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训道
司训
讲训
训范
训卒
训师
训俭
训旅
训政
格训
训育
训蒙
训抚
训阅
训恭
《漢語大詞典》:训道(訓道)
(1).教诲开导。汉书·刑法志:“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新唐书·高俭传:“太子令曰:‘寡人资公训道,而比听政,据桉对公,情所未安,所司宜别设桉奉太傅。’” 明 徐渭 《昙大师传略》:“又师诸从父子家庭间所训道,及答简药诸士人病,并非亚圣小贤所办,孰代之哉?”参见“ 训导 ”。
(2).指引、向导。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晋 张敞 《东宫旧事》:“设位,拜二傅。二傅交礼毕,不復登车。太傅训道在前,少傅训从在后。”参见“ 训从 ”。
《國語辭典》:训导(訓導)  拼音:xùn dǎo
1.教训劝导。《国语。楚语上》:「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
2.职官名。明、清于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职司教育学生。其副职皆称为「训导」。清末废。
3.以往各级学校负责管理学生生活教育的部门或人员,现已改为学生事务处。
《漢語大詞典》:训从(訓從)
谓跟从指引。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晋 张敞 《东宫旧事》:“正会仪,太子着远游冠,絳纱襮,登舆。至 承华门 ,设位,拜二傅。二傅交礼毕,不復登车,太傅训道在前,少傅训从在后。太子入 崇贤门 ,乐作。太子登殿,西向坐。”
分類:跟从指引
《漢語大詞典》:司训(司訓)
(1). 明 清 时县学教谕的别称。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回目:“ 鲁小姐 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 相府荐贤士。” 张慧剑 校注:“司训,县学教官‘教諭’的别称。”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燕语》:“復假 仁和 劳季言 司训所藏……底本,覆勘一周,考证益密。”
(2).指担任司训之职。 清 方苞 《大父马溪府君墓志铭》:“ 苞 生六年,大父司训於 芜湖 。”
《漢語大詞典》:讲训(講訓)
(1).讲解训释。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义解二·圆测:“ 测 於 西明寺 鸣鐘召众,称讲《唯识》。 基 慊其有夺人之心,遂让 测 讲训。”
(2).讲习训练。 宋 张载 《边议》:“讲训之实,欲其伎无不精;兵矢之实,欲其中无不彀。”
《漢語大詞典》:训范(訓範)
犹仪范。 晋 陆云 《泰伯碑》:“内脩训范,外陶氓俗。”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一·智藏:“ 藏 秉依训范,敬礼宏隆。” 元 袁桷 《书高息斋严母方氏夫人墓志后》:“今垂老隐居,充然自足不假於当世,而独卷卷表章先夫人之训范,以示厥后。”
分類:仪范
《漢語大詞典》:训卒(訓卒)
训练士卒。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晋书·羊祜传:“ 祜 缮甲训卒,广为戎备。” 唐 高适 《罢职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裹粮训卒,达曙通昼。”
《漢語大詞典》:训师(訓師)
训练军队。《魏书·高允传》:“敢率犬羊,图纵猖蹶,乃詔训师,兴戈北伐。” 宋 王圭 《赐诸路诸军员僚等初冬衣袄敕书》:“岁律乘阴,边隅劳戍,念训师之是力,宜颁服之以时。”
《漢語大詞典》:训俭(訓儉)
训示以节俭。文选·张衡〈东京赋〉:“不穷乐以训俭,不殫物以昭仁。” 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晋 孙绰 《庾司空冰碑》:“端委待旦,则有心 宣 孟 ;以约训俭,则拟议 季文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无益之费,无名之赏,无甚於此,非所以轨物训俭也。”
分類:训示节俭
《漢語大詞典》:训旅(訓旅)
训练师旅。《宋书·孝武帝纪》:“今或练蒐训旅,涉兹境閭,故邑耆旧,在目罕存。” 隋 李德林 《从驾还京》诗:“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 唐 张说 《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公乃解严以反谍,託猎以训旅,误之多方。”
分類:训练师旅
《漢語大詞典》:训政(訓政)
(1).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清 朱圭 《〈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黄遵宪 《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 帝尧 训政典留貽。”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 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
(2).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漢語大詞典》:格训(格訓)
正确而至当的训示。 南朝 梁武帝 《禁豪家占假公田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盖先圣之格训也。”
分類:正确训示
《國語辭典》:训育(訓育)  拼音:xùn yù
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指师长本著教育的原则,顺从学生身心的需要,予以教导养护,使其生活、行为能获得健全的发展。
《國語辭典》:训蒙(訓蒙)  拼音:xùn méng
教导刚入学的人或幼童。语本《书经。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唐。孔颖达。正义:「蒙,谓蒙稚卑小之称。」
《漢語大詞典》:训抚(訓撫)
(1).训诲安抚。 前蜀 杜光庭 《王谠修醮拜章词》:“或详评狱讼,赏刑有爽於重轻;训抚师徒,沮劝有亏於申令。”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盖务训抚吾民,使安其业,不以非义动。”
(2).教育抚养。 元 袁桷 《外祖母张氏墓记》:“遂具昔之训抚行事,立石于墓,俾勿坠。”
《漢語大詞典》:训阅(訓閲)
训练检阅。宋史·儒林传七·刘清之:“为閲武塲,凡禁军役於他所,隐於百工者,悉按军籍俾诣训閲。”
分類:训练检阅
《漢語大詞典》:训恭(訓恭)
谓遵行恭敬之道。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 高步瀛 义疏:“左传,见《成十二年》。‘恭’作‘共’……诗·卷耳 孔 疏、仪礼·燕礼 贾 疏引皆作‘恭’。” 唐 张郊 《对升高判》:“经有紊,檟楚收威,实长者之训恭,何薄言之速讼。”