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9
典故
3
词典
172
佛典
3
其它
1
共179,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出讼
雠讼
枉讼
僮讼
讼逮
讼府
讼棍
讼枉
讼阋
讼直
讼状
造讼
战讼
簿讼
犴讼
《漢語大詞典》:
出讼(出訟)
提出诉讼。 宋
陆游
《詹朝奉墓表》
:“﹝ 徐生 ﹞有田数亩,预书券,属其友鬻之。友鬻而有其直, 徐生 出讼於有司,久不决。”
分類:
提出
出诉
诉讼
《漢語大詞典》:
雠讼(讎訟)
争讼。
《
宋史·儒林传七·程迥
》
:“积年讎讼,一语解去。”
分類:
争讼
《漢語大詞典》:
枉讼(枉訟)
冤案,错案。
《
后汉书·张禹传
》
:“ 子胥 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
分類:
冤案
《漢語大詞典》:
僮讼(僮訟)
指民事诉讼。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杨州牧表》
:“及荷总任,二燿忽周。未能塞谤生民,获免僮讼,何盛勋之足题,詎深烈之可铭乎?”
分類:
民事诉讼
《漢語大詞典》:
讼逮(訟逮)
控告、捉拿。 前蜀
杜光庭
《先锋王承璲为祖母九曜醮词》
:“或往逝有考延之舋,或幽阴有讼逮之文。”
分類:
控告
捉拿
《漢語大詞典》:
讼府(訟府)
(1).控告军府。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程器
》
:“ 傅玄 刚隘而詈臺, 孙楚 狠愎而讼府。”参阅
《
晋书·孙楚传
》
。
(2).审理讼案的官府。 清
王夫之
《
读通鉴论·五代下十六
》
:“夫国家之置守令,何为者也……岂徒以听民之讼,敛钧金束矢之入以为讼府,而启民於争乎?”
分類:
审理
控告
理讼
讼案
军府
官府
《國語辭典》:
讼棍(訟棍)
拼音:
sòng gùn
挑唆讼事,从中取利的人。《儒林外史》第四○回:「沈大年又补了一张呈子,知县大怒,说他是个刁健讼棍。」《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词讼》:「更有一种教唆讼棍,心实虎狼,迹同鬼域,原无恒业,专哄平人告状。」
分類:
唆使
打官司
从中
取利
恶棍
《漢語大詞典》:
讼枉(訟枉)
申冤,辩冤。 清
陈维嵩
《周栎园先生〈尺牍新钞〉序》
:“思刺血以陈情,念上书而讼枉。”
《漢語大詞典》:
讼阋(訟鬩)
争讼。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
:“俗儒新生,不能採综,多共辨论,至於讼鬩。” 晋
葛洪
《
抱朴子·弭讼
》
:“讼鬩秽辱,烦塞官曹。”
《
清史稿·德宗纪一
》
:“以 四川 州县民、教讼鬩,諭 魁玉 等持平讯断。”
分類:
争讼
《漢語大詞典》:
讼直(訟直)
(1).谓申辩是非曲直。
《
晋书·良吏传·鲁芝
》
:“ 芝 坐 爽 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章炳麟
《却与黄陈同宴书》
:“外人多以皮相抑之,僕诚不能不为讼直。”
(2).犹言打赢官司。 梁启超
《新民说》
八:“故常有诉讼之先,声言他日讼直所得之利益,悉以充慈善事业之用者。”
分類:
申辩
是非曲直
官司
《漢語大詞典》:
讼状(訟狀)
诉状。 清
焦循
《送吴生序》
:“余见寻常讼事,官委之幕友,幕友惟凭讼状之辞。其辞当理,则以为是;其辞朴拙有罅隙,则指驳以为非。”
分類:
讼状
诉状
《漢語大詞典》:
造讼(造訟)
兴讼,挑起诉讼。 宋
张世南
《
游宦纪闻
》
卷七:“田主有 曹 姓者,已鬻而造讼,有司已察而斥之。”
分類:
起诉
诉讼
《漢語大詞典》:
战讼(戰訟)
犹争论。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
诗之四:“蹁躚场屋士,战讼争纷紜。”
分類:
争论
《漢語大詞典》:
簿讼(簿訟)
审理诉讼案件。 明
李东阳
《寄题谢宝庆逸老堂得乞字》
:“晨兴必簿讼,夜坐犹佩韍。”
分類:
审理
理诉
诉讼
讼案
案件
《漢語大詞典》:
犴讼(犴訟)
狱讼。 南朝 梁
江淹
《遣大使巡诏》
:“若其采野不闢,犴讼有亏,妨氓利害,扰黷政经者,具以奏闻。”
分類:
狱讼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