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
词典
2
分类词汇
24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诈索
扎囮
赖诈
讹头
囮头
挤讹头
骗诈
磨搅讹绷
拿讹头
《漢語大詞典》:
诈索(詐索)
讹诈勒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
:“故一为牢头,便肆横作恶,诈索银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浙江办理秋瑾革命全案·本部院印发告示》
:“至派出兵队,原以戢暴安良,断不容妄拏无辜,骚扰诈索。”
分類:
讹诈
勒索
《国语辞典》:
扎囮(扎囮)
拼音:
zhá é
设圈套讹诈钱财。《野叟曝言》第一二回:「庵里造著盆堂,宰杀贼牛贼马,开场放赌,扎囮诈钱。」也作「扎诈」。
分类:
设圈套
讹诈
诈钱
钱财
《国语辞典》:
赖诈(赖诈)
拼音:
lài zhà
耍赖、讹诈。如:「你别听他赖诈。」
分类:
耍赖
讹诈
《國語辭典》:
讹头(訛頭)
拼音:
é tou
隐私、过错。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二。讹》:「京师奸宄丛集,游手成群,有谓之把棍者,有谓之拿讹头者。」《文明小史》第六回:「因他二位与黄举人有点瓜葛,就此想去起他的讹头。」也作「囮头」。
分類:
把柄
呆子
讹诈
由头
借口
《漢語大詞典》:
囮头(囮頭)
进行讹诈的由头。
《
儒林外史
》
第四一回:“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囮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駡了一场。”按,拿囮头,指抓住别人的短处进行敲诈。
分類:
讹诈
由头
抓住
短处
敲诈
《國語辭典》:
挤讹头(擠訛頭)
拼音:
jǐ é tou
找藉口进行敲诈勒索。《红楼梦》第九三回:「这是本官不知道的,并无牌票出去拿车。都是那些混帐东西在外头撒野挤讹头。」
分類:
寻事
讹诈
《漢語大詞典》:
骗诈(騙詐)
欺骗讹诈。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乌贼得名》
:“盖其腹中之墨可写伪契券,宛然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无字。故狡者专以为骗诈之谋,故謚曰贼云。”
《文明小史》
第二六回:“那有什么热心,不过哄吓骗诈,即如那位 广东 人,是著名的大滑头。”京剧
《将相和》
:“那时 相如 言道:‘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况大王乃万乘之君,岂能以骗诈行事!’”
分類:
欺骗
讹诈
《漢語大詞典》:
磨搅讹绷(磨攪訛綳)
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
儿女英雄传
》
第四回:“讲到咱们这行啊,全仗的是磨搅讹綳,涎皮赖脸,长支短欠,摸点儿赚点儿才剩的下钱呢。”
分類:
纠缠
捣乱
欺骗
讹诈
《漢語大詞典》:
拿讹头(拏訛頭)
讹诈作奸者的钱财。 明
顾炎武
《
日知录·讹
》
:“ 泰昌 元年八月,御史 张泼 言:‘京师姧宄丛集,游手成羣,有谓之把棍者,有谓之拏讹头者。’”原注:“侦知一人作姧,则尾随其后陷人於罪,从而吓诈金钱,谓之拏讹头。” 清
赵翼
《
陔馀丛考·拏讹头
》
:“伺人作奸从而吓诈取财,俗谓之拏讹头。”亦省作“ 拏讹 ”。 明 刘若愚
《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
:“而管家 娄允德 ……及心腹家人 李培 等,皆挟厚貲四散逃躲,或报应商役,或避人拏讹,或改面事人。”
分類:
讹诈
作奸
钱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