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仙史
记述神仙事迹的史籍。 唐 寒山 《诗》之十一:“高低旧雉堞,大小古坟塋……所嗟皆俗物,仙史更无名。”
《漢語大詞典》:载述(載述)
记叙,记述。《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今据闻见,於是载述。”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自 宋 兴以来,名臣良士……或本家有碑誌、行状、纪述之文,或他人为作传记之类,今来所修国史,须合收採载述。”
分類:记叙记述
《漢語大詞典》:善志
善于记述。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以春秋书 齐豹 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 杜预 注:“记事之善者也。”
分類:记述
《漢語大詞典》:行记(行記)
指记述游览的文章。
犹言同行业。《金瓶梅词话》第四六回:“﹝ 西门庆 ﹞笑駡道:‘怪不的你这狗材,行记中人,只护行记中人,又知这当差的甘苦。’”
《漢語大詞典》:记闻(記聞)
(1).记述所闻。史记·封禅书:“厥旷远者千有餘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闕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孔子家语·六本》:“记闻而言,无务多説。” 王肃 注:“但记所闻而言,言不出説中,故不可以务多説。” 清 陈仪 《康熙六十年颁历拟礼部请上尊号疏》:“於时书契未开,灵蹟丕显,千世而后,犹可记闻。”
(2).记事与见闻。 元 袁桷 《邓淳翁〈春秋集传〉序》:“夫因义例以明圣人之意,惧义与例不得而尽,广其记闻,不烛於理,则事益无以自附。”亦指记诵与见闻。 清 沈德潜 《蒋先生传》:“其於学有心得,不专恃记闻浩博也。”
《漢語大詞典》:昭述
明白记述。宋书·律历志上:“至於 楚 、 郑 《志》、 晋 《乘》、 楚 《杌》之篇,皆所以昭述前史,俾不泯於后。”
分類:明白记述
《漢語大詞典》:铭诔(銘誄)
铭和诔。泛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荀子·礼论:“其铭誄繫世,敬传其名也。” 杨倞 注:“铭,谓书其功於器,若 孔悝 之鼎铭者;誄,谓誄其行状以为諡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周 世盛德,有铭誄之文。” 章炳麟 《文学总略》:“《七略》惟有诗赋,及 东汉 铭誄论辩始繁, 荀勖 以四部变古, 李允 、 谢灵运 继之,则集部自此箸。”
《漢語大詞典》:琐语(瑣語)
亦作“璅语”。
(1).犹琐言。记述逸闻、琐事的文章体裁,常作书名。晋书·束晳传:“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汲冢璅语》乃载《秦望碑》……皆后人所羼,非本文也。”《清朝野史大观·逸事二·沈孝子负骨归葬事》:“事见邑人 徐承烈 ‘杂著’……﹝ 承烈 ﹞著《燕居琐语》十六卷,载 嘉庆 《德清县志》,书尚未刻,‘杂著’即《琐语》藁本未编辑者。”
(2).琐碎的言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録。” 清 黄虞稷 《〈书影〉序》:“下此而《齐谐》志怪,璅语藂谈,上之无当於身心,次亦何关於问学。”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此书(《南腔北调集》)殆游词琐语,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无非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赌气而已。”
《漢語大詞典》:序传(序傳)
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序,亦写作“叙”。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沿用其体,始称“叙传”。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
《漢語大詞典》:传纪(傳紀)
正史记述人物的两种体裁“纪”和“传”的合称。亦泛指史传。后汉书·孔融传:“窃观故事,前 梁怀王 、 临江愍王 、 齐哀王 、 临淮怀王 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 景 、 武 、 昭 、 明 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则不列传纪。”
《國語辭典》:叙传(敘傳)  拼音:xù zhuàn
一种文体。作者自叙家世、生平,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如班固著《汉书》有〈叙传〉上、下两卷。也作「序传」。
《國語辭典》:附记(附記)  拼音:fù jì
附带记述。或指正文之末附加的说明文字。如:「父亲把需要注意的事项,附记在书信的后面。」「藏书家常在藏书的末页,书写一段附记,概述图书庋藏的因缘。」
《漢語大詞典》:君史
(1).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唐 元结 《说楚何荒王赋上》:“ 梁宠王 召君史问曰:‘史之记事无有遗乎?’”
(2).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有国史然后有君史。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君史者,一姓一代之史也。”
《漢語大詞典》:琐言(瑣言)
(1).琐碎的言谈;闲谈。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 王隐 、 何法盛 之徒所撰 晋 史,乃专访州閭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经。” 明 何景明 《淮水》诗:“维教言是由,毋琐言是谋,毋戏言是流。”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琐言。”
(2).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琐言……若 刘义庆 《世説》, 裴荣期 语林, 孔思尚 《语録》, 阳玠松 《谈藪》。此之谓琐言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 唐 孙光宪 有北梦琐言。按,晋书:‘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琐言。”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为纪者……有以一言一事为纪者,如 刘知几 所称琐言当以 刘义庆 世説新语第一。”
《漢語大詞典》:褒述
亦作“褒述”。 谓记述其功德予以表彰。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顾见神宫,追惟桑梓襃述之义,用敢作颂。”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皇恩褒述,班同三事,荣哀既备,宠灵已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假谲:“ 三思 讽太史奏,其夜摄提星入太微至帝座,此则王者与大臣私相接,大臣能纳忠,故有所应。 中宗 降詔褒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