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9
典故
3
词典
172
佛典
3
其它
1
共172,分12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狱讼
听讼
讼庭
自讼
讼牒
争讼
词讼
聚讼
民讼
讼理
滞讼
讼狱
嚚讼
内讼
健讼
《國語辭典》:
狱讼(獄訟)
拼音:
yù sòng
诉讼的案件。《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于士。」《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分類:
狱讼
诉讼
讼事
讼案
《國語辭典》:
听讼(聽訟)
拼音:
tìng sòng
审理诉讼案件。《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宋史。卷三八七。列传。陈良翰》:「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分類:
听讼
理诉
诉讼
审案
《國語辭典》:
讼庭(訟庭)
拼音:
sòng tíng
审理讼案的法庭。唐。
李白
〈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诗:「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不是妾讼庭上胡支对,大人也却教我平白地说甚的?」
《漢語大詞典》:
讼堂(訟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
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元
王恽
《简寄庞云卿》
诗:“讼堂归去早,揔是钓诗钩。” 清
赵翼
《
簷曝杂记·镇安民俗
》
:“前后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则简僻可知也。”
分類:
审理
理诉
诉讼
讼案
案件
场所
《國語辭典》:
自讼(自訟)
拼音:
zì sòng
1.自责。《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2.替自己申诉、争辩。《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彊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
分類:
犹自
自己
自责
申诉
《國語辭典》:
讼牒(訟牒)
拼音:
sòng dié
诉状的旧称。《宋史。卷三一。高宗本纪八》:「乙卯,初置临安府左右厢官,分掌讼牒。」
分類:
诉状
《國語辭典》:
争讼(爭訟)
拼音:
zhēng sòng
因争执而相互控告。《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争讼,只要争小人的妻,不曾要别人的妻。」也作「诤讼」。
分類:
争讼
争论
诉讼
《國語辭典》:
词讼(詞訟)
拼音:
cí sòng
诉讼。《淮南子。时则》:「审决狱,平词讼。」《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也作「辞讼」。
分類:
诉讼
诉状
《國語辭典》:
聚讼(聚訟)
拼音:
jù sòng
众人争论,莫衷一是。《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
分類:
众说纷纭
定论
《漢語大詞典》:
民讼(民訟)
民众的诉讼事宜。
《
周礼·秋官·司寇
》
:“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於朝,然后听之。”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
》
:“民讼边备,一切废弛。”
分類:
民众
诉讼
讼事
事宜
《漢語大詞典》:
讼理(訟理)
(1).谓断案公平,无冤案。
《
汉书·循吏传序
》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颜师古 注:“讼理,言所讼见理而无冤滞也。”
(2).控诉,诉讼。
《
魏书·恩倖传·茹皓
》
:“其父因 皓 讼理旧勋,先除 兖州 阳平 太守,赐以子爵。”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或传 嵩 有田在 亳 宋 间,武人夺而有之, 嵩 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成仙
》
:“辰后, 成 往访 周 ,始知入城讼理。”
分類:
控诉
断案
诉讼
公平
冤案
《國語辭典》:
滞讼(滯訟)
拼音:
zhì sòng
积压的讼案。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不决者。」也称为「滞狱」。
分類:
积压
讼案
《漢語大詞典》:
讼狱(訟獄)
诉讼。
《
管子·小匡
》
:“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 临川 黄崖 宰是邑,谓此钱出於讼狱之人,恐惹词诉。” 清
赵翼
《偶书所见》
诗:“小则滋讼狱,大则兴甲胄。” 徐特立
《加紧农村工作是战胜之最大保证》
:“讼狱不平,对于政治是很有影响的。”
分類:
诉讼
《國語辭典》:
嚚讼(嚚訟)
拼音:
yín sòng
不忠信而好争讼。《书经。尧典》:「吁!嚚讼可乎?」宋。
陆游
夔州劝农文
:「继自今,不纵掊克,不长嚚讼,不伤尔力,不夺尔时。」
分類:
奸诈
争讼
《漢語大詞典》:
内讼(内訟)
内心自责。
《论语·公冶长》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讼,犹责也。言人有过,莫能自责。”
《
晋书·蔡谟传
》
:“且归罪有司,内讼思愆。若遂致之于理,情所未忍。” 宋
王安石
《感事》
诗:“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 谢觉哉
《姜梦周同志传》
四:“这就是 梦周 同志的品质--最优秀的共产党人品质,如果说别人的好,是‘勉强而行之’(经过内讼与自省的)或‘利而行之’(有所为),那么, 梦周 同志算得上是‘安而行之’了。”
分類:
内心
自责
何晏
《國語辭典》:
健讼(健訟)
拼音:
jiàn sòng
喜好争讼、爱打官司。《幼学琼林。卷四。讼狱类》:「好讼曰健讼。」
分類:
后人
好打
打官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