸恶趣二善俱无,故非识住。又第四静虑心,恒欲求出。谓第四静虑有无云,福生,广果之三及无想天与五净居天之九天(萨婆多无想收于广果上座部开之)。其中初三天,凡圣同居。而诸凡夫求入无想天,诸圣者乐入五净居天或无色,若净居天之圣者,乐證圆寂。故处于识住。又非想天心识昧劣,故非识住。
【三藏法数】
(出阿毗昙论)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三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三地者,初禅、二禅、三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三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识即托母胎,遂依母息出入。及出胎后,依身而住。又若因修戒善,感报而生欲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欲界人天识住。(戒善者,五戒十善也。)
〔二、初禅天识住〕,谓于欲界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感报而生色界初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初禅天识住。
〔三、二禅天识住〕,谓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感报而生色界二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二禅天识住。(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也。)
〔四、三禅天识住〕,谓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感报而生色界三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三禅天识住。
〔五、空处天识住〕,谓既得三禅天定,犹厌身色系缚,乃转加功力,观察色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无诸色相,感报而生无色界空处天,此识即依空处而住,是为空处天识住。
〔六、识处天识住〕,谓既得空处天定,识缘虚空,定心复散乱,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定不动,感报而生无色界识处天,此识即依识处而住,是为识处天识住。
〔七、无所有处天识住〕,谓既得识处天定,此心缘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感报而生无色界无所有处天,此识即依无所有处而住,是为无所有处天识住。
七识十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七识末那识有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之十名。
(名数)第七识末那识有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之十名。
八九二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
(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
八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A^da%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请参见附表。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
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
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佛学次第统编】
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末那为我执,阿赖耶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识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耳。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按新旧译不同,旧曰阿梨耶,译之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又作阿剌耶,新称阿赖耶,译之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正二报之义,即由此识而立。大日经疏曰:「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又曰:「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此识有三种境:
一、种子,生一切有漏无漏现行法之种子也。
二、五根,眼、耳、鼻、舌、身根之五根也。
三、器界,山河、草木、饮食、器具等一切众生之依报也。
阿赖耶识常以此三种为所缘之境。
「八识十种异名」十种异名者:
一、八识 谓七后得名。 六、金刚智识 谓藏体无断。
二、和合识 谓真伪杂用。 七、寂灭识 谓体非寂乱。
三、藏识 谓蕴积诸法。 八、体识 谓中实非假。
四、熏变识 谓住持起发。 九、本觉识 谓藏体非迷。
五、出生识 谓凡成圣。 十、一切种智识 谓功德圆满。
又八识有诸种义。
一、心 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为积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为心。」
二、阿陀那 释曰执持。此识之力,执取维持善恶之业因,及有情之身体,使不破坏。解深密经曰:「阿陀那识甚细微,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唯识论曰:「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述记曰:「梵云阿陀那,此云执持。」
三、所知依 唯识论曰:「或名所知依,能为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四、种子识 唯识论曰:「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种子故。」述记曰:「即为诸法为种子义,前第一心是积集,积种在其中义。今此取能生诸法义,故二差别。生诸法一一之原因,谓之种子。」
五、异熟识 唯识论曰:「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
六、无垢识 唯识论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述记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
七、第八识 从末向本,数为第八。
八、现识 唯识了义灯引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
九、无没识 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十、本识 唯识了义灯曰:「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十一、宅识 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
十二、执持识 即阿陀那之译名。
十三、根本识 述记曰:「如小乘名根本识。」唯识了义灯曰:「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十四、第一识 唯识了义灯曰:「第一识,从本问末,数为第一。」
「赖耶三相」谓自相、果相、因相也。
一、自相 谓阿赖耶,此翻曰藏,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之自相。
二、果相 谓此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名异熟识,谓之果相。
三、因相 谓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种子识,谓之因相。
「赖耶三位」赖耶三位者: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 即七地以前菩萨,二乘有学,一切异生,从无始来,名阿赖耶,此云执藏,至无人执位。
二、善恶业果位 谓从无始乃至极解脱道时,乃至二乘无馀依位,名毗播迦,此云异熟,至无所知障位。
三、相续执持位 谓从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名阿陀那,此云执持。
「执非执受」于第八识所变三境,如何分别执受非执受?谓若能生觉受,有根身是执受,种子及器界是非执受。据实言之,生觉受者,唯是身根;以馀四根色香味触,不离身根,同聚一处,亦名觉受。若约安危共同,种子及有根身是执受,器界是非执受。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识。
〔六、意识〕,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證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八、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之,即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四分者,一、相分,即形相。谓此识能变现根身世界及诸法名义、相状,皆由第八识此分而生,如镜中所现之影像也。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谓此识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像也。三、自證分。自證所具之法,谓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亲證无碍,如镜之圆体,能持其明,能含众像也。四、證自證分。證,即能證之体。自證,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證分、见分、相分,皆不离此分,是第八识本体如镜之背也。梵语摩尼,华言离垢。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
(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A^da%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请参见附表。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
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
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佛学次第统编】
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末那为我执,阿赖耶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识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耳。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按新旧译不同,旧曰阿梨耶,译之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又作阿剌耶,新称阿赖耶,译之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正二报之义,即由此识而立。大日经疏曰:「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又曰:「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此识有三种境:
一、种子,生一切有漏无漏现行法之种子也。
二、五根,眼、耳、鼻、舌、身根之五根也。
三、器界,山河、草木、饮食、器具等一切众生之依报也。
阿赖耶识常以此三种为所缘之境。
「八识十种异名」十种异名者:
一、八识 谓七后得名。 六、金刚智识 谓藏体无断。
二、和合识 谓真伪杂用。 七、寂灭识 谓体非寂乱。
三、藏识 谓蕴积诸法。 八、体识 谓中实非假。
四、熏变识 谓住持起发。 九、本觉识 谓藏体非迷。
五、出生识 谓凡成圣。 十、一切种智识 谓功德圆满。
又八识有诸种义。
一、心 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为积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为心。」
二、阿陀那 释曰执持。此识之力,执取维持善恶之业因,及有情之身体,使不破坏。解深密经曰:「阿陀那识甚细微,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唯识论曰:「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述记曰:「梵云阿陀那,此云执持。」
三、所知依 唯识论曰:「或名所知依,能为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四、种子识 唯识论曰:「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种子故。」述记曰:「即为诸法为种子义,前第一心是积集,积种在其中义。今此取能生诸法义,故二差别。生诸法一一之原因,谓之种子。」
五、异熟识 唯识论曰:「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
六、无垢识 唯识论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述记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
七、第八识 从末向本,数为第八。
八、现识 唯识了义灯引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
九、无没识 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十、本识 唯识了义灯曰:「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十一、宅识 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
十二、执持识 即阿陀那之译名。
十三、根本识 述记曰:「如小乘名根本识。」唯识了义灯曰:「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十四、第一识 唯识了义灯曰:「第一识,从本问末,数为第一。」
「赖耶三相」谓自相、果相、因相也。
一、自相 谓阿赖耶,此翻曰藏,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之自相。
二、果相 谓此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名异熟识,谓之果相。
三、因相 谓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种子识,谓之因相。
「赖耶三位」赖耶三位者: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 即七地以前菩萨,二乘有学,一切异生,从无始来,名阿赖耶,此云执藏,至无人执位。
二、善恶业果位 谓从无始乃至极解脱道时,乃至二乘无馀依位,名毗播迦,此云异熟,至无所知障位。
三、相续执持位 谓从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名阿陀那,此云执持。
「执非执受」于第八识所变三境,如何分别执受非执受?谓若能生觉受,有根身是执受,种子及器界是非执受。据实言之,生觉受者,唯是身根;以馀四根色香味触,不离身根,同聚一处,亦名觉受。若约安危共同,种子及有根身是执受,器界是非执受。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识。
〔六、意识〕,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證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八、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之,即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四分者,一、相分,即形相。谓此识能变现根身世界及诸法名义、相状,皆由第八识此分而生,如镜中所现之影像也。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谓此识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像也。三、自證分。自證所具之法,谓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亲證无碍,如镜之圆体,能持其明,能含众像也。四、證自證分。證,即能證之体。自證,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證分、见分、相分,皆不离此分,是第八识本体如镜之背也。梵语摩尼,华言离垢。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