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7,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权议
署议
肆议
量议
阳议
素议
讨议
竖议
酌议
滋议
诹议
夜议
议恤
议题
议声
《漢語大詞典》:权议(權議)
谓知权变,善谋划。韩非子·解老:“理定而物易割也,故议於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 陈奇猷 集释:“权议之士,谓知权变之士。”
《漢語大詞典》:署议(署議)
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后汉书·袁安传:“ 宋由 惧,遂不敢復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
《漢語大詞典》:肆议(肆議)
亦作“ 肆义 ”。 谓进言献策,提出意见。慎子逸文:“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三》:“絶节高唱,非凡耳所悲;肆义芳讯,非庸听所善。” 李善 注:“ 孔安国 《尚书传》曰:‘肆,陈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议芳讯,大教克明。”
《漢語大詞典》:量议(量議)
商讨计议。宋书·恩倖传·杨运长:“﹝ 杨运长 ﹞唯与寒人 潘智 、 徐文盛 厚善,动止施为,必与二人量议。”
分類:商讨计议
《骈字类编》:阳议(阳议)
唐书萧诜传诸将擅兵横恣恐寖不制乃阳议休兵营农以黜其权
《骈字类编》:素议(素议)
唐书颜师古传见素流下
《漢語大詞典》:讨议(討議)
讨论商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华胥 国王传旨,命駙马都尉 言寄华 讨议退兵之策。” 梁启超 《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第三章第二节:“而一部分之国民既有此意思,则以付诸讨议,亦理所当然。”
分類:讨论商议
《漢語大詞典》:竖议(豎議)
立议;建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事势若斯,计将安出?’众咸默然,无竖议者。”
分類:建议
《漢語大詞典》:酌议(酌議)
斟酌商议。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旧约不宜轻改,当经 惇亲王 等酌议,宜照总理衙门所奏办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听令以后佐将又要传统下官员至军帅復行到衙听令,酌议事件,倘使人鸣锣喊令,一时难以遍传,定致迟误。”《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 李四一 可吓孬种了。他和 杨瑞英 酌议了:‘二哥, 僧王 带几十万皇兵杀来,众旗主都不在家,万一你我被逮去,不是净死无门么?’”
分類:斟酌商议
《漢語大詞典》:滋议(滋議)
犹复议;重加议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考察胁免:“乙巳一察,遂至钦留滋议,朝端聚讼,迄今不解。”清史稿·礼志三:“至名臣硕辅,已配饗帝王庙者,毋再滋议。”
分類:议论
《漢語大詞典》:诹议(諏議)
谋议。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岂可轻重贵贱,諏议磷緇,衒实矜华,尔则以琬琰当也。”
分類:谋议
《骈字类编》:夜议(夜议)
元史实喇卜传额哷布格之叛帝命实喇卜诣西河督粮运给军还至西京北闻万户阿实特穆尔等方选士卒将从额哷布格实喇卜矫制召其军赴行在阿实特穆尔狐疑未决实喇卜委曲谕之且曰皇帝兄也额哷布格弟也从兄顺事也又何疑焉阿实特穆尔等请夜曰议之期以翌日复命且以兵围实喇卜以待明日皆至从尔之言矣
《漢語大詞典》:议恤(議恤)
亦作“ 议恤 ”。 对立功殉难人员,评议其功绩,给予褒赠抚恤。 明 吴尚默 《核叙平蜀功罪疏》:“皆委身殉国,置成败利钝於弗顾者,所当照例从优议卹,以旌忠勤者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 同治 三年,护理 浙江 巡抚、布政使 蒋公 益澧 以其事闻,詔从优议恤。”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楚材兵轮管带首先开砲之 孟宪德 ,业已病故,不及身邀显擢,仅得从优议卹。”
见“ 议卹 ”。
《國語辭典》:议题(議題)  拼音:yì tí
会议中讨论的题目。
《漢語大詞典》:议声(議聲)
非议之声。魏书·高允传:“今殿下国之储贰,四海属心,言行举动,万方所则,而营立私田,畜养鷄犬,及至贩酤市鄽,与民争利,议声流布,不可追掩。”
分類: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