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论讲(論講)
讲论;谈论讲说。三国志·吴志·阚泽传:“﹝ 闞泽 ﹞追师论讲,究览羣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 南朝 梁武帝 《赠范云诏》:“虽勤非负靮,而旧同论讲。”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三折:“我似那 舜 五人立清政显声名播千古,着万人可便论讲。”
《國語辭典》:经筵(經筵)  拼音:jīng yán
旧日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宋史。卷一七。哲宗本纪一》:「开经筵,讲鲁论,读三朝宝训。」
《漢語大詞典》:虎观(虎觀)
白虎观 的简称。为 汉 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及 明帝 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 虎观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备礼乐於 虎观 ,絶烽火於狼烟。”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置酒 龙门 夜,论文 虎观 秋。”
《國語辭典》:讲解(講解)  拼音:jiǎng jiě
1.解说分析。《宋史。卷三二九。常秩传》:「秩长于《春秋》,至斥孙复所学为不近人情。著讲解数十篇,自谓『圣人之道,皆在于是。』」
2.和解、讲和。《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
《漢語大詞典》:讲艺(講藝)
讲论六艺。《后汉书·樊準传》:“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兴,羣雄崩扰,旌旗乱野,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国尚师位,家崇儒门,稟道毓德,讲艺立言。” 李善 注:“《西都赋》曰:‘讲论乎六艺。’”《魏书·儒林传·常爽》:“是故 季路 勇士也,服道以成忠烈之概; 宁越 庸夫也,讲艺以全高尚之节。”
分類:讲论六艺
《漢語大詞典》:论经(論經)
讲论经典;评论经书。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安禪合掌,説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之四:“祇应老崖谷,束带尚论经。”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於同时诸君子,虽以苦节推 百泉 、 二曲 ,以经世之学推 棃洲 ,至於论经评史,亦不苟同也。”
《漢語大詞典》:讲肄(講肄)
(1).讲论肄习。诗·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汉 郑玄 笺:“閒暇则於庐舍及所止息之处,以道艺相讲肄,以进其为俊士之行。” 孔颖达 疏:“相讲论而肄习其业。”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古之为政,必置三公以论道德,树六卿以议庶事,百官箴规讽諫,閭阎讲肄以修明业。”
(2).指讲学。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庙舍峻整,阶序廓大,讲肄之位,师儒之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餘姚 黄梨洲 先生 宗羲 教授其乡,数往来 明 越 间,开塾讲肄,为南学。”
(3).指讲舍。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夫士以《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讲肄为钟鼓,百家为笙簧。” 元 刘因 《请赵安之就师席疏》:“敬备束脩,愿行见先生之礼;特新讲肄,望不虚乡国之勤。” 清 方履篯 《万寿恭颂谨序》:“俯幸琼林,优游讲肄。”
分類:讲论讲学
《漢語大詞典》:讲肆(講肆)
(1).讲舍;讲堂。 晋 陶潜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诗:“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六千罗汉,竞结香缘;五百仙人,分开讲肆。” 元 柳贯 《五月十一日瘗夭后独坐斋中感叹成诗》:“八龄入讲肆,玩愒不一二。”
(2).讲论肄习。肆,通“ 肄 ”。 汉 应瑒 《驰射赋》:“于是阳春嘉日,讲肆餘暇,将逍遥于郊野,聊娱游于骋射。”晋书·范汪传:“ 汪 屏居 吴郡 ,从容讲肆,不言枉直。”
分類:讲论讲堂
《分类字锦》:辨疑
潘岳于贾谧坐讲汉书诗茟下摛藻席上敷珍前疑惟辨旧史惟新惟新尔史既辨尔疑延我僚友讲此微辞
分类:讲论
《漢語大詞典》:经院(經院)
(1).佛寺中庋藏、讲论佛经之处。 宋 陆游 《晨过天庆》诗:“孤灯经院晓,残雪醮坛寒。” 叶圣陶 《登雁塔》:“佛殿只是整个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像 杭州 的 灵隐寺 那样,一进门只见回廊、大殿、经院、僧房,虽然并不逼仄,总叫人感觉不太舒畅。”
(2).指基督教教会学院。
《分类字锦》:卷雾(卷雾)
晋书刘惔韩伯传论刘韩俊爽标置轶群胜气笼霄飞谈卷雾
晋书刘惔韩伯传论刘韩隽爽标置轶群胜气笼霄飞谈卷雾
分类:言论讲论
《分类字锦》:叩钟(叩钟)
礼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分类:讲论
《分类字锦》:口讲(口讲)
韩愈柳子厚墓志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分类:口讲讲论
《国语辞典》:说短长(说短长)  拼音:shuō duǎn cháng
讲论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兀的不自有傍人说短长。」
分类:讲论是非
《分类字锦》:奥境
唐书徐文远传时耆儒沈重讲太学受业常千人文远从之质问不数日辞去或问其故荅曰先生所说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尚何观重知其语召与反复研辩嗟叹其能
分类: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