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日训
诵训
受训
箴训
训语
训学
训徒
风训
下训
训誓
训经
轨训
敷训
衔训
传训
《骈字类编》:日训(日训)
宋史选举志:司马光请立经明行修科。岁委升朝文臣,各举所知,以勉励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专取文学之意。若所举人违犯名教及赃私罪,必坐举主,毋有所赦,则自不敢妄举。而士之居乡居家者,立身行己,不敢不谨,惟惧玷缺外闻。所谓不言之教,不肃而成,不待学官日训月察,立赏告讦,而士行自美矣。
《漢語大詞典》:诵训(誦訓)
(1). 周 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詔观事,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国语·楚语上》:“倚几有诵训之諫。” 韦昭 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諫,书之於几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 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2).指诵读训诫之言。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今专标斯义,大声疾呼,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矇讽鼓諫之义,言之无罪,闻者足兴。”
《國語辭典》:受训(受訓)  拼音:shòu xùn
接受训练。如:「小弟在军中受训后,身体变得更为结实了。」
《漢語大詞典》:箴训(箴訓)
箴戒;规训。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墓志铭》:“﹝夫人 高氏 ﹞箴训有仪,言容以德。” 唐 贾岛 《送李校书赴吉期》诗:“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
《漢語大詞典》:训语(訓語)
(1).训教之词。 宋 苏辙 《谢南郊加恩表》之二:“重紆训语,秖益兢惭。” 元 戴良 《祭先姊赵安人文》:“每申训语,俾远祸机。”
(2).犹告诫。 元 姚燧 《少中大夫叙州等处诸部蛮夷宣抚使张公神道碑》:“大狂兵之,小顽训语,始犹革面,久悛其心。”
(3).指 周 朝训教的文书。国语·郑语:“训语有之曰: 夏 之衰也, 襃 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於王庭。” 韦昭 注:“训语, 周 书。”
《漢語大詞典》:训学(訓學)
教学。《天雨花》第四回:“想你身从何处出?不记娘亲养育恩,年交十二亡了父,延师训学我当心。”
分類:教学
《漢語大詞典》:训徒(訓徒)
(1).训练军卒。 唐 颜真卿 《郭公庙碑铭》:“於穆令公, 汾阳 啟封,文经武纬,训徒陟空,简帝心兮。”
(2).训教生徒。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以駡风駡语为训徒,以种菜种蔬为作务。” 元 欧阳玄 《送刘子简之武昌学正》诗:“训徒名门示高爽,棖臬中实皆轮囷。”
《漢語大詞典》:风训(風訓)
(1).风教典法。《南齐书·明帝纪》:“朕肃扆巖廊,思弘风训,深务八政,永鉴在勤,静言日昃,无忘寝兴。”
(2).犹教养。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隋书·列女传·裴伦妻:“ 裴伦 妻, 河东 柳 氏女也,少有风训。”北史·尉瑾传:“ 瑾 外虽通显,内闕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骈字类编》:下训(下训)
庾信赵国夫人墓志:举案外恭,停机下训。
《漢語大詞典》:训誓(訓誓)
(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唐 元稹 《制诰序》:“制誥本於之誥命、训誓,皆一时之约束也。自非训导职业,则必指言美恶,以明诛赏之意焉。”参见“ 六体 ”。
(2).谓训导告诫军旅。魏书·陆俟传:“ 高祖 亲幸城北,训誓羣帅。”
《國語辭典》:六体(六體)  拼音:liù tǐ
1.书经的六种文体。指典、谟、训、诰、誓、命。
2.易经的六爻。《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3.人的头、身、四肢。《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翼奉》:「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五臧六体。」
4.王莽时的六种字体。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卷三○。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也称为「六书」。
5.六种书体。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 六体书论:「臣谨进怀瑰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真行草,合成六体。」
6.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五曰六书。」唐。贾公彦。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也称为「六书」。
《漢語大詞典》:训经(訓經)
谓以国之常法教民。《史记·秦始皇本纪》:“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分類:常法教民
《漢語大詞典》:轨训(軌訓)
(1).训诫。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若秀蒙蒲帛之徵,足以镇静頽风,轨训嚣俗。”
(2).轨范法则。周书·儒林传·乐逊:“但可宣风正俗,纳民轨训而已。”
《國語辭典》:敷训(敷訓)  拼音:fū xùn
施教。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漢語大詞典》:衔训(銜訓)
承受教诲。 唐 韩愈 《沂国公先庙碑铭》:“ 弘 正衔训事嗣,朝夕不怠。”
《韵府拾遗 问韵》:传训(传训)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特闲禁咒,律仪传训,有五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