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16,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页
回诤论
迦旃延论议第一
律五论
施设论
政论经
起信论
起信论义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裂网疏
起信论直解
起信论疏会阅
起信论科注
起信论三疏
俱舍论
佛类词典(续上)
韦陀论师回诤论
迦旃延论议第一
律五论
施设论
政论经
起信论
起信论义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裂网疏
起信论直解
起信论疏会阅
起信论科注
起信论三疏
俱舍论
韦陀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奉事梵天,受持围陀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流派)奉事梵天,受持围陀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回诤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造,后魏毗目智仙等译。先述外道一切法无体,言语亦无体,如何能遮遣一切法之难。次述正义。一切法者因缘生,言语亦因缘生,同为无体,如以幻人还遮幻人。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造,后魏毗目智仙等译。先述外道一切法无体,言语亦无体,如何能遮遣一切法之难。次述正义。一切法者因缘生,言语亦因缘生,同为无体,如以幻人还遮幻人。
迦旃延论议第一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摩诃迦旃延)
(杂语)(参见:摩诃迦旃延)
律五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是也。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是也。
施设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赵宋法护译,问答世间出世间之诸法及神通变化等之事者。
(书名)三卷,赵宋法护译,问答世间出世间之诸法及神通变化等之事者。
政论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之略名。
(经名)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之略名。
起信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乘起信论之略名。马鸣菩萨作,有二译:一梁真谛译一卷,二唐实叉难陀译二卷。为使起正信,说大乘之极理者。
(书名)大乘起信论之略名。马鸣菩萨作,有二译:一梁真谛译一卷,二唐实叉难陀译二卷。为使起正信,说大乘之极理者。
起信论义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七卷,附别记一卷,唐释法藏撰。据清杨文会言:藏内贤首疏五卷,圭峰删削颇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内典于日本,内有起信论义记,仍不免为日本僧徒割裂之病。求之数年复获藏公原文,雠校再三,重加排定,并刊别记,以成完璧。日本南条文雄与余友善,此记赖以得之。云云。
(书名)七卷,附别记一卷,唐释法藏撰。据清杨文会言:藏内贤首疏五卷,圭峰删削颇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内典于日本,内有起信论义记,仍不免为日本僧徒割裂之病。求之数年复获藏公原文,雠校再三,重加排定,并刊别记,以成完璧。日本南条文雄与余友善,此记赖以得之。云云。
起信论疏笔削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卷。宋子璿,解宗密之注疏者。
(书名)二十卷。宋子璿,解宗密之注疏者。
起信论裂网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卷,明释智旭述。其自序曰:「此大乘起信论,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谛译,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但旧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专,敬以阄决于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殚一隙微明,剖尽两宗迷执,名之为裂网疏云。」
(书名)六卷,明释智旭述。其自序曰:「此大乘起信论,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谛译,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但旧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专,敬以阄决于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殚一隙微明,剖尽两宗迷执,名之为裂网疏云。」
起信论直解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明释德清直解。其自序曰:「贤首旧疏,科释最为精详。加之记文浩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余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略疏。业已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中略)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
(书名)二卷,明释德清直解。其自序曰:「贤首旧疏,科释最为精详。加之记文浩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余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略疏。业已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中略)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
起信论疏会阅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清释绩法编。戴京曾叙曰:「慈云伯亭法师者,疏十经,注五教,洵贤家之标指也。与余为方外交,因请其会通,不暮年而纂成。余阅之,见其宜分宜属,根枝不紊。或合或离,函盖相投。云云。」案此书卷首列名,唐西京沙门法藏述疏,终南草堂沙门宗密录注,宋秀州长水沙门子璿修记,清钱塘慈云沙门续法会编,顺天府府丞戴京曾阅定。义记未至中国前,此书为最善。
(书名)十卷,清释绩法编。戴京曾叙曰:「慈云伯亭法师者,疏十经,注五教,洵贤家之标指也。与余为方外交,因请其会通,不暮年而纂成。余阅之,见其宜分宜属,根枝不紊。或合或离,函盖相投。云云。」案此书卷首列名,唐西京沙门法藏述疏,终南草堂沙门宗密录注,宋秀州长水沙门子璿修记,清钱塘慈云沙门续法会编,顺天府府丞戴京曾阅定。义记未至中国前,此书为最善。
起信论科注
【佛学大辞典】
(书名)清桂念祖注。黄家珏曾序之曰:「吾江桂伯华居士,特发大心,欲使新发意菩萨速知法要,乃取义记中科与疏记析而为二。其销文者双行夹注于逐句之下,而以小科录于其旁,科较大者出格录之。又大者别作一行,分别开列,瞭如指掌。云云。」
(书名)清桂念祖注。黄家珏曾序之曰:「吾江桂伯华居士,特发大心,欲使新发意菩萨速知法要,乃取义记中科与疏记析而为二。其销文者双行夹注于逐句之下,而以小科录于其旁,科较大者出格录之。又大者别作一行,分别开列,瞭如指掌。云云。」
起信论三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慧远义疏二卷,元晓疏二卷,法藏义记二卷,称之为起信三疏。
(书名)慧远义疏二卷,元晓疏二卷,法藏义记二卷,称之为起信三疏。
俱舍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三十卷。阿毗为对。达磨为法,俱舍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为对法论藏。有摄持与所依之二义,第一义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法藏。即对法之二字,属于彼本论,藏之一字,属于此论。第二义为彼本论乃此论之所依,故名为藏。即三字共为彼本论之名也。然则此论乃全以彼论为所依而造者。故亦全取彼之名为此论之名。在六释中,全取他名之有财释也。俱舍论一曰:「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正理论一曰:「藏或所依,犹如刀藏。」书中举说有漏无漏之诸法。最末之一卷说无我。俱舍宗所依之论也。各家之注述如下:俱舍论法宗原一卷,唐普光撰。俱舍论颂疏序记一卷,唐法盈修。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唐慧晖述。俱舍论记三十卷,唐普光述。俱舍论疏三十卷,唐法宝撰,缺卷十二。俱舍论颂释疏二十九卷,唐圆晖述。俱舍论颂疏记二十九卷,唐遁麟述。俱舍论颂疏卷三十,某补作。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三十卷。阿毗为对。达磨为法,俱舍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为对法论藏。有摄持与所依之二义,第一义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法藏。即对法之二字,属于彼本论,藏之一字,属于此论。第二义为彼本论乃此论之所依,故名为藏。即三字共为彼本论之名也。然则此论乃全以彼论为所依而造者。故亦全取彼之名为此论之名。在六释中,全取他名之有财释也。俱舍论一曰:「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正理论一曰:「藏或所依,犹如刀藏。」书中举说有漏无漏之诸法。最末之一卷说无我。俱舍宗所依之论也。各家之注述如下:俱舍论法宗原一卷,唐普光撰。俱舍论颂疏序记一卷,唐法盈修。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唐慧晖述。俱舍论记三十卷,唐普光述。俱舍论疏三十卷,唐法宝撰,缺卷十二。俱舍论颂释疏二十九卷,唐圆晖述。俱舍论颂疏记二十九卷,唐遁麟述。俱舍论颂疏卷三十,某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