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6,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论
孰论
较论
谤论
粗论
品论
论酬
论刺
论集
论律
论坐
声论
熟论
朋党论
庄论
《骈字类编》:五论(五论)
宋史陆九渊传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雠之义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因轮对遂陈五论一论雠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帝称善
《漢語大詞典》:孰论(孰論)
谓仔细辨析。庄子·盗跖:“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
分類:仔细辨析
《漢語大詞典》:较论(較論)
争论。晋书·皇甫谧传:“子议吾失宿而骇众,吾亦怪子较论而不折中也。”《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如你我这等较论,休教他买了乖儿去了。” 清 袁枚 新齐谐·佟觭角:“今日绑赴 菜市 ,我极力挣脱逃来。不料为此人拦住,心实忿忿,故与较论。”
分類:争论
《漢語大詞典》:谤论(謗論)
指斥过失的言论。 宋 孔文仲 《制科策》:“斧鉞不足以禁谤论,窜黜不足以抑烦言。”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生多受浮言,无情浅夫,或用见成言説而成谤论,便须知我前世处境亨泰,但能坐议,不察人世一切真实烦恼故。”
分類:过失言论
《漢語大詞典》:粗论(麤論)
粗略论述。 汉 徐干 中论·历数:“今麤论数家旧法,缀之於篇,庶为后之达者存损益之数云耳。”
分類:粗略论述
《漢語大詞典》:品论(品論)
评论。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语自有章句而说者乱之:“如‘ 柴 也愚, 参 也鲁, 师 也辟, 由 也喭’,此四句亦必当时有此品论。”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綉闥,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彭骏孙 《词藻》四卷,品论古人得失,欲使 苏 辛 周 柳 两派同归。”
分類:评论
《漢語大詞典》:论酬(論酬)
(1).答谢。 宋 曾巩 《谢杜相公启》:“然义未足以论酬,而言又不得以叙谢。”
(2).议论。 宋 王令 《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尝闻螾出 轩辕 丘,其长百寻围十牛,民惊臣愕争论酬。”
分類:议论答谢
《漢語大詞典》:论刺(論刺)
议论和讥刺;议论和指责。庄子·田子方:“ 仲尼 曰:‘默,汝无言!夫 文王 尽之也,而又何论刺焉!彼直以循斯须也。’” 成玄英 疏:“夫 文王 圣人,尽於妙理,汝宜寝默,不劳讥刺。”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饶 之理,小也,不足费其虑。无所论刺,故独举均赋之事,以求往復而除其惑焉。” 明 刘基 《〈王原章诗集〉序》:“诗贵自适,而好为论刺,无乃不可乎。”
《漢語大詞典》:论集(論集)
编次撰集。 汉 赵岐 《〈孟子注疏〉题辞解》:“於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 公孙丑 、 万章 之徒难疑荅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分類:编次
《漢語大詞典》:论律(論律)
讨论乐律。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达道之化者可与审乐,好音之声者不足与论律也。”
分類:讨论乐律
《漢語大詞典》:论坐(論坐)
连坐论罪。汉书·韩王信传:“上曰:‘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魏书·卢昶传》:“虽经大宥,轻重宜别, 昶 一人可以免官论坐,自餘将统以下悉听依赦復任。”
分類:连坐论罪
《漢語大詞典》:声论(聲論)
犹舆论。南齐书·刘善明传:“ 太祖 忧恐,常令 僧副 微行伺察声论。”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 萧纶 ﹞初镇 京口 ,大造器甲,既涉声论,投之於 江 。”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我比亦警此声论,每欲陈闻,则口噤心悸。”
分類:舆论
《漢語大詞典》:熟论(熟論)
了解辨别。吕氏春秋·应言:“入与不入之时,不可不熟论也。”吕氏春秋·察传:“凡闻言必熟论,其於人必验之以理。”
分類:了解辨别
《国语辞典》:朋党论(朋党论)  拼音:péng dǎng lùn
文章名。宋欧阳修撰。凡抱有同一政见而互相结合的从政者,其敌对政见者每指为「朋党」。宋朝政治每因小人起朋党之议而大兴冤狱,故欧阳修纂此文上表呈奏仁宗,希冀贤臣不被小人陷害,并且能受朝廷重用。
《漢語大詞典》:庄论(莊論)
庄重的言论;庄严的议论。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庄论法语,尚惧不聪,乌有所谓机锋者乎?”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文字中,则文言不如其俗语,庄论不如其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