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读记
记念
封记
疏记
时政记
表记
标记
记事珠
记刻
记闻
记善
齿记
谶记
水记
诵记
《漢語大詞典》:读记(讀記)
阅读书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説在 宋 人之解书,与 梁 人之读记也。” 北齐 萧悫 《屏风诗》:“读记知州所,观图见岳形。”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藏书闻 禹穴 ,读记忆 仇池 。”
《國語辭典》:记念(記念)  拼音:jì niàn
1.挂念。《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我家父病在床上,近来也略觉好些。多谢老爷记念。」也作「记挂」、「记挂」。
2.思念、怀念。《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也作「纪念」。
《漢語大詞典》:封记(封記)
封缄标记。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荆山客邸》:“命僕取以还,封记如初。”《水浒传》第十回:“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
分類:封缄标记
《漢語大詞典》:疏记(疏記)
(1).分条记载。史记·匈奴列传:“於是 説 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课其人众畜物。”
(2).犹记叙。 鲁迅 《书信集·致蔡元培》:“今若令作平常疏记论述文字,当亦能堪。”
分類:记叙记载
《漢語大詞典》:时政记(時政記)
唐 时廷议奏对的记录,称“时政记”。始于 唐 长寿 间。由宰相撰著,封送史馆。新唐书·百官志二:“ 高宗 临朝不决事,有司所奏,惟辞见而已。 许敬宗 、 李义府 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復闻机务矣。 长寿 中,宰相 姚璹 建议:仗下后,宰相一人録军国政要,为时政记,月送史馆。”参阅旧唐书·姚璹传、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记注
分類:奏对记录
《國語辭典》:表记(表記)  拼音:biǎo jì
1.标识。《史记。卷二。夏本纪》:「行山表木。」唐。司马贞。索隐:「表木,谓刊木立为表记。」
2.文体名。指表和记。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朝章国纪、典彝备物、奏议符策、文辞表记,素意所不蓄。」
3.记号。如:「他身上从小就有一个表记。」
4.文书、證据。《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先前他许供养你一家,有甚表记为證?」《水浒传》第四六回:「怕哥哥日后中了奸计,因此来寻哥哥,有表记教哥哥看。」
5.纪念品、信物。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只有开元通宝金钱五十文,与他为表记。」《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他这等害病还带著这个东西,况又不是男子带的戒指,必定是妇女的表记。」
《國語辭典》:标记(標記)  拼音:biāo jì
1.标明、表记。《古文苑。卷一九。碑。楚相孙叔敖碑》:「念意自然,刻石铭碑。千载表绩,万古标记。」《水浒传》第九四回:「宋某于功绩簿上,一一标记明白。」
2.标志、符号。如:「正字标记」。
《漢語大詞典》:记事珠(記事珠)
传说能帮助记忆的珠子。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 开元 中, 张説 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风流文采教占尽,羡煞胸多记事珠。”
《漢語大詞典》:记刻(記刻)
谓铭刻于心。 宋 晁补之 《及第谢苏公书》:“ 补之 读史记至此,以谓士穷不见遇,发愤感激,自食可也。而倒行逆施,则为非计,私自记刻,虽穷不为。”
分類:铭刻
《漢語大詞典》:记闻(記聞)
(1).记述所闻。史记·封禅书:“厥旷远者千有餘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闕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孔子家语·六本》:“记闻而言,无务多説。” 王肃 注:“但记所闻而言,言不出説中,故不可以务多説。” 清 陈仪 《康熙六十年颁历拟礼部请上尊号疏》:“於时书契未开,灵蹟丕显,千世而后,犹可记闻。”
(2).记事与见闻。 元 袁桷 《邓淳翁〈春秋集传〉序》:“夫因义例以明圣人之意,惧义与例不得而尽,广其记闻,不烛於理,则事益无以自附。”亦指记诵与见闻。 清 沈德潜 《蒋先生传》:“其於学有心得,不专恃记闻浩博也。”
《分类字锦》:记善(记善)
礼记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
分类:
《漢語大詞典》:齿记(齒記)
提及,记挂。 宋 司马光 《与吴丞相书》:“今日特蒙齿记,感荷知己之恩,终身岂敢忘哉。”
分類:提及记挂
《國語辭典》:谶记(讖記)  拼音:chèn jì
预言未来的图录、文字。《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星孛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
分類:谶书二分
《漢語大詞典》:谶书(讖書)
记载谶语的书。 汉 王充 论衡·实知:“ 孔子 将死,遗讖书曰:‘不知何一男子,自谓 秦始皇 ,上我之堂,踞我之牀,颠倒我衣裳,至 沙邱 而亡。’”新唐书·张亮传:“我兄子 大品 言,有神告公名在讖书。” 沈砺 《悲秋》诗:“讖书交口称 新莽 ,秽史何心誚 魏收 。”
《骈字类编》:水记(水记)
宋 杨万里 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 水记茶经都未识,谪仙句里万年名。
《漢語大詞典》:诵记(誦記)
背诵和记忆。后汉书·荀悦传:“﹝ 悦 ﹞家贫无书,每之人閒,所见篇牘,一览多能诵记。” 宋 吕陶 《请罢国子司业黄隐职任状》:“ 隐 亦能诵记 安石 新义,推尊而信嚮之久矣。”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口吻刓於蠹编之诵记,而思虑敝於游词之剽缀。”
分類:背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