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2,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记实小说
记事册
记算
记问之学
记歇
记叙文
记忆力
记忆犹新
记帐
记账
记诸善言
记咨
记名符
记录片
记里鼓车
《高级汉语词典》:记实小说  拼音:jì shí xiǎo shuō
属于记实文学,但比报告文学有更多的艺术加工;它属于小说品类,但又比虚构小说更注重生活事实
《漢語大詞典》:记事册(記事册)
记录史事的册籍。今称随事记录备忘的笔记。 清 叶燮 原诗·内篇:“若定律如此,是记事册,非自我作诗也。” 巴金 《将军集·将军》:“一个 中国 巡捕手里摊开一本记事册,问他叫什么名字。”
《漢語大詞典》:记算(記算)
记帐和算帐。 明 黄淳耀 《自监录二》:“ 杨椒山 年十一岁,即能代兄收粮,收纳记算,卯酉点查,俱不错误。”
分類:记帐算帐
《漢語大詞典》:记问之学(記問之學)
指为应付他人之问难而预为之记诵之学。谓无真知之学。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郑玄 注:“记问,谓豫诵杂难杂説,至讲时为学者论之。此或时师不心解,或学者所未能问。” 宋 韩元吉 《一经斋铭序》:“ 西汉 去古未远,故大儒 董仲舒 之流,皆号为能通一经,而其言粹然,与经无择。后世记问之学,不逮远矣。”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伯牙 听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冷眼观》第十二回:“我不过记问之学,实在不是个里手。”
《漢語大詞典》:记歇(記歇)
方言。犹此刻。 刘半农 《瓦釜集·第十二歌》:“我说新妇小姐我里还借仔隔壁 钱二阿嫂 里一碗饭,你记歇就盛一碗去还一还。”原注:“记歇,此刻。”
分類:方言此刻
《國語辭典》:记叙文(記敘文)  拼音:jì xù wén
文体名。泛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亦可包括日记、谱表一类文字。
《國語辭典》:记忆力(記憶力)  拼音:jì yì lì
记忆事物形象或经过的能力。如:「他的记忆力很好,凡事皆过目不忘。」
《国语辞典》:记忆犹新(记忆犹新)  拼音:jì yì yóu xīn
对接触过的人或事,还记得很清楚,就像最近才发生的一样。如:「三十年前离开故土的那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
《國語辭典》:记帐(記帳)  拼音:jì zhàng
把金钱收支或买卖的物品价款登记于帐册上。《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如今同了几个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货,差一个记帐的人,你不如同我们去走走。」也作「记账」。
《漢語大詞典》:记账(記賬)
见“ 记帐 ”。
分類:记账
《國語辭典》:记帐(記帳)  拼音:jì zhàng
把金钱收支或买卖的物品价款登记于帐册上。《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如今同了几个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货,差一个记帐的人,你不如同我们去走走。」也作「记账」。
《分类字锦》:记诸善言(记诸善言)
何晏论语集解序汉中垒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记咨(記諮)
宋 代的官场文书用语。谓记录并向上禀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御史中丞知杂事礼上祥瑞案,三道皆判‘记諮’,不见出何故事。驾部 王郎中 云:‘諮亦誥之义,如尚书省案式郎中侍郎判六諮名示之类。记未详。’余以谓尚书省案式至尚书亦曰依判諮。注:非通僕射判者,不须諮;至僕射,但书依判而已。然则记諮者,恐是应记諮於上也。亦未知果是否?”
《漢語大詞典》:记名符(記名符)
古代儿童佩用的一种迷信物。旧时恐小孩夭折,故寄名于神或僧道为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箓,以辟邪祛祟,却病延年。红楼梦第八回:“﹝ 宝玉 ﹞项上掛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漢語大詞典》:记录片(記録片)
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报道某一现实问题或历史事件,以现场实拍材料为主要依据,参以历史图片和表解等而制成的影片。
《漢語大詞典》:记里鼓车(記里鼓車)
见“ 记里车 ”。
《漢語大詞典》:记里车(記里車)
古代一种能标示道路里程的车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起於 西京 。亦曰记里车。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鐲。《尚方故事》有作车法。”隋书·礼仪志五:“记里车,驾牛。其中有木人执槌,车行一里,则打一槌。”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