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40
词典
9
分类词汇
331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良说
论辞
论调
议民
论客
雅议
小说家
众风
讽论
闳辩
贬议
讥论
搀说
倡论
辞论
《漢語大詞典》:
良说(良説)
精辟的议论。 南朝 宋 颜延之
《策秀才文》
:“废兴之要,敬俟良説。”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子大夫当此三道,利用賔王,斯理何从,佇闻良説。”
分類:
精辟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论辞(論辭)
(1).议论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颂赞
》
:“约文以总録,颂体以论辞。”
(2).谈论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
:“盖
《
周书
》
论辞,贵乎体要; 尼父 陈训,恶乎异端。”
分類:
议论
谈论
论文
文辞
《國語辭典》:
论调(論調)
拼音:
lùn diào
议论事理的态度与观点。如:「这是他对政治的一贯论调,不足为奇。」
分類:
论调
议论
倾向
意见
《漢語大詞典》:
议民(議民)
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宋
赵明诚
《
金石录·汉蔡湛碑阴
》
:“右
《汉蔡湛碑》
阴,载出钱人名有故吏、贱民、议民、故三老、故处士、义民。其称故吏、义民之类,他 汉 碑多有之,唯议民、贱民独见于此碑,然莫详其义。”
分類:
郡县
县官
议论
论政
政事
士人
《漢語大詞典》:
论客(論客)
发表议论的人;评论的人。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近者帝国主义之声,洋溢于国中,自政府之大臣,政党之论客,学校之教师……莫不口其名而艳羡之,讲其法而实行之。”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
:“所以我以为最好先看一点基本书,庶不致为不负责任的论客所误。” 郭沫若
《南冠草》
附录
《夏完淳》
:“我不愿意摹仿一般轻薄的时髦论客,一动笔便要嘲笑‘神童’,奚落‘才子’。”
分類:
发表
议论
评论
《漢語大詞典》:
雅议(雅議)
风雅地议论。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褚彦回碑文》
:“雅议於听政之晨,披文於宴私之夕。”
分類:
风雅
议论
《國語辭典》:
小说家(小說家)
拼音:
xiǎo shuō jiā
1.九流十家之一。《汉书。卷三○。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2.称善于写小说的作家。
分類:
小说家
从事
性质
创作
有相
当成
成就
杂记
采集
琐言
民间
说议
议论
《漢語大詞典》:
众风(衆風)
民间风谣;众人的议论。
《
管子·君臣下
》
:“称德度功,劝其所能,若稽之以众风,若任之以社稷之任。” 郭沫若 等集校:“ 丁士涵 云:‘风与讽同。众讽,犹众议,即“国人皆曰贤”之意。’ 张佩纶 云:‘众风即民风。’”
分類:
民间
众人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讽论(諷論)
讽喻议论。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才略
》
:“而
《集灵》
诸赋,偏浅无才,故知长於讽论,不及丽文也。”
《
北史·恩幸传·和士开
》
:“ 士开 见人将加刑戮,多所营救,既得免罪,即令讽论,责其珍宝,谓之赎命物。”
分類:
讽喻
议论
《漢語大詞典》:
闳辩(閎辯)
亦作“ 閎辨 ”。
(1).雄辩。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 唐
韩愈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非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
(2).宏伟的议论。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
:“其雄辞閎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分類:
宏伟
雄辩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贬议(貶議)
不好的评价和议论。
《
后汉书·党锢传序
》
:“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
晋书·陈寿传
》
:“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 明 姚福
《
青溪暇笔
》
:“昔 汉文帝 罪 薄昭 ,虽当后世,犹有贬议,况无罪乎!”
分類:
不好
评价
和议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讥论(譏論)
讥刺和议论。 晋
葛洪
《
抱朴子·微旨
》
:“夫衣无蔽肤之具,资无谋夕之储,而高谈 陶朱 之术,自同 猗顿 之策,取讥论者,其理必也。”
《
诗·桧风·桧谱
》
“於是 檜 之变风始作” 唐 孔颖达 疏:“言 季札 闻此二国之歌,不復讥论,以其国小故也。”
分類:
讥刺
和议
议论
《漢語大詞典》:
搀说(攙説)
纷纷议论。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
:“妄论利害,搀説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
分類:
纷纷
议论
《漢語大詞典》:
倡论(倡論)
发表议论。 黄远庸
《顽民之谬说》
:“其公然倡论破坏国体之顽民,则国有常刑,不得以感情或道德论而置之不问。”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近岁以来,作者咸师 龚魏 :放言倡论,冒为经世之谈;袭貌遗神,流为偏僻之论。”
分類:
发表
议论
《漢語大詞典》:
辞论(辭論)
言谈议论。
《
晋书·裴頠传
》
:“ 乐广 尝与 頠 清言,欲以理服之,而 頠 辞论丰博, 广 笑而不言。”
《
南史·王韶之传
》
:“﹝ 韶之 ﹞善叙事,辞论可观。”
分類:
谈议
议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