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切议
文谈
达论
非谤
语议
置议
论刺
庄论
苛论
批点
曲论
议堂
庸说
辩议
谭论
《漢語大詞典》:切议(切議)
恳切的议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观 谷永 之陈説, 唐林 之直言, 刘向 之切议,以知为本,笔墨之文,将而送之,岂徒雕文饰辞,苟为华叶之言哉?”
分類:恳切议论
《漢語大詞典》:文谈(文談)
(1).文雅的谈吐。世说新语·言语“ 谢胡儿 语 庾道季 ” 刘孝标 注引 晋 徐广 《晋纪》:“ 龢 字 道季 ,太尉 亮 子也。风情率悟,以文谈致称於时。” 宋 柳永 《少年游》词:“文谈閒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元 关汉卿 《朝天子·从嫁媵婢》曲:“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
(2).谈文。谓有关文字、文章等方面的议论。 鲁迅 著有《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漢語大詞典》:达论(達論)
通常的议论。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夫君子而不知音乐,古之达论谓之通而蔽。”
分類:议论
《漢語大詞典》:非谤(非謗)
(1).议论是非,指责过失。非,通“ 诽 ”。《汉书·王莽传中》:“令王路设进善之旌,非谤之木,敢諫之鼓。” 颜师古 注:“非音曰诽。”
(2).造谣中伤。非,通“ 诽 ”。《汉书·晁错传》:“肉刑不用,辠人亡帑;非谤不治,铸钱者除。” 颜师古 注:“非读曰诽。”汉书·京房传:“ 显 告 房 与 张博 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
《漢語大詞典》:语议(語議)
言谈议论。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平子 ﹞每闻 卫玠 言,輒叹息絶倒”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每闻 玠 之语议,至於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輒絶倒於坐。”
分類:谈议议论
《漢語大詞典》:置议(置議)
议论,评论。 宋 王溥 五代会要·王府官“ 后唐 长兴 四年四月,以祕书监 刘赞 为 秦王 傅”原注:“时言事者,请为 秦王 置师傅。上顾问近臣,皆以 秦王 名势隆盛,不敢置议。”
分類:议论评论
《漢語大詞典》:论刺(論刺)
议论和讥刺;议论和指责。庄子·田子方:“ 仲尼 曰:‘默,汝无言!夫 文王 尽之也,而又何论刺焉!彼直以循斯须也。’” 成玄英 疏:“夫 文王 圣人,尽於妙理,汝宜寝默,不劳讥刺。”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饶 之理,小也,不足费其虑。无所论刺,故独举均赋之事,以求往復而除其惑焉。” 明 刘基 《〈王原章诗集〉序》:“诗贵自适,而好为论刺,无乃不可乎。”
《漢語大詞典》:庄论(莊論)
庄重的言论;庄严的议论。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庄论法语,尚惧不聪,乌有所谓机锋者乎?”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文字中,则文言不如其俗语,庄论不如其寓言。”
《漢語大詞典》:苛论(苛論)
过分严格的议论、品评。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生侍郎书》:“某生平实不肯以苛论绳人,即今日作乡绅,亦不肯不为地方官设想。”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若是还在学习途中的青年,是不当受这苛论的。”
《國語辭典》:批点(批點)  拼音:pī diǎn
1.圈点文章,并加上评语或说解。《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以下几本,随意批点,送呈抚帅。」
2.批评,在背后说人閒话。《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做娘的抬举你一分,你也要与他争口气儿,莫要反讨众丫头们批点。」
《漢語大詞典》:曲论(曲論)
歪曲事实地议论;狡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余尤伟君杖内监僧,及不为 傅忠勇 曲论民田事,为有古人刚毅之风。”
《漢語大詞典》:议堂(議堂)
议论政事之堂。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议堂犹集凤, 贞观 是元龟。”
《漢語大詞典》:庸说(庸説)
平常的议论。战国策·赵策四:“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説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高诱 注:“言之常者,人所同称,非必师矣。”
分類:平常议论
《漢語大詞典》:辩议(辯議)
辨析议论。辩,通“ 辨 ”。吕氏春秋·用众:“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 汉 贾谊 新书·道德说:“是以先王举德之颂而为辞语,以明其理;陈之天下,令人观焉;垂之后世,辩议以审察之,以转相告。”
分類:辨析议论
《漢語大詞典》:谭论(譚論)
谈说议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殷礼 者,本占候召,而 温 先后乞将到 蜀 ,扇扬异国,为之谭论。”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在此躭阁了半晌,虑恐隣舍们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