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记取(記取)  拼音:jì qǔ
记得、记住。《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将颊上刺个雀儿,教记取所犯事头也。」
《漢語大詞典》:认取(認取)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漢語大詞典》:记识(記識)
(1).记下;记住;记得。书·武成序“识其政事,作《武成》” 孔 传:“记识 殷 家政教善事以为法。”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 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 宋 宋祁 《益州谢上表》:“伏念臣早蒙记识,得籍近严,惟知悉心事君,未尝枉道从众。” 清 陈维嵩 《仿长庆体次阮亭集中韵》:“记识 柔奴 面,纔扶阿母床。”
(2).指记忆。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涓 ( 崔涓 )性俊逸,健於记识。”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顷闻 夏英公 就试过,适天大风吹试卷去,不得所在,因令重作,亦得过,是乃造物者故显其记识华迈之敏妙尔。” 元 姚燧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童而读书,记识强敏,日数千言。”
(3).加标记。杂宝藏经·莲花夫人缘:“即以此篋,封盖记识,掷 恒河 中。”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四:“古人收藏名跡,多鈐以私印记识。”
(4).指簿记。 明 陆粲 《庚巳编·临江狐》:“主人为其费财也,召责之。其人初抵讳,因请主人覆视记识,曾无亏漏。”
《国语辞典》:记著(记著)  拼音:jì zhe
记住。如:「这是我的事,请你记著,别来插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今日师父赴斋去了,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著,待师父回来报知。」
《漢語大詞典》:记着(記着)
犹记得;记住。 唐 李商隐 《即日》诗:“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水浒传》第一○二回:“有几句断词,尊官须记着。”《笔生花》第二回:“倒亏你记着又来提了,难道就不怕汝嫂多心见怪么?” 孙犁 《秀露集·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通信》:“你以前来信,叫我注意你在《收穫》上发表的作品,我是记着的。”
《漢語大詞典》:纪识(紀識)
记住;记载。纪,通“ 记 ”。 汉 王充 论衡·正说:“传文纪识恐忘。”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 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纪识本末,标目裁篇,后之纪传,悉源乎此。”
分類:记住记载
《國語辭典》:黏贴(黏貼)  拼音:nián tiē
1.黏合张贴。如:「布告栏上黏贴著百货公司年终大特价的广告单。」
2.利用黏合剂,如胶水、浆糊等将两物黏合在一起。如:「黏贴信封」、「黏贴邮票」。
《漢語大詞典》:记当(記當)
犹记着,记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须记当,领心怀,莫遣修行法眼开。” 宋 朱熹 《答张元德书》:“近方觉得学者读了书,听了话,元不曾著心记当,紬绎玩味,至有两年看一部《易传》,都不记得紧要处者。”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你心间莫緍望,你心间索记当,我言词更无妄,不须伊再审详。”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三:“当,语助辞,犹着也。”
分類:记着记住
《國語辭典》:默识(默識)  拼音:mò zhì
语本《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指暗中记诵在心。《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弘羊潜计,安世默识。」
《國語辭典》:记者(記者)  拼音:jì zhě
新闻事业中负责采访新闻与撰写的人员。广义的记者包括编辑、评论、摄影、播报、特派员等新闻从业人员。
《漢語大詞典》:谨志(謹誌)
(1).谓牢记于心;郑重地记住。荀子·臣道:“是人臣之论也,吉凶贤不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足以稽矣。” 杨倞 注:“志,记也。言必谨记此四臣之安危,而慎自择取,则足以稽考用臣也。” 元 黄溍 《白云许先生墓志铭》:“一事一物可为博闻多识之助者,必谨志之。” 清 陈仪 《方太夫人九十寿序》:“若所闻 黄山 云海之奇,其趋操可睹矣。余闻而谨志之。”
(2).慎守其志。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并序》:“自王父而下,皆友僧亲佛,清静谨志。”
碑志结束用语。谓恭谨记述。 明 章懋 《松坡府君圹志》:“号慕陨絶,昊天罔极,呜呼痛哉! 懋 泣血谨誌。”
《國語辭典》:牢记(牢記)  拼音:láo jì
牢牢地记住、切实记住。如:「牢记在心」。《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你须牢记老拙今日之言。」
《國語辭典》:默记(默記)  拼音:mò jì
在心中暗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乃知张生夜来所见夜叉吃啖赶逐之景,乃是冤魂不散,鬼神幻出一段怪异,逼那张生伏在冢中,方得默记劫盗姓名,使他逃不得。」也作「嘿记」。
《國語辭典》:记过(記過)  拼音:jì guò
记载过失,以示惩儆。《三国演义》第五一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漢語大詞典》:目识(目識)
看后即记住。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吾固心存而目识矣。”原注:“识,音志。”
分類: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