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指手点脚(指手點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彦思 ﹞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
《漢語大詞典》:指怒
议论指斥。新唐书·潘孟阳传:“而伎媵用度过侈汰,人多指怒之。”
分類:议论指斥
《漢語大詞典》:议论纷错(議論紛錯)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亦作“ 议论纷紜 ”、“ 议论纷纷 ”。通志·乐府总序:“ 东汉 之末,礼乐萧条,虽 东观 石渠 议论纷紜,无补於事。”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再説 贾似道 罢相,朝中议论纷纷,谓其罪不止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穉》:“凡见 阿雏 者,男则颠倒,女则欣慕,猜疑默拟,议论纷紜。” 刘绍棠 《西苑草》:“他俩现在越发脱离群众,每天下午跑到宝塔下去谈天,群众议论纷纷。”
分類:意见议论
《漢語大詞典》:英侃
形容议论精辟而又能明快地直陈己见。明史·刘璟传:“ 璟 论説英侃,喜谈兵。”
《漢語大詞典》:影子语(影子語)
含蓄影射的言辞、议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宋 人骑两头马,欲博忠直之名,又畏祸及,多作影子语,巧相弹射。”
《漢語大詞典》:逐坐人
指仅于座中随众人空发议论之文人。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九年:“若不能杀贼,又不为贼所伤,何异逐坐人也!” 胡三省 注:“指当时持文墨议论者,但能相随逐坐谈而坐食也。”
《漢語大詞典》:众说纷揉(衆説紛揉)
各种说法纷乱而混杂。形容有各种各样的议论。 宋 司马光 《进交趾献奇兽赋表》:“麟,瑞兽也,旷世而不可覿,其於经有名而无形,传记有形,而去圣久远。众説纷揉,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亦作“ 众説纷紜 ”。《人民日报》1951.3.11:“‘五四’以后……出现了一些自由主义的批评家,各就自己的立场和爱好来‘欣赏’古人,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几十年之间的历史,便常出现矛盾,众说纷纭。”
《國語辭典》:众议成林(眾議成林)  拼音:zhòng yì chéng lín
众人的议论可使平地成为树林。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淮南子。说山》:「众议成林,无翼而飞。」
《國語辭典》:诛心之论(誅心之論)  拼音:zhū xīn zhī lùn
晋赵盾不讨伐弑君的乱臣贼子,而史官记载为赵盾弑君,后世称此为「诛心之论」。见《左传。宣公二年》。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谴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镜花缘》第九○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國語辭典》:诛意(誅意)  拼音:zhū yì
不论事实,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参见「诛心之论」条。《后汉书。卷四八。霍谞传》:「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國語辭典》:知人论世(知人論世)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语本《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指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时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诗传序〉:「以诗證史,有裨于知人论世。」后亦指评断人物的优劣和议论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马不鸣相诮,于知人论世之道,尤为疏谬。」
《漢語大詞典》:喳咕
商量,议论。《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21期:“这些老年人经过七言八语的一阵喳咕,果然提出了十几条建议。”《新华月报》1979年第4期:“大伙儿先喳咕出候选人,然后投票。”
分類:商量议论
《國語辭典》:啧有烦言(嘖有煩言)  拼音:zé yǒu fán yán
本指人多嘴杂。语出《左传。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今多用以指众人发出怨言。唐。陆贽 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而乃邀求寖多,翻覆靡定,托因细事,啧有烦言。」《聊斋志异。卷七。细柳》:「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而莫不为意。」
《漢語大詞典》:长篇大套(長篇大套)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红楼梦第七回:“见 王夫人 正和 薛姨妈 长篇大套的説些家务人情话。” 欧阳予倩 《买卖》:“得了,得了,我不要再听你这些长篇大套似是而非的议论。”亦作“ 长篇大论 ”。红楼梦第七九回:“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长篇大论,不知説的是什么。” 巴金 《秋》三四:“ 还如 不过跟你开玩笑,你就长篇大论地说了一大套。”
《漢語大詞典》:谆谆翕翕(諄諄翕翕)
谓聚集在一起低声议论。孙子·行军:“谆谆翕翕,徐言入入者,失众也。” 李筌 注:“谆谆翕翕,窃语貌。” 张预 注:“谆谆,语也。翕翕,聚也。”
《國語辭典》:妄下雌黄(妄下雌黃)  拼音:wàng xià cī huáng
雌黄,旧时用来涂改文字的颜料。妄下雌黄比喻任意、轻率的纂改文字,乱下评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尔。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祇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分類:文字议论
《國語辭典》:雌黄(雌黃)  拼音:cī huáng
1.矿物名,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雌黄晶体呈短柱状或可片状剥离。颜色为柠檬黄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燃烧时,产生青白色烟雾具强烈的蒜臭味。常和雄黄共生。
2.纂改文字。古人用黄纸写字时,常以雌黄涂抹错误之处再改易。其作用犹今之修正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3.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