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9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深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分宜县。历官诸军审计、宗正簿、太常少卿、淮南转运判官兼淮东提点刑狱、大理少卿。宁宗立,擢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因谄事韩侂胄,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政。侂胄诛,降两官,泉州居住。有《涉斋集》。
全宋诗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有文集三十卷及《涉斋课藁》九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许纶《涉斋集》,辑为许纶《涉斋集》十八卷(按纶为及之子,集中卷二有《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可證。纶当为及之诗的编集者,《永乐大典》误署为作者,今订正)。《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许及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涉斋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三五六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兴元年进士,知袁州分宜县,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淳熙十五年,彷唐制复置拾遗、补阙之官,首以及之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除淮南运判兼淮东提刑,以不职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庆元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嘉泰二年拜参知政事。三年,知枢密院事。开禧三年,侂胄诛,降及之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有《涉斋集》。见《宋史》卷三九四本传。
许岱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十六年(1189)任大理寺丞。庆元三年(1197)任刑部郎中。
许闳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更名景迂。绍兴府会稽县(一作镇江府丹徒县)(今浙江绍兴)人。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
许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八六一
许凌,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登绍熙四年进士第。见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许开,字仲启,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淳熙十年(一一八三)又试教官科(明万历《丹徒县志》卷三)。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开禧元年(一二○五),权知临江军(《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一○三)。嘉定元年(一二○八),为江东提刑(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九)。有《志隐类稿》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四
许开,字仲启,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道二年进士。庆元五年由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除司农寺丞,仍兼实录院检讨官。开禧元年权发遣临江军,嘉定元年为江东提刑。官至中奉大夫,提举武夷冲祐观。著有《志隐类藁》、《二王帖评释》(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二九、职官七四之三七、选举二二之一五、食货六八之一○三,《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宋诗纪事》卷五三。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一作镇江府人。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
许知新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元元年(1195)任福建路提举市舶。
许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昌国人,号止斋。从杨简学。居乡宣扬孝义,绝意仕途,屡征不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7—1230 【介绍】: 金献州交河人,字道真。许安仁子。章宗明昌五年词赋进士。自左拾遗拜监察御史。南渡后,屡上章言事。忤丞,罢官。哀宗时,迁左司谏,言事稍不及昔时。未几,致仕。
中州集
古字道真承安中进士在宣宗朝以直言极谏称哀宗即位首命驿致之洛致仕授右司谏未几乞身还伊阳(閒闻公制词云安车蒲轮天子所以厚优贤之礼黄冠野服人臣所以遂归老之心其恩荣足以两全而前后不可多得有臣如此如卿几人具官道直以方气刚而大议论非世儒所到名节以古人自期擢自先朝置之諌列斥安昌窃位巳闻折槛之忠及梁冀伏辜方见埋轮之志朕即大位稔闻直声起之于田里退闻之间超之于侍从论思之地完备始终之节从容进退之间叹阳城之敢言惜其将去念孔戣之既老挽之莫留特进一阶荣跻四秩华山拂袖最是为世上之閒神武挂冠犹不负山中之相勉终晚节益介寿祺)郡守为起伊川亭道真性嗜酒老而未衰每乘舟出村落间留饮或十数日不归及溯流而上老稚奔走争为之挽舟数十里不绝其为时人爱慕如此正大七年年七十四卒前三日有书见及字已欹倾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晋之,号月湖。孝宗淳熙中进士。令建昌,守兴国,官夔路运判,兴利除弊,所至有声。擢刑部郎中。以言事论政取忤,请老乞祠,除知漳州,不赴,致仕卒。有《家帚集》。
全宋诗
许锡,字晋之,乐平(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宁宗庆元中为建昌令(清道光《建昌县志》卷五)。开禧间知兴国(清光绪《兴国州志》卷一二)。入为刑部郎中,因言事取忤,以本官致仕。有《家帚集》,已佚。事见清道光《乐平县志》卷七。
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许锡,字晋之,号月湖,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淳熙二年登第,庆元中为建昌令,开禧间知兴国军。以荐除夔路运判,入为刑部郎中,所至有声。以论政弊,言讦切忤时,请老归,有《家帚集》。见陈宓《祭三山许郎中锡文》(《复斋先生陈公文集》卷一八),道光《乐平县志》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五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许复道(一一六二~?),字从道,号鍊庵,义乌(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时年五十六。为淮西总领所干官,以通直郎致仕。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贤达传》卷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商许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元四年(1198)任大宗正丞。嘉泰二年(1202)任宗正寺丞。嘉泰四年(1204)任枢密院编修官。开禧元年(1205)任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开禧元年(1205)任吏部郎中。开禧三年(1207)任度支郎中。
许成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泰三年(1203)任潮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衡甫,一字行父,号环山。尝从朱熹、吕祖谦学。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通州教授,改海陵丞。时有旨审察,因耻于干进,杜门不出六年。宁宗嘉定初始赴调,差户部架阁,除国子录。历国子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中,官终著作郎。
全宋诗
许文蔚,字衡甫,一字行父,休宁(今属安徽)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始赴调。五年,为户部架阁,累迁国子博士。七年,除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卒于官。事见《洺水集》卷一○《许郎中墓志铭》,《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
全宋文·卷六七○六
许文蔚,字衡甫,亦曰行父,号环山,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幼贫苦学,尝从朱熹、吕祖谦游,绍熙元年第进士。嘉定元年始赴调,五年差户部架阁,除国子录。任国子博士,逾年迁太学博士,除秘书郎。七年除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八年除秘书丞。终著作郎。见《新安文献志》卷七○《许着作文蔚墓志铭》,《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8—1248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恭甫。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籍田令、太学博士。理宗即位,首陈正心为治国平天下之纲领,迁著作郎。出知潮州,训阅军兵,平息盗寇,安抚峒僚,治绩有声。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官兵部尚书,后以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有《东涧集》。
全宋诗
许应龙(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婺源尉,寻知婺源县(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三年,为汀州教授(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浙东宣抚司掾。十年,召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累迁国子丞,宗学博士。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郎兼权尚右郎官。三年,迁著作佐郎。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知潮州。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迁试吏部侍郎,侍读。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中书舍人,给事中。三年,同签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婺州(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九年卒(《宋史》卷四三),年八十一。著作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东涧集》十四卷,其中诗一卷。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许应龙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一六
许应龙(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号东涧,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五岁通经旨,嘉定元年举进士,调汀州教授。累迁籍田令、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国子丞、宗学博士。理宗即位,首陈「正心为治国平天下之纲领」,迁著作郎。丐外,知潮州,有治声。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迁国子司业,兼权直舍人院,迁国子祭酒、兼学士院权直。后试吏部侍郎,升侍读,权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迁兵部,兼中书舍人。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累辞,以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淳祐九年正月卒,年八十一。有《东涧集》。见《资政许枢密神道碑》(《庸斋集》卷六)及《宋史》卷四一九本传。
许兴裔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八六一
许兴裔,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一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盖寓居嘉兴。绍熙元年进士。嘉定中提辖建康府榷货务都茶场,后知严州,终知新州。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五,《至元嘉禾志》卷一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三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一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