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40
词典
9
分类词汇
331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狺狺
评论
议礼
窃议
浮议
言道
闲话
坐论
舆诵
谠议
高议
偶语
多露
舆颂
末议
《國語辭典》:
狺狺
拼音:
yín yín
狗叫的声音。《楚辞。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宋。陆游〈旅舍〉诗:「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丰凘篱门。」
分類:
犬吠
吠声
议论
争辩
不休
中伤
喧嚷
《國語辭典》:
评论(評論)
拼音:
píng lùn
批评与讨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评论朝廷,虚搆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隋书。卷四六。杨异传》:「评论得失,规讽疑阙。」
分類:
评论
斟酌
批评
商议
商榷
议论
考虑
商量
文章
《國語辭典》:
议礼(議禮)
拼音:
yì lǐ
讨论礼制的得失因革。《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分類:
议论
礼制
《漢語大詞典》:
窃议(竊議)
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关尹子·九药》
:“人之有失,虽已受害於已失之后,久之窃议於未失之前。”
《宋书·颜延之传》
:“若呻吟於墙室之内,喧嚣於党辈之间,窃议以迷寡闻,妲语以敌要説,是短算所出,而非长见所上。”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
:“足下连国云从,宏论风行,吾幽生孤説,每获窃议,此之不侔,事有固然。” 明
文徵明
《送侍御吴公还朝诗叙》
:“而是非得失,往往窃议於下。”
分類:
私下
下议
议论
私自
评论
《國語辭典》:
浮议(浮議)
拼音:
fú yì
毫无根据的议论或街谈巷语。《宋史。卷三六三。李光传》:「秦桧初定和议,将揭榜,欲藉光名镇压。上意不欲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议自息。』遂用之。」
分類:
有根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言道
(1).谈论;说。
《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
:“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
《花月痕》
第十三回:“ 贾氏 坐下言道:‘ 韩师爷 好几天不来,今天却送甚柬帖儿,叫你这样苦恼?’”京剧
《猎虎记》
第七场:“ 解珍 : 毛寿 言道:‘锁簧生锈,后园已然多日无人进入。’”
(2).指议论为政之道。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
:“独喜 思谦 之徒,遭时言道。”
分類:
言道
谈论
议论
为政
说
七场
《國語辭典》:
閒话(閒話)
拼音:
xián huà
1.无关紧要的话,随便说的话。《三国演义》第六○回:「饮酒间,玄德只说閒话,并不提起西川之事。」《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臧蓼斋办了一桌齐整菜,恭恭敬敬,奉坐请酒,席间说了些閒话。」
2.随意聊天谈话。《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我家与你相近,不耐烦时,就过来閒话。」
3.评论的言语。《红楼梦》第九回:「金荣越发得了意,摇头咂嘴的,口内还说许多閒话。」
分類:
闲话
闲谈
无关紧要
背后
方言
议论
话语
他人
是非
不满
满意
《漢語大詞典》:
坐论(坐論)
(1).坐而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
人物志·英雄
》
:“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 刘昞 注:“智能坐论,而明不见机,何事务之能处!”
(2). 唐 五代 之制,宰相上殿议事,赐茶命坐,谓之坐论。至 宋 初,此制废。参阅 宋 钱惟演
《金坡遗事》
。
分類:
议论
宰相
上殿
议事
《國語辭典》:
舆诵(輿誦)
拼音:
yú sòng
众人之言。《晋书。卷七二。郭璞传》:「方辟四门以亮采,访舆诵于群心。」《宋书。卷八。明帝本纪》:「务询舆诵,广纳嘉谋。」
分類:
众人
民谣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谠议(讜議)
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
晋书·羊祜传
》
:“其嘉谋讜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
:“歷观前代圣神之君,好闻乎讜议;贤明之辅,不雍乎下情。”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
:“国家有一讜议,则必有数庸议以持之。”
分類:
刚直
议论
直言不讳
《漢語大詞典》:
高议(高議)
(1).高明的议论。
《
战国策·齐策四
》
:“ 齐 人见 田駢 ,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
诗:“几时高议排 金门 ,各使苍生有环堵。”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
诗:“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
(2).指大发议论。
《
六韬·上贤
》
:“博闻辨词,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
:“次则结綬 金马 之庭,高议 云臺 之上。”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
分類:
高明
大发议论
议论
《國語辭典》:
偶语(偶語)
拼音:
ǒu yǔ
相对私语。《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宁采臣)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馀,又一媪衣𪑦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也作「耦语」。
分類:
相聚
议论
窃窃私语
《國語辭典》:
多露
拼音:
duō lù
露水多。后借喻男女私会等行为。语出《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分類:
露水
水多
霜露
议论
猜疑
《漢語大詞典》:
舆颂(輿頌)
民众的议论。
《隋书·炀帝纪上》
:“听採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之得失。” 唐
独孤及
《送马郑州诗》
:“当使仁风动,遥听舆颂諠。” 清
丘逢甲
《赠沉絜斋观察世丈》
诗之一:“身符舆颂民怀德,家室楹书帝念忠。”
分類:
民众
议论
《國語辭典》:
末议(末議)
拼音:
mò yì
微浅的议论。陈说者自谦的语词。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向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分類:
谦称
自己
议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