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讳败推过(讳败推过)  拼音:huì bài tuī guò
隐瞒失败,推诿过错。晋。习凿齿〈司马景王引过〉:「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
《国语辞典》:讳过称善(讳过称善)  拼音:huì guò chēng shàn
隐瞒过失,称扬优点。如:「他对人一向讳过称善,因此深得人缘。」
《国语辞典》:直言勿讳(直言勿讳)  拼音:zhí yán wù huì
直说事实,毫不隐瞒避讳。《明史。卷一六四。弋谦传》:「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也作「正言不讳」。
《国语辞典》:正言不讳(正言不讳)  拼音:zhèng yán bù huì
正直敢言,无所顾忌隐讳。《楚辞。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宋。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微言高论,即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也作「直言不讳」、「直言无讳」、「直言勿讳」。
《国语辞典》:不讳之变(不讳之变)  拼音:bù huì zhī biàn
死亡。《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申屠刚》:「不讳之变,诚难其虑。」
分类:
《国语辞典》:不可讳言(不可讳言)  拼音:bù kě huì yán
直说,无需避忌的说。如:「不可讳言的,国人遵守交通规则的素养仍有待加强。」
《国语辞典》:不知忌讳(不知忌讳)  拼音:bù zhī jì huì
太过直爽,导致忽视应有的行为尺寸。《汉书。卷五○。冯唐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众辱我,独亡间处虖?』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漢語大詞典》:护讳(護諱)
庇护和隐讳。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 戎 也犯赃,则为之护讳而贷其罪。天下安得不乱哉!”金史·完颜仲德传:“ 仲德 状貌不踰常人,平生喜怒未尝妄发,闻人过,常护讳之。”
分類:庇护隐讳
《韵府拾遗 元韵》:讳奔(讳奔)
公羊传内讳奔谓之逊
《漢語大詞典》:讳蔽(諱蔽)
隐瞒掩盖。 李大钊 《青春》:“而其过崇神力,轻蔑本能,并以讳蔽科学之实际,乃其所短也。”
分類:隐瞒掩盖
《漢語大詞典》:讳兵畏刑(諱兵畏刑)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於惟祖宗,有常则兮。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益,兹不易兮。”
《國語辭典》:讳恶不悛(諱惡不悛)  拼音:huì è bù quān
隐瞒罪恶而不知悔改。《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國語辭典》:讳疾忌医(諱疾忌醫)  拼音:huì jí jì yī
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生。见《韩非子。喻老》。后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如:「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國語辭典》:讳莫如深(諱莫如深)  拼音:huì mò rú shēn
隐瞒国家重大的丑闻。语出《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后比喻隐瞒的非常严密,不为外人所知。如:「他可是讳莫如深,想从他那里套出一点口风,恐怕比登天还难!」
《漢語大詞典》:讳屈(諱屈)
谓因有所顾忌而不直书其事。屈,同“ 曲 ”。新唐书·魏謩传:“帝索起居注…… 謩 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讳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