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日训(日训)
宋史选举志:司马光请立经明行修科。岁委升朝文臣,各举所知,以勉励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专取文学之意。若所举人违犯名教及赃私罪,必坐举主,毋有所赦,则自不敢妄举。而士之居乡居家者,立身行己,不敢不谨,惟惧玷缺外闻。所谓不言之教,不肃而成,不待学官日训月察,立赏告讦,而士行自美矣。
《漢語大詞典》:训徒(訓徒)
(1).训练军卒。 唐 颜真卿 《郭公庙碑铭》:“於穆令公, 汾阳 啟封,文经武纬,训徒陟空,简帝心兮。”
(2).训教生徒。《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以駡风駡语为训徒,以种菜种蔬为作务。” 元 欧阳玄 《送刘子简之武昌学正》诗:“训徒名门示高爽,棖臬中实皆轮囷。”
(2).训教生徒。《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以駡风駡语为训徒,以种菜种蔬为作务。” 元 欧阳玄 《送刘子简之武昌学正》诗:“训徒名门示高爽,棖臬中实皆轮囷。”
《骈字类编》:下训(下训)
庾信赵国夫人墓志:举案外恭,停机下训。
《漢語大詞典》:训誓(訓誓)
《國語辭典》:六体(六體) 拼音:liù tǐ
1.书经的六种文体。指典、谟、训、诰、誓、命。
2.易经的六爻。《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3.人的头、身、四肢。《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翼奉》:「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五臧六体。」
4.王莽时的六种字体。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卷三○。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也称为「六书」。
5.六种书体。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 六体书论:「臣谨进怀瑰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真行草,合成六体。」
6.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五曰六书。」唐。贾公彦。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也称为「六书」。
2.易经的六爻。《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3.人的头、身、四肢。《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翼奉》:「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五臧六体。」
4.王莽时的六种字体。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卷三○。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也称为「六书」。
5.六种书体。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 六体书论:「臣谨进怀瑰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真行草,合成六体。」
6.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五曰六书。」唐。贾公彦。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也称为「六书」。
《韵府拾遗 问韵》:传训(传训)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特闲禁咒,律仪传训,有五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