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参讲
蒐讲
讲训
讲兵
讲仪
预讲
讲古
讲会
讲评
立讲
讲文
主讲
讲章
讲树
讲主
《漢語大詞典》:参讲(參講)
共相讲论。新唐书·李渤传:“博引海内名儒,大开学馆,与群臣参讲,据经稽古。”
分類:共相讲论
《韵府拾遗 讲韵》:蒐讲(蒐讲)
山堂肆考:宋王钦若等以天下乂安,蒐讲坠典,大修宫宇。
《漢語大詞典》:讲训(講訓)
(1).讲解训释。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义解二·圆测:“ 测 於 西明寺 鸣鐘召众,称讲《唯识》。 基 慊其有夺人之心,遂让 测 讲训。”
(2).讲习训练。 宋 张载 《边议》:“讲训之实,欲其伎无不精;兵矢之实,欲其中无不彀。”
《漢語大詞典》:讲兵(講兵)
讲武练兵。汉书·王莽传下:“时 忠 方讲兵都肄。”后汉书·寇恂传:“ 恂 板书属县,讲兵肄射。”
分類:讲武练兵
《漢語大詞典》:讲仪(講儀)
(1).讲经说法的仪物。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慧弼:“鸞几麈尾,经书义疏,预是讲仪,一切付嘱。”
(2).谓讲修礼仪。 宋 胡宿 《北京赐却回北使御筵口宣》:“卿等诞节讲仪,使华成命,言脂车辖,载涉川疆。”
《韵府拾遗 讲韵》:预讲(预讲)
苏轼策问:,求所以善其后者,不可不预讲也。
《國語辭典》:讲古(講古)  拼音:jiǎng gǔ
1.讲论古理。唐。柳宗元〈答严厚舆论师道书〉:「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
2.在台湾称说书为「讲古」。讲古通常讲述历史故事、稗官野史或民间传说,具有休閒娱乐及教育功能。
《漢語大詞典》:讲会(講會)
(1).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正法华经·安行品:“唯与讲会而共从事,纵有所説,亦无所著,是为礼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每讲会法聚,輒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珮迭暉,烟华乱发。”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八·善胄:“通敏易悟,机达为心,预涉讲会,乐详玄极。”
(2). 宋 明 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 南宋 吕祖谦 主持的 朱熹 、 陆九渊 进行论战的“鹅湖之会”。 清 朝中叶以后,讲会制度逐渐消失。明史·史孟麟传:“ 孟麟 素砥名节,復与东林讲会,时望益重。”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制科盛而人才絀,於是当世之君子立讲会以通其变,其兴起人才,学校反有所不逮。”
《國語辭典》:讲评(講評)  拼音:jiǎng píng
讲解评论。如:「辩论会结束后,请裁判讲评。」
分類:讲议评论
《韵府拾遗 讲韵》:立讲(立讲)
宋史朱子传: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在讲筵复申言之。御批云:悯卿耆艾,恐难立讲,已除卿宫观。
《漢語大詞典》:讲文(講文)
(1).讲习文献经典。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戴明扬 注:“汉书·景帝纪:‘詔曰:选豪俊,讲文学。’注曰:‘讲,谓和习之。’”
(2).指经筵讲章。 明 宋濂 《故翰林侍讲学士金华黄先生行状》:“进讲经筵者三十有二,经筵无专官,曰领,曰知,咸宰执近臣,讲文之述,率属先生订定。”
《國語辭典》:主讲(主講)  拼音:zhǔ jiǎng
担任讲演或主要讲授的人。如:「这次的文化讲座由他担任主讲。」
《漢語大詞典》:讲章(講章)
为学习科举文或经筵进讲而编写的五经、四书的讲义。 明 徐咸 《西园杂记》卷上:“祭酒 陆深 奏讲官讲章不宜辅臣改窜,使得自尽其愚,因以观其学术邪正。”红楼梦第八二回:“﹝ 宝玉 ﹞看着小注,又看讲章。” 严复 《救亡决论》:“鄙摺卷者,则争碑版篆隶之上游;薄讲章者,则标汉学考据之赤帜。”
《漢語大詞典》:讲树(講樹)
三国 魏 嵇康 常锻于大柳树下,与亲旧 吕安 、 向秀 等人清谈。见晋书·嵇康传。后用为思念亲旧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移谈讲树,就简书筠。” 倪璠 注:“讲树,当是引高士事。《晋书》曰:‘ 嵇康 家有盛柳树,恒居其下,亲旧以鸡酒往与啖,清谈而已。’” 宋 宋祁 《朱舜卿归自别墅》诗:“ 庾信 移谈思讲树, 周顒 迴驾避低枝。” 清 吴伟业 《寿继起和尚》诗:“故山东望路微茫,讲树秋风老着霜。”
《漢語大詞典》:讲主(講主)
佛教语。指升座讲经说法的高僧。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法泰:“ 开皇 十年,下敕追入,既达 雍 輦,开悟弘多,自是南中无復讲主,虽云敷説,盖无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