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讹文(訛文)
亦作“譌文”。 讹误的文字。新唐书·儒学传序:“ 文宗 定‘五经’,鑱之石, 张参 等是正讹文,寥寥一二可纪。”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孟子:“ 文宗 时是正讹文,乃 玄度 ( 唐玄度 ),非 参 也。” 清 黄绍箕 《〈墨子间诂〉跋》:“推篆籀隶楷之迁变,以刊正譌文。” 胡朴安 《古书校读法·底本互勘》:“夫古今载籍……其已鏤版也,则互相翻刻,讹文、夺字,久已莫可究詰矣。”
分類:讹误文字
《漢語大詞典》:讹差(訛差)
讹误差错。通志·艺文一:“ 左氏 世为 楚 史,亲见官书,其讹差少,然有所讹,从文起; 公 穀 汉 之经生,惟是口传,其讹差多,然有所讹,从音起。以此辨之,了无滞碍。”
《漢語大詞典》:讹略(訛略)
(1).谓音译的讹误和省略。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闍那崛多:“本国有寺,名曰 大林 ,遂往归投,因蒙度脱,其郁波弟耶?此云常近受持者,今所谓和上,此乃 于闐 之讹略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闍那崛多:“ 闍那崛多 , 隋 言 德志 , 北贤豆 揵陀囉国 人也, 隋 言 香行国 焉。”自注:“ 贤豆 ,本音 因陀罗婆陀那 ,此云主处,谓天帝所护故也, 贤豆 之音,彼国之讹略耳。”《中国佛教·翻译名义集》:“至于 玄奘 、 义净 等新译经论中名相的音译,多和旧译不同,而 奘净 二师往往认旧译为讹略。”
(2).错误和漏略。 元 李好文 《〈太常集礼稿〉序》:“遂暨一二同志蒐罗比校,访残脱,究讹略,其不敢遽易者,亦皆论疏其下。”
《漢語大詞典》:讹变(訛變)
亦作“譌变”。 讹误变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吐京郡 治故城,即 吐军县 之故城也。胡 汉 译言,音为讹变矣。”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
分類:讹误变易
《漢語大詞典》:讹本(訛本)
亦作“譌本”。 指传抄、翻印有讹误的本子。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颜甲·冒从侄》:“ 唐 庞严 及第后,登科録讹本倒书名姓为‘ 严庞 ’。有 江 淮 举子姓 严 者,乃冒为从姪,往京謁 庞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温公所据〈梁书〉〈魏书〉有别本》:“ 温公 所据乃譌本,而注家未能举正也。”
《漢語大詞典》:灭青(滅青)
指古代用刀在竹简上削改讹误的文字。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 郑氏 谓之书刃,以灭青削槧,如 仲尼 作春秋,笔削是也。”
《漢語大詞典》:衍误(衍誤)
增衍和讹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张南山文:“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大义微恉,前人亦多未窥见,字句之衍误,则更不胜爬梳。”
分類:讹误
《国语辞典》:三豕渡河  拼音:sān shǐ dù hé
比喻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参见「三豕涉河」条。汉。蔡邕〈月令问答〉:「盖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
《国语辞典》:考信录(考信录)  拼音:kǎo xìn lù
书名。清崔述撰,三十六卷。历考各经传注解之讹误者。
《漢語大詞典》:夺误(奪誤)
抄刊古书而形成的文字脱漏或讹误。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扬州二十四桥:“按依此数之,未足二十四数,疑有夺误也。” 郭沫若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不幸 刘商 的序文抄本有夺误,脱了一个‘嫁’字,便由 朱文长 妄作聪明而把 董生 解为 董庭兰 。”
《漢語大詞典》:讹窜(訛竄)
亦作“譌窜”。 讹误杂厕。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读古浅说:“六籍裁於圣手,然 秦 火之餘,诸儒传録,岂无譌窜?”
分類:讹误
《漢語大詞典》:讹僻(訛僻)
亦作“譌僻”。 讹误。僻,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今之学士,语亦不正;古独何人,必应随其譌僻乎?”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河 东 裴景仁 又正其讹僻,删为《秦纪》十一篇。” 宋 赞宁 宋高僧传·译经篇论:“亦名全声者,则言音分明典正,此细语也;半声者,则言音不分明而讹僻,此麤语也。”
分類:讹误
《漢語大詞典》:讹异(訛異)
亦作“ 讹异 ”。 讹误差异。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第三分:“ 唐 李復言 作《续玄怪録》,亦详载此事,盖当时已为人所艷称。至 宋 ,遂稍讹异。”一本作“譌异”。 陈垣 《〈史讳举例〉序》:“第四,因避讳而生之讹异。”
《漢語大詞典》:讹佚(訛佚)
亦作“譌佚”。 讹误脱佚。 清 魏源 《说文假借释例》:“非竹简之断烂,即传写之譌佚。”
分類:讹误
《漢語大詞典》:互讹(互訛,互譌)
亦作“ 互譌 ”。谓古籍中上下两句的文字互相讹误。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上下两句互误例:“古书有上下两句平列,而传写互误其字者。诗·江汉篇:‘ 江 汉 浮浮,武夫滔滔。’ 王 氏 引之 曰:‘当作“ 江 汉 滔滔,武夫浮浮。”’……写经者‘滔滔’‘浮浮’上下互譌。”管子·侈靡“使君亲之际同索,属敬也;使人君不安者,属察也” 郭沫若 校:“‘察’与‘际’互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