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白撰
俗议
群喙
张风
杂论
论题
诡辩
风言
众喙
胜谈
切论
啧言
进议
决议
论旨
《漢語大詞典》:白撰(白譔)
杜撰。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二·追尊四代:“高曾之名,恐皆是贵后白譔出。用笔超妙之至。”
(1).见“ 白选 ”。
(2).犹杜撰。没有根据的议论。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一:“今之俚谚谓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或曰杜园者,语转而然也。”朱子语类卷七五:“诸爻立象,圣人必有所据,非是白撰。”
《漢語大詞典》:白选(白選)
汉 钱币名。史记·平準书:“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汉书·食货志下作“白撰”。 章炳麟 《訄书·制币》:“方时困穷,而害金播飞如荧火,白选弗臧。”
分類:钱币
《漢語大詞典》:俗议(俗議)
世俗的议论。史记·李斯列传赞:“人皆以 斯 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分類:世俗议论
《漢語大詞典》:群喙
众口;众人的议论。 元 刘诜 《赠张汉臣游金陵诗》:“大音既寥阔,羣喙何间关。”
《漢語大詞典》:张风(張風)
(1).鼓着风。 唐 元稹 《送友封》诗之二:“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2).方言。招人议论。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就是借钱这事他怕张风。”
《漢語大詞典》:杂论(雜論)
(1).共同议论。汉书·韦贤传:“是时王未就国, 玄成 受詔,与太子太傅 萧望之 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 石渠阁 ,条奏其对。”
(2).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可覲 復与杂论延年及夫妇寿算等语,展转不寐。”
《國語辭典》:论题(論題)  拼音:lùn tí
讨论的题目。逻辑学上指论者所主张,但真实性尚需證明的命题。如:「对这个论题,大家都没兴趣,以至发言者寥寥无几。」
《國語辭典》:诡辩(詭辯)  拼音:guǐ biàn
诡异狡诈的辩说。《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也作「佹辩」。
《國語辭典》:风言(風言)  拼音:fēng yán
传闻。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悬身井半,风言沸腾,尺水丈波,古今常事。」《歧路灯》第一○二回:「忽听一个风言,说场中搜出夹带来了。」
《國語辭典》:风闻言事(風聞言事)  拼音:fēng wén yán shì
把传闻的事情向上级报告。《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魏生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漢語大詞典》:众喙(衆喙)
群鸟的嘴。借指各种议论。 宋 刘克庄 《寄徐直翁侍郎》诗之二:“忆昨纷纷众喙鸣,怪君噤齘久无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四贤从祀:“上出严旨,斥 唐 ( 唐伯元 )偏见支词,挠毁盛典,於是众喙始息。”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这一段批评大约十分巧妙,说出诸位‘批评家’所要说的,于是众喙都息,这便成了定论。”
分類:议论
《漢語大詞典》:胜谈
高明的议论。《晋书·孙绰传》:“今作胜谈,自当任道而遗险;校实量分,不得不保小以固存。” 元 张雨 《缉熙殿御制墨梅诗帖》诗:“ 宣和 妙赏緇衣句,传在 夷门 作胜谈。”
分類:高明议论
《漢語大詞典》:切论(切論)
激切的议论。 宋 真德秀 《跋二吴公帖》:“盖 正肃 参大政,时朝列多君子,虽危言切论,数与小人忤,坐是不果相,然始终宠遇不少衰。”
分類:激切议论
《漢語大詞典》:啧言(嘖言)
责备的议论。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刘朔斋再娶》:“ 魏鹤山 之女初适 安子文 家,既寡,谋再适人。乡人以其兼二氏之撰,争欲得之,而卒归於 朔斋 。以故,不得者嫉之。 朔斋 以是多嘖言。”
分類:责备议论
《漢語大詞典》:进议(進議)
谓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 宋 文莹 《续湘山野录》:“ 明肃太后 欲謁太庙,詔礼官草议。时学臣皆以《周官》后服进议。”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乘马衣冠:“ 唐 景龙 二年,皇太子将亲释奠於国学,有司草仪注,令从臣皆乘马衣冠。左庶子 刘知几 进议非之。” 清 吴振棫 养吉斋馀录卷八:“翼日进议,復至会议所具论得失。”
《國語辭典》:决议(決議)  拼音:jué yì
1.对议论做决定。唐。常衮〈授崔圆左仆射制〉:「尝决议于庙堂,早书勋于王府。」
2.凡议案经主席提付表决者,不论可否,即称为「决议」。
《漢語大詞典》:论旨(論旨)
议论的旨趣;论题的主旨。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若人皆得意,亦何贵於摄悟假知之论旨。”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启》之四:“论旨所谓,殆同璿璣神宝,旷世以来,莫继斯理。” 梁启超 《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而吾认其论旨之内容为较完善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比起 汉 朝今古文经学之争、 魏 晋 儒学玄学之争,规模扩大得多,论旨深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