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6,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论駮
论材
论行
后论
非论
伟论
外论
论法
名论
论仁
论建
论官
对论
诗论
理论
《漢語大詞典》:论駮(論駮)
见“ 论驳 ”。
《漢語大詞典》:论驳(論駁,論駮)
亦作“ 论駮 ”。
(1).辩论驳正。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餘篇。” 唐 陆贽 《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今百度伊始,六府载张,论駮是非,不可以不审;宣扬宪令,不可以不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国家倣 唐 旧制,分建三省,凡政令之失中,赏刑之非当,其在中书,则舍人得以封还,其在门下,则给事得以论驳。”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而近世诸国之学者所引申所论驳,亦皆以此为论理之中心。”
(2).评论辩驳的奏章。新唐书·齐澣传:“论驳及誥詔皆援準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
《漢語大詞典》:论材(論材)
选择人材。论,通“ 抡 ”。管子·君臣上:“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管子·君臣上:“选贤论材,而待之以法。”
《漢語大詞典》:论行(論行)
论辨人之行为。《战国策·燕策二》:“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吕氏春秋·下贤:“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其唯 子产 乎?”
分類:论行论辨
《骈字类编》:后论(后论)
韩非子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言而先赏
《國語辭典》:非论(非論)  拼音:fēi lùn
不但。如:「他非论嫉恶如仇,更富有正义感,所以大家有困难都习惯找他帮忙。」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太平广记。卷三七一。曹惠》:「轻素笑曰:『此度非论舞伎,亦当彼夫人。』」
分類:不但
《漢語大詞典》:伟论(偉論)
高明超卓的言论。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惟 鲁直 、 文潜 二诗,杰句伟论,殆为絶唱,后来难復措词矣。”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宏猷伟论,裨乎宗社。” 廖仲恺 《致郑螺生函》:“展读阁下致 中山 先生书,敬悉伟论精详,莫不感佩。”
《漢語大詞典》:外论(外論)
外界的议论。晋书·王献之传:“ 安 ( 谢安 )曰:‘外论不尔。’答曰:‘外人那得知!’”
分類:外界议论
《漢語大詞典》:论法(論法)
(1).讨论法律。 北齐 刘昼 新论·法术:“今法者则溺於古律,儒者则拘於旧礼,而不识情移法宜变改也。此可与守法而施教,不可与论法而立教。”
(2).依法处置。 元 柳贯 《元故义乌县主簿张公墓碑铭》:“比境有疑狱当讞,輒移府君就鞠,虽鉤得其情,而论法常务平允。”
(3).论说推理的法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但其多言天鬼,颇及他界,肇创论法,渐阐哲理。”
《國語辭典》:名论(名論)  拼音:míng lùn
1.有名或高明的言论。如:「古往先贤的许多名论,已成为后人处世的座右铭。」
2.名誉。《后汉书。卷六八。符融传》:「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
《韵府拾遗 真韵》:论仁(论仁)
淮南子委以财货以论其仁
《漢語大詞典》:论建(論建)
建议。后汉书·孔融传:“ 操 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 宋 叶适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歷事三世,虽未获论建,然正学尽言,未尝相时容悦。”明史·刘吉传:“至是见 孝宗 仁明,同列 徐溥 、 刘健 皆正人,而 吉 於阁臣居首,两人有论建, 吉 亦署名。”
分類:建议
《漢語大詞典》:论官(論官)
选用使任官吏。论,通“ 抡 ”。荀子·君道:“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对论(對論)
互相议论;辩论。旧唐书·刘宽夫传:“少列 陈岵 进《注维摩经》,得 濠州 刺史。 宽夫 与同列,因对论之,言 岵 因供奉僧进经以图郡牧。”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慧能 ﹞寓止廊廡间,暮夜风颺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旛动,一云风动,往復酬答,未曾契理。”
分類:议论辩论
《漢語大詞典》:诗论(詩論)
有关诗歌的评论文章或创作理论方面的著作。《诗刊》1977年第10期:“ 何其芳 同志遵循 毛主席 的文艺思想,以自己的理论研究,为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贡献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诗论’。”
《國語辭典》:理论(理論)  拼音:lǐ lùn
1.由实践中归纳或由观念推演而得到的有系统、有组织的说理或论点。
2.论事物之理,对实际或实践而言。《北史。卷四四。列传。崔亮》:「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唐。郑谷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诗:「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3.据理争论,讲理。《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若先嚷破了,反被他做了准备。不如竟到官司,与他理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心中不觉暗暗动怒;只不便同他理论。」
4.理会、注意。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三出:「如今卢府著忙,不暇理论到此事。」《英烈传》第三一回:「那周颠日日也在帐中闲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论。」
5.道理、理由。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你既是个女子,怎生不守闺门之训,这绣鞋儿却揣在郭华怀中,有何理论,从实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