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偏论
论反
论根
刍议
巷说
小论
直议
归论
讲辨
良说
论辞
论调
议民
论客
雅议
《漢語大詞典》:偏论(偏論)
偏颇的议论;不公允的言论。宋书·律历志下:“坚执偏论,以罔正理。”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偏论亦是快论至论,大言炎炎,我为起舞。”
《漢語大詞典》:论反(論反)
议论事情的反面。韩非子·八经:“倒言以尝所疑,论反以得阴姦。” 陈奇猷 集释:“谓论事之反面以察其是否是阴姦也。”
《漢語大詞典》:论根(論根)
议论的根据。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虽其以阴阳为论根,未免失据。”
分類:议论
《國語辭典》:刍议(芻議)  拼音:chú yì
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议。」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
《漢語大詞典》:巷说(巷説)
在里巷中的议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 宋 刘敞 《与吴九论武学书》:“私议巷説,有司不及。”
分類:里巷议论
《漢語大詞典》:小论(小論)
(1).细碎的言论。太平御览卷六○二引 汉 桓谭 新论:“通才著书以百数,惟 太史公 为广大,其餘皆藂残小论,不能比之 子云 所造《法言》太玄经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燕太子丹》:“ 丹 实好士,无所爱恡也,故閭阎小论飭成之耳。”
(2).简短议论。宅经卷上:“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説,小者小论。”
(3).古时 吐蕃 副相。论,藏文blon, 吐蕃 王族、大臣。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
《漢語大詞典》:直议(直議)
(1).直率议论。韩非子·内储说上:“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羣臣直议於下。”
(2).正直的言词。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大拂秉义立诚,以翼上志;直议正辞,以持上行;批天下之患,匡诸侯之过。”
《漢語大詞典》:归论(歸論)
谓议论之所归结。《韩诗外传》卷五:“夫‘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关雎》之事大矣哉!”
《漢語大詞典》:讲辨(講辨)
讲议论辨。 元 戴良 《吴原伯哀辞序》:“有疑则进而质之父师,退而与其弟 沈 私相讲辨。”
《漢語大詞典》:良说(良説)
精辟的议论。 南朝 宋 颜延之 《策秀才文》:“废兴之要,敬俟良説。”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子大夫当此三道,利用賔王,斯理何从,佇闻良説。”
分類:精辟议论
《漢語大詞典》:论辞(論辭)
(1).议论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约文以总録,颂体以论辞。”
(2).谈论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 尼父 陈训,恶乎异端。”
《國語辭典》:论调(論調)  拼音:lùn diào
议论事理的态度与观点。如:「这是他对政治的一贯论调,不足为奇。」
《漢語大詞典》:议民(議民)
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宋 赵明诚 金石录·汉蔡湛碑阴:“右《汉蔡湛碑》阴,载出钱人名有故吏、贱民、议民、故三老、故处士、义民。其称故吏、义民之类,他 汉 碑多有之,唯议民、贱民独见于此碑,然莫详其义。”
《漢語大詞典》:论客(論客)
发表议论的人;评论的人。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近者帝国主义之声,洋溢于国中,自政府之大臣,政党之论客,学校之教师……莫不口其名而艳羡之,讲其法而实行之。”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所以我以为最好先看一点基本书,庶不致为不负责任的论客所误。”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我不愿意摹仿一般轻薄的时髦论客,一动笔便要嘲笑‘神童’,奚落‘才子’。”
《漢語大詞典》:雅议(雅議)
风雅地议论。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褚彦回碑文》:“雅议於听政之晨,披文於宴私之夕。”
分類:风雅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