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59 【介绍】: 宋泰州如皋人,一作海陵人,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仁宗景祐初,更定雅乐,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分造钟磬。后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教学有法,规章制度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即取其法。皇祐中,迁国子监直讲,其徒益众,礼部取士,其弟子十居四五。嘉祐初,擢天章阁待制,仍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有《周易口议》、《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全宋诗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景祐初以布衣召,授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皇祐中为国子监直讲。嘉祐元年(一○五六)充天章阁待讲。既而疾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胡先生墓表》)。谥文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八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景祐初诏求知音律者,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后教授湖州。教学有法,科条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取其法著为令。皇祐中,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迁大理寺丞。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常居十之四五。嘉祐初,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仍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嘉祐四年卒,年六十七。后世以瑗与孙复、石介合称「宋初三先生」。著有《周易口义》(存)、《洪范口义》(存)、《皇祐新乐图记》(存)等。见欧阳修《胡先生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1059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仲淹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倡立盱江书院,从学者常数百人。皇祐初,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历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力排斥释道二教,重视农业生产。有《直讲李先生文集》。
全宋诗
李觏(一○○九~一○五九),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曾举茂才异等不第,创建旴江书院(旴江在南城),教授生徒,学者称旴江先生。仁宗皇祐初,由范仲淹等荐,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四年卒,年五十一。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祐续稿》八卷。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为《旴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见《旴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三二有傅。 李觏诗,以《四部业刊》影印明左赞编《旴江集》(其中诗三卷)为底本,校以明正德十年孙甫刻本(简称孙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录得集外诗五首,编入卷末。
全宋文·卷八九二
李觏(一○○九——一○五九),字泰伯,世称旴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庆历二年举茂才异等不中,退主郡学,以教授自资,学者常数百人。皇祐初,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嘉祐三年,除通州海门主簿、太学说书。四年,权管勾太学。是年八月卒,年五十一。觏能文章,通经术,独不喜《孟子》。有集三十三卷、后集六卷,传世本为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迹见陈次公《旴江先生墓志铭》(《直讲李先生外集》卷三),《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若愚(一○五五~一一二六),俗姓马,字谷老,海盐(一作德清,今同属浙江)人。从辨才净法师学,苏轼曾称许其诗。久居龙井,三十年中多与诗人交往。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二。有《馀尘集》,已佚。事见《吴兴诗存》二集卷一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八
若愚(一○五五——一一二六),俗姓马,字谷老,海盐(今浙江海盐)人,一作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出家于湖州觉海寺,学天台于辩才净。后退居龙井。负诗名,苏轼尝称许之。赐号法鉴讲师。靖康元年九月卒,年七十二。见《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若愚,海盐马氏子。学教于辨才净法师,居龙井久之,后于湖之仙潭,欲营室以接游侣,建无量寿佛阁,诱人诵佛。来者尝数百人,三十年中,与会诸贤,没时多有瑞应。有奏愚道行者,赐号“法鉴”。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妙文蔚州孙氏子也。九岁出家十八受具。已而游学于云朔燕赵之境。二十一抵京师。依大德明和尚学圆顿教。遂陆沈于众十有一年。众请出世。始赤服升猊座。纵无碍辩若峡倒川奔。及乎閒居简默言不妄发。其涵养冲挹无欲速。不躁进大类如此。年四十八住蓟之云泉勤俭节用。老者怀其德。少者严其教。故众睦而寺治。廪有馀粟以赈饥民。蓟人称之。世祖召见顾谓侍臣曰。此福德僧也诏居宝集。自尔教乘法席益盛。性相并驱僧俗溥济。斯时海内讲席纷纷方胶锢于名相凝滞于殊途。文独大弘方等振以圆宗。使守株者融通于寂默之表。龙象蹴踏竞驾一乘。年逾八十专修念佛三昧。延祐六年预知时至诫诸弟子。高声称弥陀佛名面西趺坐。手结三昧印泊然而蜕。塔于平则门外。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妙文。蔚州孙氏子。九岁为僧。十有八畦服游学。跋涉云朔燕赵之墟。具戒。抵京师。依大德明公。学圆顿之道。尽得其旨。陆沉于众中。积年三十有二。以众劝请之殷。乃始赤服升猊。就传弘之列。其涵养冲挹。无欲速成名。不躁进求达类。如此。住持蓟之云泉。勤俭节用。老者怀其德。少者严其教。故众睦而寺治。比再稔廪有馀粟。岁荒以赈饥民。蓟人称焉。世祖闻其道。召见之。顾谓侍臣曰。福德僧也。诏居宝集。时禅学寖微。教乘益盛。性相二宗。皆以大乘并驱。海内相学之流。囿于名数。滞于殊途。蔽情执之见。惑圆顿之旨。师独大弘方等。振起圆机。使守株于文字者。有以荡涤情尘。融通寂炤。是以龙象蹴踏。竞附一乘之驾。年逾八十。倦于勤。以院事任诸弟子。退居逸老。一专念佛三昧。延祐六年坐脱。年八十三。告终之日。诫众高唱佛名。遽起加趺。结三昧印。泊然寂矣。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妙文,姓孙氏,蔚人也。九岁出家,十八受具。已而游学于云朔燕赵之境。年二十一,抵京师,依大德明学圆顿教,陆沈于众,不自表见,十有一年。众请出世,始赤服升猊座,纵无碍辩,若峡倒川奔。及乎间居简默,言不妄发,其涵养冲挹,无欲速,不躁进,大类如此。年四十八住蓟之云泉,勤俭节用,老者怀其德,少者严其教,故众睦而寺治,廪有馀粟以赈饥民,蓟人称之。世祖召见,顾谓侍臣,曰:“此福德僧也。”诏居宝集,自尔教乘法席益盛,性相并融,僧俗溥济。斯时,海内讲席纷纷,方胶锢于名相,凝滞于殊途,文独大宏方等,振以圆宗,使守株者,融通于寂默之表,龙象蹴踏,竞驾一乘。年逾八十,专脩念佛三昧。延祐六年预知时至,诫诸弟子高声称弥陀佛名,面西跌坐,手结三昧印,泊然而蜕。塔于平则门外。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妙文,姓孙氏,蔚人也。年方九龄,舍身佛寺。既冠,始抵燕京,依大德明公学圆顿之道,后居蓟之云泉寺,操行精勤,力崇俭朴。麇有馀粟,岁荒以赈饥民,蓟人德之。累主讲席,大宏方等,高唱圆宗。晚年退居逸老,专修念佛三昧。元延祐六年示疾,命弟子讽佛名,遽起趺坐,声息泊然,年八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17 【介绍】: 元僧。宁州定平人,号福元,俗姓杨。幼嗜佛书。凡六经四论一律,无不穷究。游至京都,诏居万宁寺,迁崇恩。后退隐以终。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德谦号福元。姓杨氏。宁州定平人也。幼为勤策嗜诵佛书。稍长即游秦洛汴汝。逾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习瑞应于原州忠公。受幽赞于好畤仙公。学圆觉于乾陵一公。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谦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后至京都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初诏居万宁寺。迁崇恩前后十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尝曰。畦衣之士抗于世表。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唯恬退为高尚。乃让师席与弟子。自居幽僻谢绝人事括囊一室。以明其明乐其乐。处世而遗世者也。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帝赐镃五十缗赙葬。敕有司备仪卫。幡幢音乐津送荼毗。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之南隅。世寿五十有一。腊四十有三。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德谦。宁州定平杨氏子。幼从僧读佛书。稍长。用游秦洛汴汝。咨访先德。学苾刍之道。发于是乎落矣。遂逾河而北。谒见诸大法师。所闻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诸老并以识法解义。驰声四远。师皆亲熏而炙之。跻其堂而嗜其胾。故年未逾立。已有盛名于时。后至京师。受华严圆顿之宗。于万安坛主拣公之门。拣以师博学多能。甚器重之。初以诏居万宁寺。迁大崇恩。两住大刹。前后一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溢于海隅。未尝以宠遇显荣为之志。而改其素。尝语人曰。畦衣之士抗尘世表。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可矣。尚何慕于外哉。自是屏绝人事。括囊一室。以乐其道。延祐四年正月。终于隐所。世寿五十一。僧腊四十三。宰臣以闻。敕有司备仪卫。集京畿诸寺幡盖鼓乐以送之。火后获舍利。建塔于城南。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德谦,号福元,姓杨氏,定平人也。幼而勤敏,嗜诵佛书。稍长,即游秦、洛、汴、汝,逾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习《瑞应》于原州忠公,受《幽赞》于好畤仙公,学《圆觉》于乾陵一公,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谦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后至京师,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初诏居万宁寺,迁崇恩,前后十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尝曰:“畦衣之士,抗于世表,茍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唯恬退为高,乃让席与弟子,自居幽僻,谢绝人事。括囊一室,以明其明,乐其乐,处世而遗世者也。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帝赐钱五十缗赙藏,敕有司备仪卫、幡幢、音乐送之。茶毗,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南隅,世寿五十有一,腊四十有三。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讲(1487年—?),字子学,号中川,四川潼川州遂宁县人。正德辛巳进士。嘉靖间官至山西巡抚。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三甲十六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改授广东道监察御史,七年巡按贵州。九年十一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十二年二月升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五月升山东按察使,十五年十二月升河南右布政使,十七年八月升山西左布政使。嘉靖十八年(1539年)六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二十一年二月因山西三关失事,被革职为民。卒赠兵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纳讲,字亦颐,广西柳州府融县人,民籍。广西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二百一十二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乐安人,字明甫,号养贞。万历五年进士。官御史。有《詹养贞集》。
维基
詹事讲(1539年—1593年),字明甫,号养贞,江西乐安人,同进士出身。詹事讲师从状元罗洪先。隆庆四年(1570年)中式江西乡试第十二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登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授宣城县知县。万历十一年八月,吏部考选得知县等官三十五员,俱堪任御史,授河南道御史,上封事数十,定新建伯王公(守仁)、检讨陈公、布衣胡公从祀议。按浙醝已,督学南北畿,得人称盛。会星变,力陈主德时政之失。又疏列李见罗破缅功,李得轻宥,公论壮之。官至直隶提学御史。
谭世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谭世讲(1580年—?),字学甫,号清湖,湖广承天府沔阳州军籍,明朝官员。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湖广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通政司观政,本年八月授永年知县,三十六年调嘉兴知县,本年调用。三十八年补浙江按察司照磨,四十年升大足知县,改应天府教授,四十四年补顺天府教授,四十五年京察。补江阴县教谕,四十六年升海澄知县,天启元年升都察院经历,补顺天府知事,升本府推官,四年升户部主事,五年考察。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士讲(?—17世纪),字心启,南直隶庐州府合肥县人。吴士讲是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获授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转职方司员外郎、车驾司郎中;九年外任大名知府,次年丁忧归乡。起补开封知府。李自成攻打开封,他力保城池,因此升为下川南道副使,不久因病辞官,七十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人,字丽京,一字景宣,学者称讲山先生。明贡生。入清弃举业,以医为业。康熙初,因南浔庄氏《明史》狱牵连被捕,寻得释。赴广东为僧,法名今龙,一说入山为道士。有《威凤堂文集》、《从同集》。
清诗别裁集
字丽京,浙江钱塘人。○《渔洋诗话》谓丽京晚年远游不归,或云在岭南为僧,名今龙,而朱竹垞太史谓其入武当为道士,终莫能定也。总之不知所终云。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丽京,钱塘贡生。有从同集。
武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武讲(?年—?年),字 ,山西省文水县人,毕业于山西西学专斋矿学专科,宣统三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