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16,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页
论鼓
论藏
论议
论议经
敌论者
数论
数论外道
诤论
求那摩帝随相论
兴禅护国论
器朴论
遗教经论
据胜为论
据实通论
佛类词典(续上)
论场论鼓
论藏
论议
论议经
敌论者
数论
数论外道
诤论
求那摩帝随相论
兴禅护国论
器朴论
遗教经论
据胜为论
据实通论
论场
【佛学大辞典】
(杂名)法华最胜等论议之场处也。
(杂名)法华最胜等论议之场处也。
论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论场之大鼓也,欲论议者鸣之而集众也。三论玄义曰:「提婆菩萨,震论鼓于王庭,九十六师一时云集。」
(物名)论场之大鼓也,欲论议者鸣之而集众也。三论玄义曰:「提婆菩萨,震论鼓于王庭,九十六师一时云集。」
论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藏之一。十二部经中有曰优婆提舍者,译曰论议经。是佛自问答决择法相者。佛弟子及灭后诸菩萨等准之而聚集解释经义,论辨法相者,名为阿毗达磨藏,三藏之第三。盖阿毗达磨藏者,弟子之优婆提舍也。因为论藏。阿毗达磨有四名。优婆提舍,其一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之一。(参见:三藏)
【三藏法数】
论藏者,即如来所说阿毗昙等论,及佛弟子所造诸论也。(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
【三藏法数】
论藏者,即阿毗昙等论是也。(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谓圣人分别法义不可比也。)
【三藏法数】
论藏者,即大智度论、十地经等论。是也。
(术语)三藏之一。十二部经中有曰优婆提舍者,译曰论议经。是佛自问答决择法相者。佛弟子及灭后诸菩萨等准之而聚集解释经义,论辨法相者,名为阿毗达磨藏,三藏之第三。盖阿毗达磨藏者,弟子之优婆提舍也。因为论藏。阿毗达磨有四名。优婆提舍,其一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之一。(参见:三藏)
【三藏法数】
论藏者,即如来所说阿毗昙等论,及佛弟子所造诸论也。(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
【三藏法数】
论藏者,即阿毗昙等论是也。(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谓圣人分别法义不可比也。)
【三藏法数】
论藏者,即大智度论、十地经等论。是也。
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Tripit!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u%trapit!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t!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槃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参见:三字部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又云善治。谓能治众生之恶,如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故名律也。
〔三、阿毗达磨藏〕,梵语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华言论。论者,论议也。瑜伽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论也。(梵语瑜伽,华言相应。)
(术语)Tripit!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u%trapit!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t!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槃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参见:三字部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又云善治。谓能治众生之恶,如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故名律也。
〔三、阿毗达磨藏〕,梵语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华言论。论者,论议也。瑜伽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论也。(梵语瑜伽,华言相应。)
论议
【佛学大辞典】
(术语)问答而分别诸法也。涅槃经三十六曰:「乐论议者处五净居。」宋楞伽经一曰:「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术语)问答而分别诸法也。涅槃经三十六曰:「乐论议者处五净居。」宋楞伽经一曰:「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论议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为论议经。智度论三十三曰:「论议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又复广说诸义,如佛说四谛。何等是四?所谓四圣谛。何等是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谛。是为论议。」
(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为论议经。智度论三十三曰:「论议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又复广说诸义,如佛说四谛。何等是四?所谓四圣谛。何等是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谛。是为论议。」
敌论者
【佛学大辞典】
(杂名)因明之对论法,以三支建立自宗者,谓之立论者,为立论者之所对者,谓之敌论者。
(杂名)因明之对论法,以三支建立自宗者,谓之立论者,为立论者之所对者,谓之敌论者。
数论
【佛学大辞典】
(流派)萨婆多部之诸论也。彼之部宗为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谓之数论。大部补注十一曰:「诸文或云数人,又云数论,即萨婆多论师也。涅槃疏云:数人宗萨婆多,纯明无我,破诸外道。」又迦毗罗仙所造之论,亦称为数论。即金七十论是也。(参见:数论外道)
(流派)萨婆多部之诸论也。彼之部宗为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谓之数论。大部补注十一曰:「诸文或云数人,又云数论,即萨婆多论师也。涅槃疏云:数人宗萨婆多,纯明无我,破诸外道。」又迦毗罗仙所造之论,亦称为数论。即金七十论是也。(参见:数论外道)
数论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祛Sa%m%khya%,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祛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祛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祛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祛Sa%m%khya%,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祛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祛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祛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诤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张我见而互诤也。宝积经九十二偈曰:「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
【三藏法数】
诤,止也。谓以言论互止其失也。或因诸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相讥毁而起,或因有无等见彼此执著而起,皆由未离欲界贪瞋痴惑,坚执缚著;更相发忿,而起斗诤,兴种种论,故名诤论。
(术语)张我见而互诤也。宝积经九十二偈曰:「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
【三藏法数】
诤,止也。谓以言论互止其失也。或因诸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相讥毁而起,或因有无等见彼此执著而起,皆由未离欲界贪瞋痴惑,坚执缚著;更相发忿,而起斗诤,兴种种论,故名诤论。
求那摩帝随相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随相论之异名。
(书名)随相论之异名。
兴禅护国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日本荣西著。一论十门中之第二,有镇护国家门。示兴禅之本意在此,以为题名。
(书名)三卷,日本荣西著。一论十门中之第二,有镇护国家门。示兴禅之本意在此,以为题名。
器朴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日本托阿述。叙述时宗之义者。有十五门。
(书名)三卷,日本托阿述。叙述时宗之义者。有十五门。
遗教经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以七分解释之,建立菩萨所修之所法,依此论释,则遗教经为大乘部也。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以七分解释之,建立菩萨所修之所法,依此论释,则遗教经为大乘部也。
据胜为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论事实,谓之据实通论,就其中之多者胜者而论,谓之据胜为论。如色之名,据实通论,则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悉为色。独于眼根所对之境,与以色之名,则据胜为论也。天台戒疏一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言心地。」
(术语)通论事实,谓之据实通论,就其中之多者胜者而论,谓之据胜为论。如色之名,据实通论,则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悉为色。独于眼根所对之境,与以色之名,则据胜为论也。天台戒疏一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言心地。」
据实通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据胜为论)。
(术语)(参见:据胜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