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6,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究论
覈论
论友
论处
庭论
拟论
论举
论格
达论
放论
风论
论纂
边论
白论
孤论
《漢語大詞典》:究论(究論)
研究讨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鉴识:“因与诸尚书言 孙 吴 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明堂古盛典,繇祖宗来暨 神考 ,究论弗及成。今赖卿力,俾朕获继先志。” 清 吴敏树 《与篠岑论文派书》:“然弟岂区区以侍郎之言为枉,而急自明哉?惜乎不及与 功甫 究论之耳。” 章炳麟 《辨诗》:“词已失其律度,南北曲復曼衍不可究论,然叶音宜以官韵为準。”
分類:究讨讨论
《漢語大詞典》:覈论(覈論)
1.深刻的言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李贤 注:“覈,犹实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恐辞辨虽巧,难可俱通,又非所望於覈论也。”
2.深刻评议。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元年:“ 子将 者, 训 之从子 劭 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漢語大詞典》:论友(論友)
讨论问题的朋友。 李大钊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一九一九年元旦,我作《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在《国民杂志》第一卷第二号发表。论友 高承元 君不弃,著论驳之。”
《國語辭典》:论处(論處)  拼音:lùn chǔ
判定处分。如:「经过人事评审会议的讨论,拟以免职论处!」
《漢語大詞典》:庭论(庭論)
在朝廷上当众评议。庭,通“ 廷 ”。 宋 陈亮 《王珪确论如何》:“一日, 太宗 以 王珪 善人物,使之庭论诸公之才。”
《漢語大詞典》:拟论(擬論)
(1).指拟立为太子之说。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初, 文帝 与 平原侯 植 并有拟论, 文帝 曲礼事 彧 。”
(2).科学上有待证明的假设。 李四光 《跟着中国科学翻了身的地质学》:“一切科学的活动,必须在理论或拟论的指导下进行。”
《漢語大詞典》:论举(論舉)
选拔推举。论,通“ 抡 ”。《荀子·成相》:“ 天乙 汤 ,论举当,身让 卞随 、举 牟光 。”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一“论臣”:“荀子·成相篇云:‘ 天乙 汤 ,论举当。’论举即选举也。”
分類:选拔推举
《韵府拾遗 陌韵》:论格(论格)
戴复古诗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漢語大詞典》:达论(達論)
通常的议论。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夫君子而不知音乐,古之达论谓之通而蔽。”
分類:议论
《漢語大詞典》:放论(放論)
高谈阔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庄子 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聂绀弩 《从沈从文笔下看鲁迅》:“臧否人物,放论文章。”
分類:高谈阔论
《漢語大詞典》:风论(風論)
犹舆论。《晋书·刘颂传》:“凡举过弹违,将以肃风论而整世教,今举小过,清议益穨。”
分類:舆论
《漢語大詞典》:论纂(論纂)
编纂。 宋 黄庭坚 《代司马丞相进〈稽古录〉表》:“论纂皆有依凭,总而成书为稽古録。”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 孔子 ﹞既卒( 敬王 四十一年=前四七九),门人又相与辑其言行而论纂之,谓之论语。”
分類:编纂
《漢語大詞典》:边论(邊論)
(1).守边御敌的观点主张。《宋书·袁淑传》:“窃观都护之边论,属国之兵謨, 终 晁 之抗辞, 杜 耿 之言事,咸云及经之棘,犹闕上算,烛郛之敬,裁收下策。”
(2).有关边事的讨论研究。 宋 韩琦 《论时事》:“二曰念边事。今政府循故事,纔午即出,欲稍留,则恐疑众,退朝食罢,忽遽签书而出,何暇款及疆事哉?谓宜须未正方出,延此一时以专边论。”
《漢語大詞典》:白论(白論)
犹空言。《晋书·刘毅传》:“徒结白论,以为虚誉,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修?”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五年:“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徒结白论而品状相妨。” 胡三省 注:“白,素也。释素餐者以为空餐。白论,犹空言也。”
分類:空言
《漢語大詞典》:孤论(孤論)
(1).独立的见解;无人赞同的意见。《三国志·魏志·杜恕传》:“然孤论难持,犯欲难成,众怨难积,疑似难分,故累载不为明主所察。” 宋 曾巩 《人情》诗:“诗书落落成孤论,耕钓依依忆旧游。” 宋 陆游 《贺莆田陈右相启》:“方孤论而折群邪之鋭,盖一身为众正之宗。”
(2).一篇论著。《魏书·崔光传》:“ 元始 孤论,充 汉帝 之坐; 孟皇 片字,悬 魏王 之帐。”按,“孤论”指 汉 崔寔 《政论》。 寔 字 元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